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护人员是以一种特定的工作方式为患者服务的.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都向对方提出了"角色期待",这种角色期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被医务工作者所重视,尽管已有规章制度明确了医护人员各自的职责和医护工作要点,但医护工作分工不分家,如何使医护间的关系变的更加和谐、更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此,就医护间的角色期待及互补关系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2.
周建芳 《吉林医学》2012,(27):6028-6029
由于医护人员角色的多元化而引起职业压力差异性,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的现状及其分类,探讨如何管理医护人员,减轻其职业压力,从而使其在工作中后顾无忧,安心工作。  相似文献   

3.
医护人员与病人冲突无外乎2种情况。一是服务态度和诊疗技术引发的,这是显性的;二是医患关系颠倒,病人至上的服务观念和经营观念缺乏,这是隐性的,也是最关键的。归根到底,是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角色错位。在目前形势下,医护人员成功的角色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悬壶济世”高尚的职业使命。热情的服务,给予病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做温馨的天使;高超的诊疗技术,给予病人康复的希望,做健康的天使。二是强烈的医院“营销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品牌是医院生存的根本。品牌要靠医护人员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诊疗技术打造,医护人员也就…  相似文献   

4.
从高校学报的作用,编辑学研究对教学和科研的影响,学报编辑人员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等几个方面对学报编辑在当前医学高校中的角色进行了探析,作者认为:学报工作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密切联系,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与教师“编”“写”“教”三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促进;编辑在当今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还对编辑人员如何扮演好高校中这一独特角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学报编辑在当前医学高校中的角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学报的作用,编辑学研究对教学和科研的影响,学报编辑人员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等几个方面对学报编辑在当前医学高校中的角色进行了探析,作者认为,学报工作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密切联系,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与教师“编”“写”“教”三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促进,编辑在当今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还对编辑人员如何扫演好高校中这一独特角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 医生和护士是社会的角色,每个社会角色都具有社会所赋予的行为模式,医护人员只有按照自身所担负的角色要求,调整行为,遵守规范,才能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医护人员的语言、仪表、行为会给病人及家属留下第一印象,它关系到病人及家属对这个医院、医护人员的评价及病人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心理环境,下面我们用道德的目光对医护人员的行为作一粗浅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解雨  雷雨  郑姝玉  黄舒  何海燕 《西部医学》2020,32(3):319-321
【摘要】本文对参与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原因分析,发现医护人员对危险因素的感知水平较高;扮演角色多,任务重;与常规护理工作差异大,穿戴防护服后工作强度高,战线长;医护人员自身期望值高;患者情绪波动大,期望值较高。根据上述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神经外科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身耗竭综合征”是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学者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即因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消耗过多,而产生极度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表现为厌恶工作、焦虑、烦躁、失去同情心、自卑等。由此可见,职业因素可以导致部分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口腔门诊医护人员标准预防认知现状,防治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70名口腔门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70份,其中,医生54份,护士116份。职业,工龄,职称,学历对标准预防相关知识了解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标准预防依从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手卫生的依从性护士为58.62%,医生仅有18.52%,医护人员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忙碌/无足够时间”及“需优先处理病人”(58.83%,36.47%)。总是“戴面罩”和“穿隔离衣”的医护人员仅43.53%,23.53%。其主要原因是“时间紧迫”与“防护设备供应不足”(35.29%,36.47%)。曾锐器损伤的占总人数的88.24%,而高达78.89%的人选择不上报。众多不上报的原因中,55.17%的人认为上报程序复杂。结论应加强对口腔门诊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纠正对标准预防错误的认识,提高标准预防的依从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Matthew Limb解释如何区分这类紧密相关的角色。在讨论与医疗卫生相关的问题时,“领导”与“管理”常常互相换用,这使得这两种角色的差异总是被忽视。MichaelWest是国王基金健康智囊团思想领导层的领袖。他认为“管理”要为“日复一日的工作提供支持、资源和帮助”,而“领导”则需“指明方向、制定标准、做出承诺”。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澳两国护士角色和角色功能在临床上的差异性。结果 根据ELSEVIER出版的基础护理专著,比较中澳两国护理角色在“照顾者”、“教育者”、“交流者”、“管理者”、“社区角色”五个方面的临床功能。