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股骨头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1、建立兔髋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16只,对照组8只,实验组8只;2、取兔髂骨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软骨样细胞并进行细父胞标记;3、与生物材料混合后植入体内修复兔股骨头关节软骨缺损,8周后观察修复效果;结果 8周后大体标本显示关节软骨缺损为白色软骨样组织填充,组织切片显示缺损处有新生软骨形成,阿新兰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有GAG和Ⅱ型胶原强阳性表达;结论经诱导分化后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生物材料移植可用于修复兔股骨头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经鹿茸多肽诱导的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原膜支架(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抽取兔骨髓液经体外分离、培养获得兔MSCs.选用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以未经诱导的自体MSCs-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B组以经TGF-β1诱导后的自体MSCs-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C组以经鹿茸多肽诱导后的自体MSCs-MCMG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分别于术后2、4、8周取材,行HE、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显示术后8周,C组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无论从大体标本观察或是组织学检查都与B组的修复效果相当,而且C组与B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A组.说明经鹿茸多肽诱导的兔自体MSCs-MCMG复合物移植可提高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3.
补肾活血汤结合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一步验证补肾活血汤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体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影响,评价修复效果。方法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密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体外增殖后,复合于改建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载体上,植入到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并以中药补肾活血汤灌胃为复合组,并设立单纯中药组、单纯干细胞复合体组、空白组为对照组。4、8、12周后分别对修复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检查。进行Wakitani评分,观察其体内修复关节缺损效果。结果术后12周,复合组的缺损由透明软骨样组织充填,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基本修复,修复的软骨组织在组织形态学上优于其他各组。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能修复家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中药补肾活血汤能促进软骨的修复,且提高了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止痛胶囊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凝胶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和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取第三代BMSCs制备纤维蛋白凝胶复合体。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四组:I组缺损不做任何处理;Ⅱ组缺损中植入未加细胞因子的凝胶复合体;Ⅲ组和Ⅳ组缺损种植人含细胞因子的凝胶复合体,Ⅱ组和Ⅳ组每天给予关节止痛胶囊灌胃。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后取材,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传代后BMSCs增殖速度快,易扩增可获取足够数量的细胞来修复软骨缺损。术后12周,大体观察,Ⅳ组缺损内修复组织大体形态与周围正常软骨无明显差异,没有裂隙,边界模糊,表面光滑,按之有韧性,几乎与周围关节面平齐,不易区分;组织学观察,Ⅳ组缺损完全由透明软骨组织填充,软骨细胞排列规则,新生软骨的厚度与正常软骨厚度基本相同。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凝胶复合体加关节止痛胶囊能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关节止痛胶囊在体内可以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促进凝胶复合体修复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5.
自体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雨润  TIAN Hua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1):2214-2218
目的 评价腺病毒介导的人转化生长因子β2(Ad-hTGF-β2)基因转染自体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复合聚乳酸(PLGA)/藻酸钙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体外培养扩增自体ADSCs,转染Ad-hTGF-β2后,种植于PLGA上,然后将细胞_支架复合物植入兔关节软骨缺损模型;缺损处植入单纯支架、缺损处不做任何处理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12及24周处死动物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并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实验组修复区可见新生的陷窝状细胞形成,与周围结合紧密.对照组见大量成纤维细胞,未见软骨样陷窝细胞形成.Ⅱ型胶原染色实验组呈阳性,对照组无明显阳性可见.结论 Ad-hTGF-β2基因转染的白体ADSCs能够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6.
