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血小板输注被认为是对致死性出血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标准方法。关于血小板输注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缺乏,各医院间实际情况变化较大。目的:对5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血小板输注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出现活动性出血所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归为治疗性输注,在没有出血表现的情况下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定义为预防性输注。根据24h血小板回收率和出血改善情况来评价不同血小板输注性质、自体或异基因移植类型等因素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预防性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63.6%和55.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和平均血小板升高值分别为60.9%和26.8×109L-1。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间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的疗效无差别。回归分析中,凝血功能异常被认为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背景:血小板输注被认为是对致死性出血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标准方法。关于血小板输注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缺乏,各医院间实际情况变化较大。目的:对5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血小板输注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出现活动性出血所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归为治疗性输注,在没有出血表现的情况下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定义为预防性输注。根据24h血小板回收率和出血改善情况来评价不同血小板输注性质、自体或异基因移植类型等因素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预防性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63.6%和55.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和平均血小板升高值分别为60.9%和26.8×109L-1。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间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的疗效无差别。回归分析中,凝血功能异常被认为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同种免疫性抗体阳性患者术后血小板的输注情况。方法1)检测HSCT术前和术后HLA抗体、血小板特异性(HPA)抗体。2)移植术后采用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试验(CDC)配合血小板输注,观察输注后患者的血小板增加修正值(CCI)。结果1)术前HLA抗体阳性9名,强度为22%-72%,HPA抗体阳性1名;术后HLA抗体阳性8名,强度为15%-45%,HPA抗体阴性9名;2)输注术后血清CDC配合血小板9名,其中4名达到血小板有效输注;5名血小板无效输注;3)5名无效输注患者输注术前和术后血清CDC配合血小板,其中4名达到血小板有效输注,与其输注术前血清CDC配合血小板CCI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名术前HPA抗体阳性患者仍为血小板无效输注。结论HSCT前应监测患者HLA和HPA抗体及其强度,术前保存HLA抗体强度较高血清,有助于术后筛选有效的血小板供者。  相似文献   

4.
总结40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rn cell transplant,HSCT)患在造血干细胞输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认为在造血干细胞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过敏反应及脂肪栓塞的发生,使用不带滤网的输血器;准确记录输入造血干细胞的量,严格遵守造血干细胞解冻的规章制度,是造血干细胞有效输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血小板的输注量进行分析.方法 对27例血液病进行同胞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联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分析ABO血型、血小板恢复时间、血液辐照与血小板输注的关系.结果 移植后ABO血型不合者在血小板恢复时间和血小板输注量上与血型相合者无显著性差异.辐射照射对血小板输注量无显著性的影响.结论 ABO血型不合不会影响移植后的血小板的恢复.辐射照射对血小板的输注量也无显著性的影响,但可以避免输血引起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情况,并对其血小板使用方式进行评价。方法收集了2008—2009年6月的991名患者的1 997例次输注数据,根据Plt和出血表现等因素将血小板输注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当输注前Plt>10×109/L时对原因进行鉴别纪录。结果有66.8%的血小板输注是在输注前Plt>10×109/L。根据治疗的不同,输注前平均Plt分别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4.6×109/L;血液病和肿瘤15.6×109/L;心血管疾病93.5×109/L;其他38.3×109/L。不同组别输注前Plt>10×109/L的输注占该组输注比例分别为:HSCT39.0%;血液病和肿瘤62.3%;心血管疾病97.6%;其他72.9%。总输注中Plt平均提高14.6×109/L。结论大多数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前Plt>10×109/L,>1/3的患者其输注前Plt>20×109/L。提示合理的血小板输注指导以及血小板使用中进行性监测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卢好  林妙娴 《护理学报》2001,8(1):24-26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如何使脐血造血干细胞顺利输注人病人体内是移植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脐血输注的护理尤为重要。笔阐述9例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脐血输注前输注时的护理,脐血输注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3个部分的护理经验。9例患均成功进行了脐血输注。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骨髓腔内(IBM)或静脉(Ⅳ)等不同途径输注小鼠造血干细胞后在受体内的分布特点及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将C57BL/6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FNPB)单个核细胞(MNC)移植经亚致死量^60Coγ射线辐照的BALB/c鼠。