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2009年3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方法,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5例患者经治疗12h后缓解30例,不缓解者5例,该5例患者经过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均全部缓解,无1例出现严重低血压、气胸等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规范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扩张支气管药物的应用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成功的关键;必要时采用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能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经过常规治疗无效或是阵发性发作,发作开始后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的哮喘,约占支气管哮喘的10%.近年来,机械通气被认为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十分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护理是提高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1994年至今,我科对1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15次机械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提高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2例重症哮喘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全部缓解出院。结论: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合理应用皮质激素等药物及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治疗措施,减少重症哮喘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34例重症哮喘进行补液、扩支气管、抗炎等以及呼吸机的治疗。结果34例中33例完全缓解,1例死亡,1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及早诊治是治疗哮喘的关键,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重症哮喘。  相似文献   

5.
经鼻面罩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BiPAP机械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通气3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情况及血气分析、最大呼气流量(PEF),并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患者经通气治疗后临床情况明显好转,动脉血pH、p(O2)、p(CO2)、PEF均有明显改善(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机械通气前后患者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机械通气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地缓解,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血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得到明显改善.抢救成功率为91.14%.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地增加血氧交换,改善左心功能.对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郑美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47-148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入住我科室治疗的6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护理、氧疗护理、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护理、环境及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综合性护理,患者症状缓解,有效率91.3%,复发率8.9%。结论:综合性的护理措施,缓解了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降低了复发率,取得较好疗效,同时有利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收住我科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分为常规护理和重症哮喘配合无创通气护理,并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观察.结果:明确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配合常规护理和无创通气护理,个性化心理护理,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大大提高了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绝大部分支气管哮喘都能得到控制或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重症哮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4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治愈,治愈率92%,2例死亡。其中9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6例在3 d内脱机,1例并发纵隔气肿,2周后症状改善脱机拔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拒绝机械通气者3 d内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及机械通气、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相关治疗措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进行药物治疗和辅助通气治疗。结果:治愈率93.3%,病死率6.7%。结论: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合并呼吸心跳停止,导致长期脑水种大脑实质不可逆的损伤。早期使用足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剂等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重症哮喘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4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治愈,治愈率92%,2例死亡.其中9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6例在3d内脱机,1例并发纵隔气肿,2周后症状改善脱机拔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拒绝机械通气者3d内死于心力衰竭.结论 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及机械通气、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诊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机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祛痰、平喘、氧疗、解痉等常规治疗)和研究组(3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改善及哮喘缓解情况。结果:治疗12h后,研究组哮喘缓解率达到76.47%,明显高于对照组52.94%(P<0.05),并且研究组p H、Pa O2、Pa CO2三项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急诊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使用在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中医综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等。结果:中医综治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4.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中医综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和肺通气功能指标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提高肺部通气功能,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诊治的140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哮喘治疗有效率高.结论:及时、合理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1月在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进行通气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24、48 h生命体征、临床症状表现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在进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后4 h其临床症状、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氧气压力(Pa O2)均得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中药内服及穴位贴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入选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及哮鸣等方面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PEF、FEV1/FVC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确切,中药内服加穴位贴敷可提高哮喘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笔者所在医院264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试验组(1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正压通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在PaO2、PaCO2和SaO2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结合无创正压通气明显提高了急性重症哮喘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在治疗老年重症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选择常规治疗后病情无缓解的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42例。建立人工气道行钡械通气治疗12~24h后,低氧血症纠正不理想,气道压力偏高,痰多者,应用加温至37℃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及爱全乐经纤支镜行BAL,吸除呼吸道粘稠分泌物,每日一次,连续3—5天。结果:42例患者中,37例通气24h,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气道压力下降,临床症状好转,缺氧及二氧化碳滞留得到改善,病原菌得到明确,成功脱机出院。结论: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治疗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7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测定分析其变化,对其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无支气管哮喘症状的7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对他们进行气道反应性和肺通气功能的肺功能测定.结果:其中小气道功能存在异常患者32例.肺通气功能存在障碍患者36例,其中存在阻碍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为4例,在激发试验阳性率方面,肺功能存在异常患者明显高于正常患者,(P<0.01).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无哮喘症状)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早期发现提早治疗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