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56)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 P)的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符合入选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受试者参加试验,给予丙种球蛋白静滴400mg/kg·d,泼尼松口服1mg/kg·d,连续治疗5天,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了药物试验,治疗后总有效23例,有效率95.8%;显效20例,显效率83.3%;进步1例;无效0例。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可快速升高血小板数目,缩短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igh Dosage Gamma Globul HD-IgC)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ITP)的疗效,并与单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比较.方法14例采用HD-IgC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为治疗组,12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后观察两组病例的反应率、显效时间、血小板增高值和出血控制时间.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有反应率分别为92.0%和66.7%,显效时间分别是4.1,8.5 d,血小板增高值分别为127.4和52.5×109/L以及出血控制时间分别是3.8,7.4 d,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D-IgC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TP是一种升高血小板迅速、提高血小板数明显和控制出血时间短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方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IVIg400mg/kg·d-1静脉滴注,疗程5天。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总共有效率达9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较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8.
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激素治疗并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1g/(kg.d),连用5d;激素总疗程为4~6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93.3%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回升正常时间和停止出血的时间,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长春新碱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赵文慧(包头铁路医院儿科,包头01404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用长春新碱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有报道[1-3]。本文对1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患者应用长春新碱治...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内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国外作者首先报道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ITP,获得满意疗效,国内近年也有报道。我们用丙种球蛋白治疗8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部8例均为住院及门诊随访病人,均符合ITP诊断标准,男3例,女5例,均为急性ITP,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出血,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点,鼻衄、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年龄2~56岁,平均年龄32岁。血小板计数5~40×109/L。治疗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瓶50ml,含IgG25g,剂量按04g/…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淑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34(5):453-453
目的 对 10 8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采用两种类型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法 一组地塞米松静脉冲击疗法 ,另一组常规剂量泼尼松口服法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间疗效有差异 ,两种方法比较 ,Pts恢复的时间及上升的数量 ,地塞米松冲击组均优于常规疗法。结论 对病情严重、出血症状明显 ,Pts<2 0× 10 9/L可首选地塞米松冲击疗法 ,达到尽快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达那唑和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鹏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7,19(1):52-53
达那唑与泼尼松合用治疗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42例,显效24例,良效7例,进步4例,有效率83.3%。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治疗36例,显效7例,良效3例,进步4例,有效率38.8%。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说明达那唑与泼尼松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减少泼尼松用量及毒副作用,显效快,有效率高,停药后不易复发。提示达那唑的主要毒副作用为肝功能损害及雄性化作用,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地塞米松和强的松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选择强的松进行临床治疗,有近一半的患者在服用强的松2~4周出现不良反应,仅有1/3的患者在停用强的松病情才得到缓解。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的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小。结论采用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理想,为ITP的治疗找到新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指因免疫异常所致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 ,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治疗ITP的首选药物 ,约有 1/3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 ,10 %~ 30 %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十分棘手。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我们采用干扰素与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均符合 1986年 12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 3例 ,女 2 1例 ;年… 相似文献
15.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宁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5):11-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4例,以益气活血止血为基本治法,予自拟益气化斑汤合强的松进行治疗;对照组22例,单纯使用强的松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止血中药配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起效快、维持疗效时间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18.
19.
何修宇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10):62-63
我院从2002年3月起用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MG),治疗19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并以1999年后用强的松治疗的9例急性ITP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其复发率。方法随机选取45例ITP患者,分为中药组、丙种球蛋白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15例,中药组给予补肾、补血、补气、活血化瘀法治疗。丙种球蛋白组给予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10g/d静脉滴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中药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为6.7%,中药组及丙种球蛋白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73.3%,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为分别为13.3%和26.7%。中西医结合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及丙种球蛋白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中药组及丙种球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