受鼠随机分为6组:单侧IBM组;双侧IBM组;Ⅳ组;双侧IBM+Ⅳ组;照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用组织冰冻切片和流式细胞术动态了解CFSE标记的FNPBMNC在受体内的分布变化,观察移植后受鼠生存状况、植入水平、造血恢复及GVHD情况。结果显示:IBM注射的供体FNPBMNC主要积聚于注射侧骨髓腔内,少量FNPBMNC可经血循环二次归巢,肺部滞留很少。单/双侧IBM组输注的FNPBMNC总数无明显差异,但经双侧IBM输入FN—PBMNC渗漏至外周血或其它组织器官的比例更少;IBM各组造血重建速度均优于Ⅳ组,尤以双侧IBM组最快,其外周血象和造血干祖细胞集落产率在移植后第21天已接近正常水平,单侧IBM组、双侧IBM+Ⅳ组次之;IBM组各时点植入水平均明显高于Ⅳ组,双侧IBM组注射侧胫骨植入水平与单侧IBM组无明显差异,二次移植中双侧IBM组的植入水平明显高于Ⅳ组;IBM移植组90天存活率≥80%,Ⅳ组仅为50%。结论:双侧IBM有利于更多造血干细胞归巢,促进植入和造血重建,提高IBM途径移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判断乃基于血小板计数、细致的常规临床评价和当地采用的标准。对于预测血小板计数何时恢复将为血小板输注提供更充分的依据。网状血小板增加提示血小板计数恢复。本文报道一新的快速自动化方法测定网状血小板-未成熟血小板(IPF),以及其临床实用价值。采用Sysmex XE-2100网织红细胞通道核酸特异性染料,以流式细胞仪检测IPF。  相似文献   

11.
背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经常需要血液制品输注支持,而患者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的需求差异非常大,这主要依赖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类型和患者本身的疾病性质。目的:评价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输血的需求和数量。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4-01/2010-0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资料,包括移植的适应证、移植的类型、CD34+细胞的数量、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数量、费用、脱离输注时间以及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红细胞输注的阈值是血红蛋白计数为70g/L,而血小板的输注阈值是计数为20×109L-1。研究分析了患者移植期间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的需求、输注量、输血费用,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与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中有14例(93%)患者,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中有35例(90%)患者显示了造血细胞植入和脱离输注证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取得脱离红细胞输注天数为14.6d,明显短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比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红细胞输注单位明显减少;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的红细胞输注费用明显高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输血花费昂贵,但却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需要更多的输血支持。脱离输注时间有望成为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背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经常需要血液制品输注支持,而患者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的需求差异非常大,这主要依赖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类型和患者本身的疾病性质。目的:评价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输血的需求和数量。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4-01/2010-0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资料,包括移植的适应证、移植的类型、CD34+细胞的数量、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数量、费用、脱离输注时间以及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红细胞输注的阈值是血红蛋白计数为70g/L,而血小板的输注阈值是计数为20×109L-1。研究分析了患者移植期间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的需求、输注量、输血费用,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与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中有14例(93%)患者,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中有35例(90%)患者显示了造血细胞植入和脱离输注证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取得脱离红细胞输注天数为14.6d,明显短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比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红细胞输注单位明显减少;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的红细胞输注费用明显高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输血花费昂贵,但却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需要更多的输血支持。脱离输注时间有望成为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曹秀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87-1488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1].与干细胞的来源相比,供者来源更加广泛,几乎能为100%的患者找到供者,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供者来源问题.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本低,由于亲情关系的存在供者的依从性会更好.单倍体造血于细胞移植中骨髓的输注是骨髓移植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的骨髓移植的成败.