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4-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浙江省金华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流行特征。方法对金华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年间金华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471例,年均发病率为19.47/10万。发病以高度散发为主,偶有暴发,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5月;经济较发达、流动人口较多地区发病率高,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农民居多,≥15岁组和8月龄至7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段,本地病例以(8月龄和≥15岁的人群为主,而流动人口病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流动人口、(8月龄和≥15岁人群比例呈上升态势。病例中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6.00%。结论金华市麻疹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控制麻疹的重点是确保麻疹疫苗的高接种率、高免疫成功率,消除免疫空白,把流动人口、(8月龄和≥15岁人群作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2.
2006-2008年江苏省苏州市麻疹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日胜  张宏  朱轶妲  张钧 《疾病监测》2009,24(10):789-791
目的了解江苏省苏州市近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2006-2008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苏州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1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7/10万;麻疹发病高峰为每年3-5月。6岁及以下儿童及16~50岁人群是麻疹发病主要人群。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11.24%。8月龄病例中无免疫史者占88.32%,免疫史不详者占2.31%,16岁病例中96.13%无免疫史。各年度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率高于常住人口。结论苏州市麻疹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免疫空白是麻疹发病的重要原因。麻疹发病呈现低龄儿童和成年人两个高峰。应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采取措施控制流动人口和成年人发病。提倡育龄期女性接种麻疹疫苗,以减少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  相似文献   

3.
2007年郑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锋  王萌  乔荣宪 《疾病监测》2008,23(12):766-767
目的 分析2007年河南省郑州市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根据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料,对郑州市2007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年全市确诊麻疹病例1195例,主要发生在1-5月,7岁为麻疹高发年龄组,8月龄和8月龄至1岁者发病数最多,均为272例,占22.76%。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4.85%。流动人口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28.45%。结论 8月龄婴儿正在成为麻疹控制中的一个焦点。小年龄组常规免疫工作和大年龄组儿童的麻疹疫苗复种工作急需加强。应尽可能提高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覆盖率,并加强疫情监测,预防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4.
2000~2005年海盐县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伟英  蒋卫平  张礼根 《疾病监测》2006,21(10):518-521
目的了解海盐县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对策,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5年该县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M抗体。结果6年间,该县共报告麻疹513例,年均发病率为23.44/10万,2005年发病率为59.29/10万,是该县使用麻疹疫苗以来发病最高年。麻疹发病存在明显季节性。流动人口发病逐年上升,无免疫史者占85.31%,8起麻疹暴发均为流动人口。发病以20岁以上年龄组本地病例为主,占76.76%,流动人口以7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2.73%。结论海盐县麻疹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模式以广泛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应在维持高水平的儿童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的同时,做好儿童麻疹疫苗复种;实施补充性免疫措施,如强化免疫或"扫荡"式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免疫空白仍是今后进一步控制麻疹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5-2007年浙江省东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05-2007年东阳市麻疹疫情的特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结果 3年间该市共报告麻疹223例,年均发病率9.32/10万,发病模式以散发为主,病例分布广泛,并有明显的季节性,2-5月占总病例数的69.96%。8月龄和16~40岁为麻疹高发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73.09%。2005-2007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37.01%上升到2007年的64.15%,其中8月龄儿童麻疹病例构成逐年增加,2005-2007年分别为13.64%、25.00%、30.19%。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5.20%。结论 浙江省东阳市麻疹发病近年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提高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6.
2005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黛  李莉  沈云峰 《疾病监测》2006,21(5):248-251
目的了解2005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麻疹高发病率原因,以指导今后的麻疹防治工作。方法对2005年湖州市吴兴区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湖州市吴兴区麻疹发病率高达150.95/10万,发病年龄高峰为15~34岁人群(59.06%),其次为<8月龄组年龄人群(10.26%);病例职业分布前3位为工人、学生、散居儿童,外来民工是工人发病数的62.87%。8月龄以上无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史或免疫接种史不详者占91.94%;8个月至15岁以下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接种率分别为49.47%、22.18%。结论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麻疹疫苗的初、复种率低。应落实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制度和学生入学查验证制度,提高麻疹疫苗的初种和复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在成人麻疹疫情上升的地区,对免疫史不详的青壮年群体进行预防接种,防止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济南市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麻疹专病报告系统收集麻疹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流行特征及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济南市2009年麻疹发病309例,发病率为5.1/10万,麻疹发病率较2008年下降了71.26%。发病高峰在1~4月。患者以<8月龄婴儿和≥15岁以上人群为主,分别占33.98%(105/309)和49.51%(153/309)。患者中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93.2%(288/309),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率为9.71%(30/309)。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为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除需要扎实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基础工作外,还需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8.
