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 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经典方案,通过球囊扩张可以恢复伤椎的高度,骨水泥强化稳定伤椎以及骨水泥的热效应可以达到快速止痛.但PK...  相似文献   

2.
赵刚  王安全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0):779-78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PKP治疗患者17例,28个椎体。分别在术前、术后进行止痛药使用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在脊柱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的丢失及后凸畸形Cobb角的比较。结果本组17例未发现脊髓神经的损伤,骨水泥的渗漏,栓塞等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4~17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上述四项指标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PKP是一种微创治疗办法,可以迅速、有效的缓解疼痛,恢复正常活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2):2022-2026
[目的]探讨骨水泥复合人工骨修复材料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本院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骨水泥组和骨水泥复合人工骨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为单椎体,骨水泥组PKP术中使用骨水泥,而B组PKP术中使用骨水泥与人工骨修复材料复合体。于术前、术后第3 d、术后3个月时门诊随访行视觉疼痛评定(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评定方法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均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 d、3个月时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度变化及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复合人工骨修复材料止痛效果可以达到单纯使用骨水泥的效果,同时骨粉可以诱导新骨形成,降低骨水泥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注入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在DSA透视引导下行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入骨水泥。结果: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术后1周腰背疼痛、后凸角度、伤椎高度、活动能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注入骨水泥,不仅能够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导致的疼痛,而且可以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改善脊柱后凸畸形,有利于脊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已广泛应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血管瘤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骨水泥渗漏、椎体再次骨折及脊髓压迫等并发症。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PKP结合体位复位技术、蛋壳技术、Sky技术及Vessel-X骨材料填充器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新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球囊技术存在的骨水泥渗漏等缺陷。该文就PKP适应证、并发症、操作方法及目前一些新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 效果。方法对69例共叨个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 成形术。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al analogue scale,VAS )、椎体高度的恢复及 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W个椎体均经皮行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疼痛缓解, VAS术前平均为(7. 52 10. 49)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2. 38 1 0. 22)分;术后1个月VAS平均为(1. 88 ±0. 12)分。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15.65 1 0. 68 ) 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23.68 1 0.83) mm,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 < 0. 05 )。骨水泥注射量每个椎体3.5-7.5@1,平均5.5 ml。骨 水泥少量渗漏到椎间隙1个椎体,沿手术通道反流至椎弓根2个椎体,均无临床症状,渗漏率为 3.23%。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 缓解疼痛,一定程度的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龄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球囊扩张PKP,通过改进穿刺方法及骨水泥注射方法,治疗高龄重度椎体压缩骨折22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8~45个月,疼痛VAS评分和SF-36健康调查评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改进穿刺方法及骨水泥注射方法,对高龄重度椎体压缩骨折采用PKP治疗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67个病椎,均经单侧椎弓根置入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然后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8例手术均顺利,疼痛于术后24h内均明显缓解,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X射线片复查,显示病椎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大部分矫正。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山东龙冠球囊扩张系列骨水泥充填对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13个椎体),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行经皮椎弓根椎体后凸成形术,平均随访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腰背痛症状均在术后2-24h缓解,第3天能下地行走,随访3个月后病情稳定。结论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较安全且能使椎体复张,缓解疼痛,早期下地行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技术通过球囊撑开器的撑开扩张作用,在椎体内形成一空腔,使高黏稠度骨水泥在较低压力下注入椎体,骨水泥渗漏率明显降低,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手术不仅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同时又能恢复椎体高度使骨折复位,矫正后突畸形。椎体撑开器的运用成为众多研究者和手术医师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单一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KP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椎体高度以及两种手术方式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改善值、平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PKP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PKP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优于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影像学资料比较,PKP组患者骨水泥分布集中,密度较高;高黏度骨水泥组患者骨水泥呈弥散状分布,密度相对较低。[结论]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有效缓解疼痛且效果相当,两者渗漏率无明显差别;PKP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具有优势,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KP。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椎体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4例患者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2.94%)。