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 BM—4型骨密度扫描仪对4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病人和38例正常人前臂挠骨、尺骨下1/3位点线密度(BMC),面密度(BMC/BW)测定,结果正常男性 BMC2.059~2.485g/cm,女性为1.627~2.038g/cm,正常男性 BMC/BW0.788~0.957g/cm~2,女性0.792~0.829g/cm~2,甲充病人 BMC,BMC/BW 男性30岁以上年龄组及女性病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2.
初探血清FT3,FT4测定对肾阳虚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37例肾虚病人与49例正常人血清FT3、FT4(RIA)及TSH-IRMA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肾阳虚病人血清FT3、FT4分别为2.93±1.66、8.18±4.4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清FT3、FT4和TSH测定相结合,对诊断肾阳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骨密度的测量及骨质疏松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卫 《当代医学》2001,7(6):76-82
许多骨密度测量方法已广泛地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骨折危险性的预测和骨质变化的监测。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骨质疏松专题工作组就全球范围骨质疏松防治问题进一步开展工作。本文介绍由该专题工作组起草的工作报告中有关骨质疏松的测量及诊断内容,具体包括:测量方法、骨质疏松的诊断、骨折危险性的评估和骨质疏松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偏瘫肢体骨密度的变化。方法38例经颅脑CT和MRI确诊的脑血管病并具有偏瘫体征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BMD-400型骨密度仪,放射源为^341Am。结果瘫侧比健侧肢体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重瘫比轻瘫降低更明显,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偏瘫肢体骨密度较健侧降低,偏瘫程度越重骨密度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测定骨密度(BMD)时,通过骨骼的X线束能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没有被吸收的能量可以在身体的对侧检测到。骨骼的密度越大(含矿物质多),吸收掉的能量就越多,在对侧检测到的能量就越少。  相似文献   

6.
肾阳虚动物模型及其诊断指标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人体生命之根本,被视为生命的象征,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现代医家研究表明,肾阳虚的出现标志着机体各种功能处于低下状态.自20世纪60年代初,邝安堃教授首次建立了"氢化考的松肾阳虚"动物模型以来,此后出现了各种"肾阳虚"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应用各种"肾阳虚"模型研究补肾助阳方药药效的研究,现主要有两种类型:①模拟传统中医病因学建模;②非自然因素病理建模(如药物建模和手术建模).本文拟就肾阳虚建模及其诊断指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工作原理    在测定骨密度(BMD)时,通过骨骼的X线束能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入,没有被吸收入的能量可以在身体的对侧检测到。骨骼的密度越大(含矿物质多),吸收掉的能量就越多,在对侧检测到的能量就越少。测量方法    基本的骨密度测量,需要患者躺在检查床上约2分钟左右,脱去较厚的外衣,保留较薄的衣服,衣服上不要有金属孔,中央部的金属孔可能会覆盖腰4椎体,从而影响密度的测定,因为腰4椎是扫描的常用部位。通常老年人最低位的肋骨会覆盖到腰2椎体,髂嵴会覆盖到腰4椎,所以只 峰值)/正常人群峰值的标准差能测到腰3椎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8.
9.
