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头痛是一种由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在德国其发病率为10%,是最为多见的一种头痛疾病。在排除结构异常及占位性病变后,临床诊断以典型症状为主,临床表现分为前驱期、头痛期和缓解期,头痛期出现典型的搏动性头痛,有发作一缓解一复发的特点,疼痛多位于一侧前额或额顶部。我们从1993年3月至1996年2月在德国从事中医合作医疗期间,用针灸治疗顽固性头痛病人1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ill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3岁,平均4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60年,平均22年,…  相似文献   

2.
下尿路症状为脑卒中后排尿中枢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引起的常见功能障碍之一。其临床以储尿期功能障碍最为常见,表现为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等。2002年,国际尿控学会(ICS)将上述临床表现定义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AB)[1]。在脑卒中存活者中,排泄障碍的发生率很高,忽视排尿、排便障碍  相似文献   

3.
马嘉瑾 《中国针灸》1998,18(10):629-630
链霉素是抗结核治疗的重要药物,由于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用药,其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穴位的方法对67例因使用链霉素而出现毒副反应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7例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在19~57岁之间。均为临床确诊结核病例,抗痨治疗方案中都有链霉素,毒副反应出现时间为用药后1~18周不等,其中2例是在链霉素停药后才出现症状。毒副反应以口面发麻、头痛眩晕、运动失调、耳鸣、听力下降为多见。2 治疗方法21 选穴 第一组:耳门、风池、下关、曲池、外关、三阴交;第二组:听宫、听会、翳风…  相似文献   

4.
隔药灸结合健康指导改善人体亚健康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延英 《中国针灸》2007,27(8):575-577
目的:观察运用隔药灸结合健康指导改善人体亚健康状况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中医健康评估的方法,从社区人群中选出亚健康个体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发生原因、症候、临床表现进行健康指导及辨证取穴、配药施灸,同时监测治疗前后各项理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体液免疫中补体C3、C4含量下降,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结合健康指导能调节亚健康人体的脏腑气血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谢萍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肿瘤方向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谢师从事中医妇科医、教、研工作26 a,擅长月经不调、不孕症、子宫肌瘤及围肿瘤放化疗期中医药特色治疗,对宫颈癌手术放化疗期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谢萍教授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以滋补肾阴肾阳为切入点,结合兼证,运用中医中药对宫颈癌放化疗期出现的症状进行干预,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总结谢教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宫颈癌放化疗期经验。  相似文献   

6.
经前期紧张症是妇科临床上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妇女。其临床表现是指月经来潮一周以前逐渐出现头昏,头痛,四肢乏力,烦躁喜怒,胸胁及乳房胀痛,以及全身抽搐,头左右摇摆等不同症状,月经来潮后临床症状自行慢慢消退。症状的出现与月经周期基本上固定。《实用内科学·卵巢病·经前紧张症》(上海七版)记载:“……可能因雌激素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和中药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测中医症状积分,检测血脂各项指标。结果: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改善血脂方面总有效率为72.4%,与中药组的65.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为89.7%,优于中药组的62.1%(P〈0.05),其中在改善肢体麻木刺痛、头昏头晕、胸胁胀闷、纳呆、困倦乏力等症状方面亦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调节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脂质代谢的紊乱,改善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Chen YM  Li H  Zheng X  Zhang QC  Wang TF 《中国针灸》2011,31(4):353-356
颈部挥鞭样损伤是美国针灸临床中的常见病症,笔者通过分析其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和中医病机,介绍挥鞭样损伤的常见中医辨证分型,提出挥鞭样损伤临床辨证应综合考虑病损部位与病程阶段的观点.病损部位以经筋的不同经证为辨证依据,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少阴等经证;不同病程阶段的辨证分型,急性期分为气滞和血瘀型,慢性期分为痰浊交阻、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型.同时介绍针灸治疗的方案与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9.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185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三年来笔者采用毫针针刺腭神经节的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本文对资料较完整的185例,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临床资料:全组病例皆有典型的鼻腔过敏症状,即鼻痒,阵发性喷嚏,此症状以晨起为著,重者晨起后可打喷嚏20余个,并有鼻阻塞感,眼痒流泪,水样鼻涕;大多数常年发作,以晨起或遇冷空气时多发:少数病例存在一定季节性症状加重。鼻腔检查:鼻腔粘膜苍白或轻度苍白,湿润,有清水样粘性分泌物附着,下鼻甲不同程度肥大。治疗方法:病人取坐位,固定头部,皮肤常规以75%酒精消毒,取5寸毫针、取穴于同侧颧弓下正中…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进而出现腰腿疼痛、小腿及足背外侧感觉麻木等一系列症状,属于中医"痹症""腰腿痛"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目前多数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针灸疗法因其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在社区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亚健康人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卉 《陕西中医》2011,32(5):562-564
目的:观察在社区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亚健康人群的疗效。方法:在社区选取亚健康人群104名,由社区医院的治未病中心针对其亚健康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应用汤药、针灸等适宜技术治疗3个月,观察其症状及生存状态是否有所改善。结果:治疗3个月后,亚健康人群的症状好转总有效率为91.35%,生存质量八个维度的积分值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社区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亚健康人群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风作为当今的一种常见病,其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极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针灸作为治疗中风的有效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无论对于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患者都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对于中风的治疗,仅以单种针法或单一治疗,显然欠妥。我们认为中风有其发病的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对不同时期的中风应有不同的针对性治疗,避免盲目的一体化治疗。现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浅析针灸对于中风的分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SARS恢复期常见症状的中医辨证调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属中医温病中风温夹湿范畴〔1〕。临床上有人将其分为病毒复制期、介质损伤期、免疫痹期和恢复期四期〔2〕。实践表明 :前三期中医辨证论治具有其独有的优势 ,同样 ,恢复期中医辨证调治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就SARS恢复期 (含病愈出院后患者 )比较常见的几种临床症状的中药、针灸、推拿、运动、情志等中医辨证调治方法作一介绍 ,以强调其在该病恢复期的治疗作用。1 咳 嗽主要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但咳嗽未愈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饮食及睡眠等方面症状。多因余热遗毒留恋于肺 ,肺胃气阴两伤 ,或气虚挟痰、肺络瘀阻所致。1…  相似文献   