结论 我国护理角色的层面专注在医院的“疾病”视角上,而澳洲护士角色功能体现了医院社区连续性的对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健康维护”,并且更全面的发挥出临床护理角色的整体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切医务人员共有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医疗护理道德要求。产科由于其服务对象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医护人员的每项工作,均维系着两条生命的安危,因此产科医护人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业务技能之外,高尚的道德修养更是必备而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中,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致病菌的重要媒介之一,尤其表现在与病人接触频繁、每日进行常规输液和注射等工作的护理人员。因此,医护人员手消毒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外对洗手消毒液研究较多,并已有商品出售,而国内尚少。本文对北京生产的“速干性手洁净剂”和两种临床上常用的消毒剂用于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同时对医护人员手部带菌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鄂西北地区三家有代表性的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权利意识及权利保障状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医护人员主体权利意识较高,但社会和医院对医护人员的权益保障有待加强,尤其是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职业健康、工作时间、法定休假、参与医院管理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情况还存在一定问题,建议从立法、社会保障、舆论导向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权益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校班级思政委员的设置不仅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也有利于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高校班级思政委员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生力量,兼具思政教师教学的“小助手”、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小帮手”、班级日常思政工作的“小能手”三重角色。推进思政委员角色实现需要树立思政委员的角色意识、培养思政委员的角色素养、推进思政委员的角色实践。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无偿献血已成时尚。由于献血者各自的心理活动不同,献血行为表现也不同,常会出现一些献血反应,而影响献血的顺利进行。因此,医护人员掌握心理学知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既能促进献血工作顺利进行又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心理学知识在献血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7.
272名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影响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状况的因素。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量表 (OSI -R) ,整群抽样调查北京市某二级甲等医院门诊及病房医生和护士共 2 99名。结果 不同性别医生之间除了心理紧张反应得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外 ,其余各项得分均无差异 ;医生与护士在任务过重、角色界限不清和责任感 3项得分及修养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不同受教育程度医护人员在职业任务、角色界限、责任感和修养的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不同年龄者在业务技术和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及躯体紧张反应和理性处事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门诊医护人员与病房医护人员在个人紧张及个人应变能力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医护人员的职务、受教育程度、年龄、工作地点等与职业紧张有很大关系 ,应该加强对紧张反应强烈的医护人员的防护 ,减少由于紧张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期非典疫情的发生,考验了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危机”应对与处理能力,对卫生系统的“平”与“战”的结合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在治疗SARS的过程中,成为流行疫情的高危人群现象,对医院的传统管理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我们应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反思  相似文献   

19.
首因效应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工作的实践一再表明,患者因为安全需要遭到威胁,顺乎自然的产生心理自卫,尤其刚入院治疗的患者思想格外敏感,他们多虑又多疑 ,往往将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误解为某种暗示,并由此演绎推理,甚而推导出极为荒诞的结论.在这种场合,护士与患者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担任生命卫士;另一个便是生命庇护的寻求者.因此,通过护患之间的感情交流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确实是护理人员不容忽视的责任,而首因效应对于形成什么样的护患关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为实现心理护理起到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北京流行时,医护人员面对的不仅仅是呼吸机的匮乏和呼吸科专业人员的严重不足,更多的还有初期救治这种疾病经验不足所产生的本能的疑虑。记得香港一篇关于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报告中提到“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地改善重症“非典”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是有可能增加医护人员的感染几率。这一观点多少加重了医护人员使用呼吸机的顾虑。 而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的医护人员,凭借恪尽职守的职业本分和高超的专业技术以及精良的专业装备,从4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