凌华威  王曙 《上海医学》1996,19(7):427-431
上海地区妇女腰椎骨密度QCT测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放射科凌华威,唐敖荣,陈贤民,鞠兰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王曙,罗邦尧本文的目标在于用QCT方法测定不同年龄层次的上海地区妇女的腰椎骨密度(BMD),以求得上海妇女在不同年龄层次上的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技术在老年性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 ,以及摸索其指标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全干式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仪对 380例 6 0~ 85岁门诊体检人员右跟骨进行测定。结果 各年龄组随年龄增加SOS、BUA及QUI水平均呈降低趋势 ,其中QUI降低显著。结论 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测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QUI指标诊断意义较大 ,可作为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进行早期筛选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第3腰椎骨密度测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患者继发骨质疏松较多见,为探讨早期诊断,对3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的测定,拍照胸部、腰椎和骨盆X线片,并分别经CT进行第3腰椎骨密度(BMD)测量。结果,DM组BMD均值为127.1±25.77mg/cm3,对照组BMD均值为189.11±71.68mg/cm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第3腰椎骨密度测量对DM患者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椎体骨密度(BMD)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2例健康无症状中老年人和165例临床拟诊骨质疏松患者进行L1~3椎体BMD测定并计算T值。结果健康中老年人BMD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如以T≤-2.5SD为诊断标准则有203例。结论 QCT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准确、重复性强,易于推广应用。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可由定量CT(QCT)测定骨密度的变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骨密度测定对骨折病人风险评估及其在骨折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骨折病人100例,分别对病人四肢长骨远端进行骨密度测定,计算出骨矿物质(BMC,g)及骨矿物质密度(BMD,g/cm2),利用计算机软件分别与同身高、同年龄比,所得的T值及Z值,与国际卫生组织T值标准进行比对(T-Score>-1 正常;-1>T-Score>-2.5 骨量减少;一2.5>T-Score>-3.5 骨质疏松,-3.5>T-Score 严重骨质疏松).结果 骨量正常42例,占42%;骨量减少22例,占22%;骨质疏松9例,占9%;严重骨质疏松27例,占27%.结论骨密度异常,尤其是50岁以上中老年入骨密度异常,预示着骨折的风险增大,低骨密度更预示着骨折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variability (V) of female peak bone mineral density (PBMD) at different skeletal regions and its effects on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METHODS: Using a Hologic QDR 4500A fan beam X-ray bone densitometer to measure the BMD at different skeletal regions (anteroposterior and supine lateral spine, hip, and forearm) in 1,810 women between the ages of 15-96 from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opulation grouped in every 5 years of age, then to get PBMD and its variability. RESULTS: According to every 5 years of age,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PBMD occurred varied in the age of 20-44, the variability ranged 6.0% to 17.0%, in an average of (11.4 +/- 3.1)%, the maximal value (17%) of V is at Ward's triangle, the minimal value of V is at distal one-third site of forearm (6%). The incidence of osteoporosis changed with V of PBMD at different skeletal regions. With different diagnostic standards, the incidences of OP also differed. CONCLUSION: Changes in PBMD and its V at different skeletal regions and the different diagnostic standard obviously affects the incidence of O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骨密度测量部位对女性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方法 记录291例妇女的年龄、测量身高和体重,采用HologicQDR-2000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全身、腰椎正侧位、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s三角的骨密度。统计各年龄组骨丢失率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结果 各部位的骨密度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各年龄组女性骨丢失量最大的部位是Ward’s三角。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最高的部位50~59岁组是腰椎侧位,大于60岁各组是Ward’s三角。结论 随年龄的增长,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随测量部位不同而不同。腰椎侧位和Ward’s三角分别是50~59岁和60岁以上妇女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性最高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疾病与骨密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一新  唐令铨 《上海医学》1995,18(5):264-267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率非常高,骨密度测定是可靠和理想的诊断方法。我们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对39例肾脏病患者同时测定4个部位的骨密度(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转子间区),结果显示:(1)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非透析患者骨密度已明显下降;(2)肾性骨病同时影响骨皮质和骨小梁,股骨比腰椎骨质丢失更明显;(3)骨密度与PTH呈负相关,与血Cr、Ca、P、ALP及GFR不相关;(4)PTH与血Cr、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各34例,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QDR45000W中轴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恶性肿瘤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61.76%(21/34),对照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9.41%(10/34),肿瘤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恶性肿瘤本身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密度测量对佝偻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34名0~3岁婴幼儿前臂做了骨密度测量,并对正常组与佝偻病组儿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正常各年龄组间有显著差异,佝偻病激期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佝偻病初期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骨密度测量对佝偻病诊断有一定意义。但必须结合体重、身高、年龄、性别等因素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体骨密度测定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骨质疏松患者,所有患者均被确诊。同时安排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机体骨密度不同情况来讲,在低于x-2.0SD情况下骨质疏松患者共59例,其所处年龄段分别为31~40岁、40~50岁、50~60岁和60~70岁,不同年龄段的骨密度分别为(94.3±21.9)、(81.4±22.1)、(58.6±17.8)和(43.3±22.4);在骨密度低于x-2.5SD的情况下,本实验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共47例,其不同年龄段的骨密度分别为(80.3±3.1)、(75.8±17.4)、(57.9±17.2)和(41.4±21.3),中来年人群的骨密度指标与年龄增长指标存在负相关系,会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对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判断患者实际骨量情况,能够根据其检测指标数据分析患者实际患病情况,对于病症诊断提供数据支持,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