1994-2005年太原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萍  关彩萍 《疾病监测》2007,22(5):317-319
目的 探讨太原市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为制定太原市麻疹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太原市1994-2005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太原市麻疹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发病高峰在3~5月;太原市所辖十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个别县区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岁内婴儿麻疹病例较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时有以流动人口为主的成人麻疹爆发流行,爆发疫情的发生影响全市的麻疹发病率.结论 应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并提高接种质量,重点加强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工作,适时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整个人群免疫水平;加强初、高中、大中专院校学生及外来流动人口的免疫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2012 — 201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2 — 2018年报告的新疆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2018年共报告麻疹9 817例,死亡24例。 2012年以来疫情处于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最高峰,报告发病率为12.09/10万,2017年和2018年发病率下降明显,2018年发病率最低,为0.36/10万;新疆麻疹主要分布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等地区,病例数占全疆总病例数的71.48%;每年3 — 6月报告发病数达到最高峰,2015年11、12月麻疹疫情开始上升,2016年1、2月达到高峰;2012 — 2018年<8月龄组和8~17月龄组构成比下降;18~47月龄和15~39岁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4~14岁组和≥40岁组构成比逐年上升;8~23月龄儿童中有20.94%的儿童有1剂次免疫史、1.40%有2剂次免疫史,2~6岁儿童中14.73%的儿童有1剂次免疫史,21.30%有2剂次免疫史,0剂次和免疫史不详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1.93%、25.86%;2012 — 2018年2 595例(26.43%)麻疹病例发生了并发症。结论新疆2016 — 2018年麻疹报告发病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薄弱地区和人群,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95%)、做好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加强麻疹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成年人麻疹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成年人麻疹病例分布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麻疹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浙江省2010年麻疹病例中成年人分布特征,采用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分布差异;以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确诊病例作为病例组,非麻疹病例为对照组,开展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危险因素。 结果 浙江省15岁成年人麻疹病例占40%以上,主要集中在20~35岁。与无免疫史比,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成年人患麻疹的OR值为0.35(95%CI:0.22~0.58);发病前7~21 d有医院就诊史的OR值为2.82(95%CI:1.99~4.00);与本地户籍人口比,流动人口成年人麻疹发生的OR值为1.55(95%CI:1.17~2.04)。 结论 浙江省成年人麻疹主要集中在20~35岁,疫苗接种是有效的保护措施,院内感染和流动人口是相关的危险因素。建议通过实施成年人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4 - 2010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闵行区2004 - 2010年风疹年均发病率为1.06/10万,4-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4.21%,本市20~39岁及30~39岁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5.64%和53.85%;外来人口病例主要集中在5~9岁、10~14岁和20~29岁3个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31.91%、11.70%和35.11%,15~49岁的育龄期妇女占女性病例数的62.26%。 结论 青壮年及外来流动儿童是风疹发病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卫生宣教,在育龄妇女及外来流动儿童中积极实施风疹疫苗补种。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卢莉  刘东磊  马蕊  吴疆  庞星火 《疾病监测》2012,27(5):353-357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麻疹监测质量和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麻疹发病的重点地区和高发人群,进一步探讨消除麻疹工作的重要措施。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05-2010年,北京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4 5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94/10万,各年发病高峰均在3-5月;重点地区分布在外省户籍人口比例高的近郊区(县)和远郊区(县),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聚集乡镇,发病年龄呈现小月龄婴儿和20~39岁成年人为主的特征,散居儿童和公共场所、餐饮、家政家务等各类服务人员为麻疹发病高发人群。 结论 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需进一步提高成年人免疫水平,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范围应扩大至各类服务人员中的外省户籍人群,鼓励育龄妇女接种麻腮风疫苗,提高小月龄婴儿麻风疫苗初种的及时性,应在流动人口节后返京,发病高峰来临前开展强化查漏补种和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9-2012年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 方法 对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发病情况和含麻疹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除2010年外,2009-2012年海淀区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麻疹发病率达历史新低;2009-2012年共报告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333例,占全部麻疹病例的60.65%(333/549)。