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目的 探讨大肠多发性小息肉的治疗方法 .方法 116例大肠多发性小息肉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复查.结果 116例中有11例产生黏膜下气肿,无1例发生术中和术后出血或穿孔.1年内完成63例随访,其中17例复发.结论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太肠多发性小息肉,不仅安全和简便,而且并发症少.多发性小息肉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及黏膜切除术对结肠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4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60例)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B组?(35例)行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C组?(45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 ,5 0岁。因右下腹疼痛来我院就诊。查体 :在右下腹扪及一包块 ,遂行电子肠镜检查示结肠黏膜光滑 ,血管纹理清晰 ,未见新生物。末端回肠黏膜正常 ,回盲瓣下方有 9~ 10枚小息肉。经保守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巨检 :回盲部肠管一段 ,回肠长 11 5cm ,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结肠镜反转接触式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超低位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超低位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非接触式APC治疗,观察组接受结肠镜反转接触式APC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创伤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结肠镜反转法接触式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超低位直肠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经结肠镜直镜下治疗失败的46枚小于1.0 cm广基扁平的超低位直肠息肉患者采用结肠镜U形反转法接触式应用APC进行治疗。观察探头接触和治疗靶息肉的成功率、探头与凝固组织粘连及被堵塞的发生率、黏膜下气肿的发生率,以及肠镜镜身灼伤的发生率。结果对上述17例患者行结肠镜反转法探头均能接触到靶息肉。每例患者的息肉均在1次肠镜下行APC成功灼除。所有46枚靶息肉被灼除所需喷凝次数共97次。其中仅5次(5.15%)探头与息肉凝固组织有少许粘连,分离时未出现因粘连对凝固面的损伤;仅2次(2.06%)发生因凝固组织黏着致氩气管堵塞,将黏着物清除后恢复正常使用。未发生黏膜下气肿。无1例次发生肠镜镜身灼伤。结论结肠镜反转下接触式应用APC治疗超低位直肠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能预防氩气刀对肠镜镜身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30例不同部位的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固器(APC)与智能电刀联合治疗结果的回顾分析,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8月-2004年6月对30例内镜检查病人所发现的消化道息肉样病变予以内镜下APC与智能电刀联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该组中直径小于5mm的无蒂息肉18枚均以APC凝固1次清除,无出血及穿孔;直径为5mm或大于5mm的亚蒂和有蒂息肉均经圈套器切除后再用APC处理残断,共19枚,效果满意,安全可靠。仅1例出现无症状的局部黏膜下气肿,未做处理,自愈。结论APC与智能电刀联合应用处理各种消化道息肉样病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及黏膜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行内镜下手术治疗的310例(息肉442枚)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150例(息肉203枚)、内镜下APC组40例(息肉66枚)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120例(息肉173枚),并分别对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内镜下APC组总有效率95.00%和EMR组总有效率96.67%均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提高,而无效率5.00%和3.33%均明显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内镜下APC组和EMR组主观症状、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社会活动和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总分均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提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MR组患者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0.83%)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MR组患者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内镜下APC组略有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内镜下APC和EMR在结肠息肉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