14.
1760例高血压患者中医症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症状分布情况,为制定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以门诊为基础的非随机、大样本病例现场抽样调查方法,采集符合西医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资料,经统计分析得出症状分布情况。结果: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上者有38项,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下者有81项。结论:症状出现率大于20%的症状近似认为是高血压病的经典临床表现,其以头面部及精神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发病原因与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以血糖明显增高为其主要诊断标准,病人多表现为烦渴、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症状,即“三多一少”症状。中医称本病为“消渴”,病理变化特点是“阴亏阳亢”,迁延日久导致肾阳虚,从而出现阴阳俱虚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主要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熏洗、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中医综合疗法等;西医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主要包括关节腔穿刺冲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臭氧、关节腔注射干细胞等。保守治疗对于大部分半月板损伤患者有较好疗效,避免了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软骨损伤、膝骨关节炎等远近期并发症,但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弹响和交锁症状的患者,疗效不佳,应该尽早行手术治疗。目前,保守治疗方法众多,但疗效评判标准不统一,针对半月板损伤类型的治疗标准,缺少统一高效的一种或几种联合保守治疗方法。今后,应进一步研究如何运用合理高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对半月板损伤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火针疗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或电火针将其加热,烧红至白亮,瞬即刺入腧穴或病变部位,以祛病止痛的一种方法。火针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皮肤病应用最早,效果令人满意。笔者就火针在皮肤病方面的治疗作一简单介绍。1 寻常疣,扁平疣 此类病是由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表皮新生物。寻常疣,中医又称为“瘊子”,其特点是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突起,表面粗糙、灰褐色。扁平疣青年人多  相似文献   

18.
孙钰  何玲 《中医研究》2012,25(8):48-51
正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提高疗效的前提,诊断时要按照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相结合的原则,注意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并应考虑椎间盘突出的具体间隙、方向、病理改变、分型分期以及中医辨证分型,辨别经络归属等.选择不同的针灸方法是提高疗效的手段;患者的密切配合是提高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青光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光眼,传统医学称为青风障,在古代中医文献上早有记载.如《审视瑶函》在青风障症中指出:“此症专言视神瞳内,有气色昏蒙,如青山笼淡烟也,然自视尚见,但比平时光华则昏蒙日进,急宜治之免变绿色,则其病甚而光没.”再于绿风障症中指出:“此症专言瞳神气浊而不清,其色如黄云之笼翠岫,似蓝靛之合藤黄,乃青风严重之症,久则变为黄风……。”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古人是以患者的自觉症状,瞳孔现出的颜色来命名的.  相似文献   

20.
脾胃学说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地位极其重要。笔者遵循《内经》与李东垣学说,临证时从“内伤脾胃百病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着眼,治疗据“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以调五脏”,在临床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