bFGF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及修复软骨缺损的动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FGF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在PLGA培养生长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PLGA复合物修复软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bFGF基因转染成功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在PLGA培养生长,制备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将复合物植入软骨缺损,通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对软骨缺损模型的修复效果.结果 bFGF基闪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可以在PLGA上正常生长,并有Ⅱ型胶原的高表达,将复合物植入动物后,可以修复软骨缺损动物模型.结论 PLGA与转染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转染后的骨髓基质细胞与PLGA复合物町以修复兔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可以作为自体软骨移植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体骨-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自体骨 -骨膜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探讨骨膜间充质细胞对关节透明软骨组织全层缺损修复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以成年兔胫骨内上侧的骨 -骨膜组织作为供体 ,镶嵌式植入兔自体髌股关节之股骨滑车关节软骨等大、相同形状的全层缺损区 ,术后 4~ 2 4周分别对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自体骨 -骨膜移植组织与缺损周围组织完全愈合 ,组织学及电镜观察显示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组织。结论 自体骨 -骨膜组织移植修补关节软骨缺损可以诱导关节软骨缺损以透明软骨方式进行修复 ,这为临床应用自体骨 -骨膜组织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同种骨软骨支架治疗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探索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从实验兔的耳中央动脉采取动脉血5 mL,再通过离心方法获取PRP,用16号骨髓穿刺针从实验兔自体股骨髓腔抽取骨髓5 mL,把抽取的骨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和成骨诱导.对已获取PR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实验兔进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取同种股骨髁部骨软骨制作软骨支架,最后以制备的软骨支架为载体,将经过成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到软骨支架上,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用16号骨髓穿刺针对坏死的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术,术中将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坏死的股骨头下.实验动物共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为空白对照;B组仅进行髓芯减压;C组髓芯减压后植入经过成骨诱导培养的细胞;D组髓芯减压后植入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后在第2、4、8周各组分别处死6、6、8只,每只实验兔的股骨头行大体标本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D组治疗效果最显著,通过空骨陷窝计数发现D组与其他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通过PRP的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软骨支架材料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提供良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其向成骨细胞分化;PRP和软骨支架材料联合应用可促进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柚皮苷结合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评价修复效果。方法: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增殖,植入到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并以中药柚皮苷汤灌胃,并设立单纯柚皮苷汤组、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单纯关节缺损组、复合应用组。于第8周后对修复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8周,在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检查上,单纯柚皮苷汤组、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均取得了一定的修复效果,但是复合组的缺损修复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口服中药柚皮苷汤均能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复合应用能促进软骨的修复,且提高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10.
手法治疗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手法治疗对兔膝关节软骨浅层和深层缺损修复的效果。 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手法组和对照组。分别在24只兔双侧膝关节的股骨内侧髁造成直径2mm的浅层软骨缺损,在股骨髌面造成直径3mm的深层软骨缺损。造模4周后,手法组采取手法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分别于治疗后4、8、12周取材,对缺损区域的修复组织进行外观形态、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番红O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采用O’Driscoll软骨组织形态学评分评价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 结果:治疗后,手法组软骨浅层缺损和软骨深层缺损渐渐修复。修复组织质地稍软,表面光滑,外观与正常软骨类似,大部分区域与周围正常软骨界限模糊,与周围软骨整合良好。对照组浅层缺损虽然有部分被修复,但所修复组织与周围软骨界限清晰;深层缺损只是缺损面积略减小.未见到缺损修复,或以纤维样组织填充。HE染色显示手法组修复组织内有大量的透明软骨细胞,番红O染色显示手法组修复组织基质染色接近周围正常关节软骨,对照组无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手法组浅层缺损和深层缺损的修复组织Ⅱ型胶原染色与正常软骨相比染色正常甚至较深;对照组浅层和深层缺损的修复组织无染色,修复组织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晰。O’Driscoll评分结果显示,手法组的浅层缺损和深层缺损的评分均高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手法组无论浅层缺损还是深层缺损,各时间点O’Driscol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法治疗能有效地修复兔膝关节的浅层软骨缺损和深层软骨缺损,修复物质与透明软骨相似。  相似文献   

11.
赵辉  曹素  刘志刚 《广西医学》2016,(6):762-765
目的 探讨利用诱导干细胞技术制备软骨细胞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2只,其中3只用于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将其余白兔均分为诱导组、空白对照组及支架组(每组3只).建立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后,空白对照组关节软骨缺损区不作任何处理,支架组只将25%可注射型支架材料Pluronic F-127注入软骨缺损区,诱导组将25%可注射型支架材料Pluronic F-127注射到最佳诱导分化的BMMSC中,再将细胞注入软骨缺损区.干预后15 d,对各组动物关节软骨缺损部位进行大体观察与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 定向诱导14 d后,BMMSC由梭形变为多边形,形成软骨样结节.建模后3组实验动物膝关节活动正常,诱导组术后8周关节缺损处完全填充,修复组织表面平整,软骨下区形成新骨;其他两组缺损持续存在,粉红色组织填充底部.诱导组术后4周、8周的组织学评分分别为(6.44±1.11)分和(6.27±1.09)分,均明显低于支架组的(10.41±1.34)分和(9.87±1.23)分(P<0.05),也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1.09±1.34)分和(9.89±1.33)分(P<0.05).结论 诱导干细胞技术制备的软骨细胞在体外增生分化效果好,而应用于治疗关节软骨损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12.
