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振英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771-1772
脑梗死是围手术期严重而不多见的并发症,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己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脑梗死在围手术期的发生有所增加,严重影响老年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为预防术后老年病人脑梗死的发生,确保老年病人手术的安全和康复,近年来对发生在我科术后并发脑梗死的9例老年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 1月-2011月1 月间收治的 28例颅脑术后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论 脑梗死是颅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完善综合治疗措施对降低患者死亡率、伤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后进行开颅手术,并发脑梗死与低血压的因素分析与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入院的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与低血压的患者35例,探讨术后脑梗死与低血压原因。其中选择保守治疗的有13例,再次手术者22例。结果35例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的患者,术后按GOS评分,预后良好者14例,中度残疾者5例,重度残疾者4例,植物生存者2例,死亡10例。脑梗死一般发生于术后6小时至9天之内,并发创伤性低血压,其中>100mmHg者15例,100mmHg-90mmHg者9例,<90mmHg者11例。再次手术者其脑梗死与低血压并发症患者明显减少,二次手术后患者情况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易并发脑血管损伤、创伤性低血压等,加上术中易损伤供血动脉、止血药物的使用以及脱水剂的使用不当等引起脑梗塞及低血压。二次手术明显减轻了术后脑梗死与低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之间于我院就诊的7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参与研究的78例患者经过治疗均有好转迹象。对其进行术后回访发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中表明,有32例患者恢复良好,12例患者中残,14例患者重残,10例患者植物生存,10例患者死亡。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进行提早预防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脑挫裂伤病人术后迟发脑缺血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分析了24例重型脑挫裂伤术后迟发脑缺血脑梗死病例临床资料。结果表现病人的基础状况,原发伤严重程度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均可导致术后迟发脑缺血脑梗死。结论为预防术后迟发脑缺血脑梗死,需手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控制是手术成败的关键,血压控制过高易发生再次出血,血压控制过低易发生脑缺血而梗死。本研究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控制的理想目标值,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择2017-01-01-2019-06-30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先后依次分成A、B和C3组。术后监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血压(blood pressure,BP)、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控制血压维持CPP A组在90~100mm Hg,B组在70~89mm Hg,C组在50~69mm Hg,观察血压控制A、B、C组发生再出血及脑梗死情况。结果 108例中,A组36例,控制血压为150~170/90~110mm Hg,发生再次脑出血6例,发生脑梗死0例,出血率为16.67%;B组38例,控制血压为120~140/70~90mm Hg,再次出血0例,发生脑梗死0例;C组34例,血压控制在90~119/60~70 mm Hg,发生再次出血0例,脑梗死7例,脑梗死发生率为20.59%。各组间出血率和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控制的理想目标值是120~140/70~90mm Hg,能有效维持脑灌注压正常水平,血压过高致脑过度灌注,易发生再次出血,血压控制过低致脑灌注不足,易发生脑缺血梗死,控制血压在理想值范围对有效防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再出血和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例腹腔镜子宫次切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病例的回顾,探讨导致脑梗死的原因,做好防范,注意病情观察,争取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防止不可逆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前幕上恶性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去骨瓣减压术,但疗效往往较差,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研究探讨去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术治疗幕上恶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3-01-01-2018-01-01收治的73例幕上恶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采取去骨瓣减压联合内减压术治疗者为观察组,31例采取单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NHISS评分为(17.36±1.47)分,低于对照组的(20.21±1.25)分,t=8.71,P0.05。术后3个月BI评分评价预后,观察组恢复良好17例(40.5%),高于对照组的4例(12.9%),χ~2=9.60,P=0.008。术后3个月观察组坠积性肺炎发生11例(26.2%),低于对照组的27例(87.1%),χ~2=26.509,P0.001;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5例(11.9%),低于对照组的11例(35.5%),χ~2=6.308,P=0.012。两组术后脑出血、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癫痫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幕上恶性脑梗死采取去骨瓣减压术联合内减压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较单一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李金焕  崔伟 《现代养生》2023,(2):154-156
目的 观察大血管闭塞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大血管闭塞伴急性脑梗死行血管内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围手术期护理后,36例患者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有2例出现术后出血转化,规范治疗后颅内血肿逐渐缩小,后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有1例术后出现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高灌注合并出血,家属拒绝开颅减压,经积极抢救后术后72h死亡。急诊血管成形手术患者中,1例出现鼻腔出血,1例出现泌尿道出血,给予尿管持续冲洗后好转。护理后患者平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血压达标率升高,入院-穿刺时间(DPT)≤110min的比例升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改良Rankin量表(mRS)0~2分比例升高,36h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比例降低,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血管闭塞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控制血压,缩短治疗时程,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以后的生活质...  相似文献   

10.