未发生坠积性肺炎、肺栓塞、大小便失禁等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6~10个月,术后7 d、6个月随访,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等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发症少、疼痛缓解及伤椎恢复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可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选择性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共25例(65个椎体),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57~79岁,平均(62.3±5.5)岁。根据术前MRI检查明确疼痛性椎体及陈旧骨折椎体,行选择性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对疼痛性椎体采用正常球囊扩张压力和足量骨水泥充填,对陈旧性骨折椎体采用较低球囊扩张压力和少量骨水泥充填,不追求恢复椎体高度。测定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椎体高度(前柱、中柱、后柱)、Cobb角、肺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活动功能。所得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观察术后及随访期间症状改善、有无并发症等。结果 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24 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共1例1个椎体有骨水泥渗漏,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柱、中柱平均高度差异及Cobb角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功能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及活动能力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显著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和肺功能,患者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效果对比。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PVP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PKP组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术后活动能力、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KP组椎体高度恢复优于PVP组(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高于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应用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均可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但椎体后凸成形术伤椎高度恢复效果好,骨水泥渗漏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6个椎体)在DSA透视下行过伸复位结合经皮经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复位前、体位复位后、PKP术后1 d的后凸角和疼痛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术后54例腰背部疼痛消失,11例疼痛明显减轻;未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10(5±2.3)个月,腰背痛症状均无复发。X线片示62例椎体高度未丢失,3例有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术后后凸角、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时采用球囊扩张并于间隙内填塞大块明胶绵预防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1-01采用PKP手术治疗的40例Kümmell病,术中第1次球囊扩张后填塞大块明胶海绵,然后再进行第2次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可以适当提前并加快骨水泥注入以获得更好的弥散效果。结果 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手术时间为45~80 min,平均61 min。骨水泥注入量为6~13 mL,平均9.2 mL。1例出现骨水泥椎间隙渗漏,但是患者未出现相关症状。术后X线片进行骨水泥的弥散程度分级:2级3例,3级37例。4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6~24)个月。未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1~3分,平均1.5分;JOA评分为14~20分,平均16.6分。结论 PKP手术是治疗Kümmell病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第1次球囊扩张后填塞大块明胶海绵压迫进行椎体内静脉及骨质破损处封堵,然后再进行第2次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可以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进而达到较好的骨水泥弥散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 采用球囊扩张PKP治疗椎体OVCF 26例,术前患椎明显疼痛,但无神经症状及体征;术前CT示椎体后壁均完整.结果 26例患者腰背部疼痛在术后24 h缓解并下床活动,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矫正9°,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水泥漏、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PKP治疗胸腰椎OVCF可有效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单球囊交替扩张与双球囊同时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球囊组(30例)和双球囊组(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椎体高度,评价其疗效.结果 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及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VAS评分、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中央高度及后缘高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与中央高度均较术前提高(P〈0.05),但后缘高度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 单球囊交替扩张与双球囊同时扩张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患者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双球囊扩张术应是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患者基数逐渐增大,因骨脆性增加及骨量流失,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是OVCF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穿刺后置入球囊,在骨折椎体内扩张,使椎体高度部分恢复,同时在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在相对低压力下进行骨水泥灌注,恢复椎体高度与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早期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围手术期指标和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PVP组52例、PKP组3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总量、术后伤椎增加高度、术后VAS评分)和随访指标(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PVP组(27.7±6.0)手术时间短于PKP组(37.3±8.1);PVP组(4.6±1.4)骨水泥注入总量小于PKP组(6.0±2.7),PVP组(2.6±1.5)术后伤椎增加高度小于PKP组(9.0±2.0),PVP组(2.4±0.4)术后VAS评分小于PKP组(1.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比较,PVP组(19.85±2.16)椎体前缘高度低于PKP组(24.18±3.07),PVP组(12.43±2.08)后凸Cobb角大于PKP组(8.01±3.45),PVP组(24.89±5.52)椎体压缩率大于PKP组(20.23±3.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后凸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PKP相比PKP能进一步改善OVCF病椎的裂隙修复,尽可能恢复椎体高度,术后疼痛程度轻;但手术时间较长,骨水泥注入量相对较多,且不适用于重度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