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中,269例(80.78%)在2-6月发病;有详细资料的328例麻疹病例中,8月龄和20~39岁病例占全部病例的58.85%;外省户籍病例占74.09%;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的占20.12%,无免疫史的占42.68%,免疫史不详的37.20%;全区麻疹病例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麻疹病毒分离率为26.09%(6/23),均为H1基因型。 结论 海淀区麻疹发病水平达到历史新低。要进一步降低麻疹的发病率,需提高适龄儿童首剂MCV及时接种率和加强常规接种、对重点儿童开展补充免疫等措施提高MCV接种率,对外省户籍成人采取以接种麻疹疫苗为核心的措施,最终实现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8月龄婴儿麻疹高发的原因,为探讨降低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温州市2009-2013年8月龄350例婴儿麻疹的分布特征;以麻疹确诊病例为病例组,非麻疹病例为对照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危险因素;对血清抗体浓度检测并进行χ2检验。结果温州市2009-2013年年均麻疹发病率为83.05/10万,8月龄婴儿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35.79%,主要集中在6~8月龄。与发病前7~21天去医院就诊相比,无医院就诊史的OR值为0.68(95%CI:0.49~0.94);与外地户籍比,本地户籍人口8月龄麻疹发生的OR值为0.53(95%CI:0.39~0.72);居住在现住址≤3月龄麻疹发生的OR值为1.53(95%CI:1.07~2.18)。新生儿和6月龄婴儿的平均抗体浓度分别为214.94 IU/L和86.38 IU/L,麻疹血清抗体浓度显示健康婴儿6月龄时仅有18.07%的免疫保护力。结论 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浓度较低是麻疹发病的易感人群,院内感染和流动人口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对育龄妇女婚前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以提高母传麻疹抗体的水平。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刘永胜 《疾病监测》2007,22(5):315-316
目的 了解2006年郑州市二七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有效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 对2006年郑州市二七区麻疹监测及流行病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疫情以散发为主,报告发病率为38.85/10万;全年均有发病,其中4~5月份(63例,27.75%)和10~12月份(101例,44.49%)发病较多;发病以0~5岁为主(177例),占发病数的74.68%;流动人口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2.57%;发病人群麻疹免疫IgM抗体阳性率为74.49%.结论 流动人群是造成麻疹发病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常规免疫仍需加强,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预防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16.
福州市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唐丽琼  官陈平  王清华  张宏  陈杨 《疾病监测》2005,20(11):581-584
目的了解福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根据福州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对2004年麻疹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5.98/10万。发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的流行特点,暴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14.25%。4~9月为麻疹高发季节,5~10岁为麻疹高发年龄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1.23%,无免疫史者占22.74%,免疫史不详者占66.03%。流动人口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37.26%。结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仍需加强,同时要抓好大年龄组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应提高外来人口的免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2009 — 2019年广州市白云区麻疹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科学指导麻疹防控工作。   方法   利用麻疹专项监测系统对广州市白云区麻疹确诊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及麻疹发病影响因素探讨。   结果   2009 — 2019年广州市白云区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430例,年平均发病率6.74/10万,集中分布在4 — 7月,季节性近年来有所削弱;发病年龄以<2岁的散居儿童和20~29岁成人病例为主;户籍来源以外市和省外为主;麻疹病例中含麻疹成分疫苗(MCV)0剂次、1剂次、≥2剂次、不详免疫史病例分别占61.73%、7.26%、17.46%、29.12%;非本市户籍、发病前7~21 d有就诊史是<18岁人群感染麻疹的危险因素(P<0.05),非流动人口及有MCV接种史为其保护因素;非本市户籍是≥18岁人群感染麻疹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麻疹病例分布呈现单峰下降趋势,以散发为主,<2岁的新迁入儿童及20岁以上务工者是防控重点人群,应加强流动人口主动搜索、民办学校验证入学管理、医疗机构麻疹主动监测等工作,鼓励MCV免疫不详的青年务工者自愿接种,精准查漏补种,多管齐下,警惕麻疹周期性流行。  相似文献   

18.
2000-2008年广西宾阳县麻疹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秀然 《疾病监测》2009,24(10):786-788
目的分析2000-2008年广西宾阳县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利用宾阳县2000年以来的传染病疫情统计资料、麻疹监测系统资料、麻疹暴发疫情处理资料,对麻疹暴发疫情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宾阳县2000-2008年共发生5起麻疹暴发,合计发病57例, 占9年来全县麻疹发病总例数(267例)的21.35%;5起暴发涉及5个镇的3个自然村和2个私营工厂,平均罹患率36.82,无死亡病例。麻疹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7月; 暴发病例以1~14岁病例为主占92.98%;92.98%的暴发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本县人口暴发2起,发病36例,占暴发总数63.16%,外来人口暴发2起,发病16例,占暴发总数的28.07%,混合型暴发1起,发病5例,占暴发总数的8.77%。 结论免疫规划薄弱村屯儿童、流动人口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低,疫情报告不及时是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这两个环节儿童的常规免疫和麻疹主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