董玮 《中国卫生产业》2013,(36):121-122
目的 观察分析64层螺旋CT在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疝患者的64层螺旋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平扫检查中共诊断出脑梗死患者33例,血管造影检查出12例脑循环异常且被证实为脑梗死患者.结论 64层螺旋CT在脑疝术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中有着较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合血管造影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溶栓术围术期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1月58例在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行动脉溶栓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护理后,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和护理工作满意率几方面,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5%,神经功能评分为(7.89±1.9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0.69%和(8.65±2.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溶栓术后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梁红军 《职业与健康》2006,22(5):388-38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2004年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病人的诊治经验及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患者,死亡4例,植物生存2例,双目失明1例,梗死灶吸收软化3例,其死亡率与致残率高的原因与原发病有着很大的关系。结论尽量减小术中创伤,尽快清除颅内血肿,完善预防措施是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30例严重脑外伤-侧裂血管区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侧裂血管区损伤病人手术及保守治疗中出现脑梗死的情况。结果显示手术病人中13例,保守治疗病人5例出现脑梗死。认为侧裂血管区损伤是造成脑梗死的常见原因。采取大骨瓣减压,咬除蝶骨嵴,保护侧裂血管及术后把握使用脱水药,早期改善脑循环,可积极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小脑幕裂孔疝致脑梗死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 2 0 0 0年收治的小脑幕裂孔疝致脑梗死患者 ,共计 7例 ,对其致伤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手术方式进行综合分析 ,并对全部病例的治疗过程进行连续性观察 ,从而得出结论。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入院后立即行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 ,其中 4例同时去骨瓣减压 ,住院时间最短 37d ,最长 10 5d。按GOS计分 :良好 2例 ,中残 2例 ,重残 1例 ,死亡 2例。结论 小脑幕裂孔疝致脑梗死多为大脑后动脉痉挛、闭塞所致 ,术后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反复 ,要考虑脑梗死的可能性 ,CT或MR可明确诊断。术后早期使用血管扩张剂 ,应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是预防脑梗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CT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7—01—2003—12间.本院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病例56例临床表现,均CT检查确诊。给予输血、输液、扩容、解痉、抗凝、活血化瘀、营养支持,开颅去骨瓣减压,吸氧,气管切开等治疗。结果临床表现与梗死范围有关,CT表现多种多样;点状、片状、单个脑叶、多个脑叶、及半球梗死;分析发病机制可能与多因素有关。3例失访,良好:15例占26.8%,显效:11例占19.6%,有效:10例占17.9%,无效:17例占30.4%。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并非少见,颅脑损伤伴有休克、微循环障碍、脏器损伤、颈部损伤的患者,应警惕脑梗死的可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良好愈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TG/HDL-C)值与脑梗死血管介入术后出血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血管介入术的47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HT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术后并发HT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组血清CR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TG/HDL-C值低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的性别、年龄、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水平、TG/HDL-C值是影响脑梗死术后并发H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TG/HDL-C值是脑梗死血管介入术后并发HT的危险因素,与脑梗死血管介入术后并发H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手术后脑梗死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1例手术后脑梗死病例。结果老年患者具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等多个脑梗死高危因素。脑梗死均发生于术后1~7d。结论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是手术后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手术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机制的改变、血压偏低、血糖增高、血容量不足所致的脑低灌注是手术后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围手术期对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防止术后脑梗死发生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少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74-3975,3977
目的 探讨脑血管支架置入对脑梗死的预防作用,为脑梗死的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54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属是否接受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的意愿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措施;B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措施.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情况,并进行NIHSS评分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与B组(常规内科治疗)相比,A组(脑血管支架置入)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脑梗死再发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未有脑梗死发作;术后3个月B组(常规内科治疗)患者有1例再发脑梗死;术后6个月,B组(常规内科治疗)患者共有2例再发脑梗死,而A组(脑血管支架置入)未有再发脑梗死发生.结论 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对脑梗死患者再发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总结35例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脑梗死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定标准,治愈17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其中死亡者均为成年人,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结论 脑外伤患者术后容易并发脑梗死.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对缺血性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5mg,每日1次口服,疗程3年。对两组脑梗死复发率、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脑梗死复发率、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