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目的比较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与单纯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行单纯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术(A组)及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B组),比较两组疗效及VAS评分。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B组治疗后3 d、7 dVAS评分高于A组,而6个月时则低于A组(P〈0.05)。治疗后6个月A组优良率为77.5%(31/40),B组优良率为95.0%(38/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较单纯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激光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纯应用靶点注射胶原酶及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胶原酶组(A组n=30例)和联合组(B组n=30)。A组在CT引导穿刺成功确认无"脊麻"体征后注射胶原酶。B组在患者在激光汽化减压完成后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3、7、30、90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组手术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B组术后3个月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病人的VAS评分组间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7、30、60、90天两组VAS评分组间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VAS评分组内比较A组术后1、3天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但高于其余各时点(P〈0.05);B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靶点注射胶原酶适用于纤维环破损较重,间盘内压力低,突出物较大且无钙化的患者。联合应用PLDD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三种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硬膜外前,后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注射疗法与传统的硬膜外后间隙阻滞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硬膜外后间隙阻滞组,用药为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2 500ug和康宁克通A 40mg混合加生理盐水至20ml,B组为硬膜外后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治疗组,C组为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治疗组。B,C两组注药相同,均依 注入2%利多卡因3ml,康宁克通A40mg和胶原酶1200U,总结三组的优良率予以比较,结果:B,C两组优良率分别为74%和90%,疗效均优于A组(52%)(P<0.05和P<0.01),C组优良率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注射疗法在三种治疗方法中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盘内注射胶原酶结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05—2011-05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结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观察组),并与同期单纯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2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术后3、4、5周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40例术后均获得平均6.5(5~10)个月随访。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为10个月,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为5个月,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4、5周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结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72例;采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86例。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VAS评分法,对治疗后优良率、总有效率和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胶原酶优良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射频组(P〈0.05);VAS评分后,术后1周,射频组优于胶原酶组(P〈0.01)。但6个月后胶原酶组优于射频组(P〈0.05)。结论射频热凝术和胶原酶溶解术均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硬膜外预先注射消炎镇痛液联合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针灸、按摩、牵引、理疗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分为二组,每组40例。A组:单纯C臂下颈硬膜外腔侧隐窝进路前间隙注射胶原酶。B组:颈硬膜外预先一周注射消炎镇痛复合液联合C臂下侧隐窝进路前间隙注射胶原酶组。观察治疗后两组各个时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复合液+胶原酶组在治疗后2周、1月、2月、3月的VAS评分较单纯胶原酶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颈硬膜外预先注射消炎镇痛复合液联合C臂下颈硬膜外腔侧隐窝进路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胶原酶溶盘术后早期神经根病损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戴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1):852-856,i0001
[目的]探讨胶原酶溶盘术后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原因,寻找胶原酶溶盘术后出现早期神经根病损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临床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开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盘术1280例,其中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病例12例(发生率0.94%)。实验将1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后纵韧带完整+盘内注射组,B组为后纵韧带破损+盘内注射组,c组为盘外(硬膜外腔)注射组,大体及光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椎间盘及神经根改变。[结果]临床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盘内+盘外溶盘组胶原酶使用剂量大,出现早期神经根损伤病例明显多于其他组(P〈0.05);12例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病例中,10例约在溶盘术后7d内出现;8例术中均未见明显神经根压迫;随访4—30个月,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但无1例痊愈,且3d内手术治疗病例优良率明显高于8d后手术治疗病例。动物实验显示胶原酶对髓核有明显溶解作用,B组(后纵韧带破损组)神经根出现明显损害,C组(盘外注射组)椎间盘内未见明显溶解,亦未见神经根损害。[结论](1)胶原酶溶盘中间产物和残余髓核溢人椎管可导致神经根损害症状,大剂量的盘内外联合溶盘可加剧神经根损害的发生率,对后纵韧带、纤维环破裂、髓核突人椎管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胶原酶溶盘术应慎用;(2)胶原酶溶盘术后神经根损害预后差,预后与手术早晚明显有关;(3)胶原酶溶盘术后严格卧床,正确翻身,有助于降低神经根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阻滞配合牵引在胶原酶溶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配合牵引在胶原酶盘内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硬膜外阻滞配合牵引,解决胶原酶溶解术后的 臀疼痛加剧反应问题,以及溶解后对长期疗效的影响,所获数据经x^2检验。结果 两组在溶解术后在6个月内,随时间延长疗效越好,两组间6个月优良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不同时间疗效组内比较P<0.05,其疼痛增剧反应在治疗后明显减轻或消失,对照组内比较P>0.05,止痛效果差。结论 硬膜外阻滞配合牵引;应用于胶原酶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缓缓疼痛加剧反应,提高优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臭氧、玻璃酸钠以及二者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43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48例)、B组(48例)和C组(47例),分别以玻璃酸钠20mg、30μg/ml浓度的医用臭氧30ml和同剂量臭氧+同剂量玻璃酸钠作患膝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3d、30d、60d、90d膝关节VAS疼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Lysaholm评分。治疗后90d,比较膝关节Leguesne评分有效率。