我科对10例白血病患儿行骨髓移植均获成功,现将移植过程中骨髓输注的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血小板输注在血液与肿瘤的支持治疗中应用广泛,然而大量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或既往大量输血的患者中约50%以上产生血小板同种免疫,引起血小板无效输注,给予HLA-Ⅰ类半相合/相合血小板输注,是改善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有效方法.笔者曾给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患者输注HLA-Ⅰ类半相合/相合血小板,明显增强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能合成IL 6、IL 11、SCF、flt 3配体等多种正性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具有维持长期培养启始细胞 (LTC IC)增殖的能力 ,促进CD3 4+细胞分化[1 3 ] ,提示MSC具有支持造血和促进造血恢复的作用。为此 ,我们观察了MSC输注对小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后造血恢复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 ,6周龄 ,雌、雄各半 ,用以制备MSC ;10~ 12周龄昆明种小鼠 ,体重 (2 0± 2 )g ,雌、雄各半 ,为移植用的供体和受体。均购自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2 试剂 G CSF(特尔…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造血微环境的影响。选择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5名患者为研究组,单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0名患者为对照组,抽取35名患者移植后不同时期骨髓标本47份,进行MSC培养,观察MSC能达到原代融合的例数及其融合时间;从移植前开始抽取患者外周血以检测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水平;每隔4天留取患者外周血浆标本,用ELISA检测SDF-1α、TPO及IL-11的浓度,观察两组之间浓度动态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组MSC体外原代融合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27.3%)(p0.01),且两组原代融合时间分别为27.13±4.41天与36.09±11.84天(p0.05)。回输组SDF-1α浓度在移植第8天达最高峰(2975.19±681.56pg/ml),较移植前(2403.70±522.39pg/ml)升高(p0.05),对照组SDF-1α浓度在移植后第16天达最大值(2280.60±701.25pg/ml),较移植前(2701.46±483.21pg/ml)减少(p0.05)。从移植后第16天至第28天,研究组TPO和IL-11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改善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微环境的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HSCT)后d3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uTPO)对移植后患者血小板重建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根据PBHSCT后d3是否使用rHuTPO的情况,将2011年在本科接受PBHSCT的40名患者分为rHuTPO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中接受3种不同移植物来源(自体造血干细胞、HLA异基因相合造血干细胞和HLA单体型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患者移植后血小板重建、输注血小板次数等相关指标。结果 HLA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中,rHuTPO治疗组(n=4)和对照组(n=6)患者移植后Plt升至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9.33±4.03)d,(23.75±8.78)d,血小板输注次数中位数分别为5.5次、11.5次(P0.05)。HLA异基因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中,rHuTPO治疗组(n=8)和对照组(n=10)患者移植后Plt升至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4.50±4.22)d,(16.13±6.58)d,血小板输注次数中位数分别为3.0次、4.0次(P0.05)。在HLA单体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中,rHuTPO治疗组(n=8)和对照组(n=4)患者移植后Plt升至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6.50±7.14)d、(23.63±5.50)d(P0.05),Plt升至50×109/L的时间分别为(20.25±7.23)d、(31.75±5.23)d(P0.05),血小板输注次数中位数分别为3.0次、12.5次(P0.05)。结论 HLA异基因单体型相合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d3应用rHuTPO有助于移植患者血小板较快生成并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  相似文献   

18.
刘纯霞 《护理学报》2002,9(3):11-11
脐血造血干细胞输注是脐血移植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 ,储存于脐血库的脐血造血干细胞需加入 10 %二甲基亚砜做为冷冻保护剂 ,据文献报道 :二甲基亚砜对造血干细胞有极大的损伤 ,在 4℃情况下 ,体外放置 5min ,造血干细胞损失15 % ,放置 30min ,则可造成干细胞损失 75 % ,为确保患儿输入高质量冷冻保存的造血干细胞 ,减少干细胞的损失 ,我们对传统的输注方法进行了改进 ,经临床实践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输注方法在无滤网输液器与中心静脉导管之间并联 2只三通开关 ,其侧孔分别连接 2 0ml与 5 0ml注射器各 1支 ,常规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9.
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的依从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的依从性,并探讨血小板输注在更高阈值中使用的原因。方法:本研究调查了230例患者438次临床血小板输注事件,观察了将血小板计数10×109/L设定为阈值时的输注依从性情况,分析了血小板输注在更高阈值水平使用的原因。结果:82.2%的血小板输注严格遵循了输注阈值,96.3%的输注前血小板计数≤20×109/L。输注前血小板计数>20×109/L,其非依从性原因通常为出血。结论:绝大多数血小板输注严格遵循了血小板计数为10×109/L的输注阈值,在危险因素存在的情况下,输注阈值则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20.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的过继免疫治疗主要用于防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其治疗反应不一,而不断出现的新策略提高了DLI临床疗效.本文就DLI治疗策略、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新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