结果VAS评分:A组治疗后30、60、90d较术前明显改善,B、C组治疗后3、30、60、90d均较术前明显改善;B组治疗后3、30d改善程度较A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0、90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3、30、60、90d均较A、B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A、C组治疗后30、60、90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治疗后30、60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治疗后90d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90d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30、60、90d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Leguesne疗效评分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Leguesne疗效评分有效率明显较A、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减轻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而单用玻璃酸钠则疗效起效慢,但较单用臭氧稳定;二者联用不仅起效快、效果好,而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胶原酶盘内注射和盘外注射对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符合治疗标准的腰椎间盘突症197例,其中盘内注射法103例,盘外注射法94例。随机分组,统一疗效标准并6个月以上随访。经电视X线机引导注射过程。结果197例近期总优良率70.1%,总有效率93.4%。远期盘内组优良率83.2%,有效率89.1%(101例);盘外组优良率81.7%,有效率90.3%(93例);两组疼痛反应加剧分别为43.7%和8.5%。两组有效率和优良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疼痛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注射途径治疗腰椎间盘突症均可达到满意疗效,需严格选择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用不同方法注射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O3在椎间盘内分布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00例接受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法注射O3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方法注射治疗。注射结束后立即在CT下观察椎间盘内O3分布情况,并于6个月后统计疗效。选取50例患者于治疗6个月后复查CT,测量改良椎间盘突出指数(AIDH)分析突出物大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痊愈显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9.00%(χ2=7.23,P〈0.01)。观察组突出物内有O3和O3在盘内分散分布的总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0.01)。O3呈分散分布者及突出物内有O3者疗效更好(P〈0.001)。治疗6个月后椎间盘内O3分散分布者突出物减少程度明显大于聚集分布者(P〈0.05)。结论弯套针旋转多向注射法可提高O3在椎间盘内分散分布及在突出物处分布的比率,使突出物明显缩小或消失,治疗LDH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注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在治疗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临床诊断为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突出椎间盘靶点位置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以治疗前后的分值计算改善率。结果 优良率80%。其中优18例(45%),良14例(35%),可6例(15%),差2例(5%)。结论 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损伤小、疼痛缓解快、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于海国 《中国科学美容》2014,(8):183-184,20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患者75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8例)和牵拉组(3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JOA下腰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组的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牵拉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下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界面固定稳定、保证椎间隙的高度、融合率高等诸多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神经根脉冲射频加神经根周围注射倍他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3年2月,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导引下精确定位神经根后,突出椎间盘节段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相应椎间孔内神经根周围注射倍他米松1ml+生理盐水1ml。结果均顺利完成治疗,无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按改良MaeNab标准:优28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O%(40/46),有效率95.7%(44/46)。结论神经根脉冲射频加神经根周围药物注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进入椎管行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孔逐级磨钻扩张至一区,安放工作套管,在脊柱内窥镜下完成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临床疗效用改良的MacNab评价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1~5天,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与治疗前对比有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前后1、3、6个月各时段VAS评分,经比较有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后1、3、6个月各时段的临床疗效,显效率1个月94.94%、3个月96.20%、6个月96.20%,显示治疗后总有效率98.73%,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内窥镜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适应症广、复发率低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盘外与盘内外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分析盘外与盘内外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其与突出物缩小率的关系.方法 对分别行盘外注射(A组)与盘内外联合注射(B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150例作回顾性分析.根据Macnab标准评定近、远期疗效;复查CT影像,测量手术前后椎间盘突出指数(IDH),计算出椎间盘突出物缩小率;对Macnab评定结果与突出物缩小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与B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的远期疗效优于A组(P<0.05),B组的突出物缩小率明显高于A组(P<0.05),远期疗效与突出物缩小率呈正相关.结论 盘外与盘内外胶原酶注射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盘内外注射的远期疗效及突出物缩小率较单纯盘外注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颈腰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颈腰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颈腰综合征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877岁,平均39岁。并对患者的术前、术后即刻、1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疼痛功能指数(2.0版本)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 60例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疼痛功能指数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o im ax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颈腰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智斌  袁普卫  朱超 《中国骨伤》2009,22(10):773-775
目的:探讨丹镁合剂对自身免疫引起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60只日本大耳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40只)。对造模组大耳白兔制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待造模成功后,造模组40只兔子再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A组,10只),生理盐水组(B组,10只),七叶皂甙钠组(C组,10只),丹镁合剂组(D组,10只)。生理盐水组兔耳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ml/kg);七叶皂甙钠组耳缘静脉给予七叶皂甙钠(0.5mg/kg);丹镁合剂组耳缘静脉给予丹镁合剂(2.0ml/kg);共连续给药14d。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未予给药。应用ELISA法观察不同药物对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模型组IgG、IgM明显高于空白组与假手术组(P〈0.05);丹镁合剂组血清中IgG、IgM含量明显降低,与七叶皂甙钠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镁合剂可以明显抑制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身免疫反应,这为临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