自体骨—骨膜转移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自体骨-骨膜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探讨骨膜间充质细胞对关节透明软骨组织全层缺损修复的作用与机制。方法:以成年兔胫骨内上侧的骨-骨膜组织作为供体,镶嵌式植入兔自体髌股关节之股骨滑车关节软骨等大、相同形状的全层缺损区,术后4-24周分别对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结果:自体骨-骨膜移植组织与缺损周围组织完全愈合,组织学及电镜观察显示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组织。结论:自体骨-骨膜组织移植修补关节软骨缺损可以诱导关节软骨缺损以透明软骨方式进行修复,这为临床应用自体骨-骨膜组织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凝胶材料复合物对兔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修复。方法35只(70个关节)青紫蓝兔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A组(n=20):纤维蛋白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民因子-β1;对照组B组(n=20):纤维蛋白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CgH(n=20):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空白对照组D组(n=10):单纯钻孔。自大转子处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并行体外培养扩增,依分组将复合物分别填充到软骨缺损处,12周后取标本,进行大体及HE染色组织学观察,行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修复组织的性质,并行改良Pineda法半定量评分后统计学处理。结果12周后见:实验组缺损由类透明软骨或透明软骨修复,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甲苯胺蓝异染性明显,修复面较平整光滑;而对照组则以纤维软骨及纤维组织修复,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阴性。改良Pineda法半定量组织学评分实验组总分平均为6.50,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水凝胶材料复合物移植到兔关节软骨缺损处,能够生成透明软骨而修复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
秦骥  蔡道章  卓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5):508-510,F0003
目的:探讨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组织相容性及利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立体培养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的效果.方法:在24只4~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股骨粗隆、胫骨下端进行骨穿,获取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三代后获取足够细胞数量,制成108/ml细胞悬液,植入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立体培养,2周后移植到直径 3.5 mm 的软骨缺损面上,于1、2、3个月处死动物检查.结果:骨髓基质细胞与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有良好的组织相溶性,形成自体组织工程软骨能完成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第1个月修复组织具备纤维软骨特征,第2个月具备透明软骨特征,第3个月修复组织具备透明软骨的生物学特性.结论:细胞载体Ⅰ型胶原海绵与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的组织工程软骨,能完成关节软骨的修复,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生物材料上,再种植到兔体内,进一步诱导成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的可行性,并观察此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65377;【方法】 相分离法制作PLGA,复合Ⅱ型胶原和成软骨生长因子bFGF,TGF-β1&#65377;将P3代的BMSCs种植到复合材料上&#65377;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65380;对照组&#65380;空白组,分别于肌袋内植入BMSCs/复合生长因子和胶原的PLGA&#65380;复合生长因子和胶原的PLGA&#65380;复合胶原的PLGA,于术后第4&#65380;8&#65380;12周取材观察细胞的定向分化及生长情况,包括大体观察&#65380;苏木精-伊红染色&#65380;甲苯胺蓝染色&#65380;Ⅱ型胶原染色&#65380;扫描电镜观察&#65377;16只新西兰白兔分2组,上述组织工程骨植入实验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对照组仅做缺损,12周后取材初步观察修复情况&#65377;【结果】 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材料有类软骨样组织生长,而对照组和空白组则仅见纤维组织生长&#65377;各种染色及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复合物内可见多的成软骨细胞及少量的破骨细胞&#65377;实验组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染色为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均为阴性&#65377;大体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得到修复,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表面关节软骨形成,与周围正常软骨形成连接&#65377;【结论】 胶原修饰的PLGA生物材料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BMSCs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生物材料上在兔体内可诱导成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组织,并初步证实有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65377;  相似文献   

16.
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猪耳廓的脱细胞软骨基质(Extracellular Cartilage Matrix ECM)复合自体软骨细胞对兔膝关节软骨5mm的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3组,均制备股骨下端滑车处直径为5mm、深4mm的软骨缺损。实验组(A组):用自制ECM复合自体培养的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实验组(B组):单纯自制ECM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于4、8、12、24周后分别与空白对照组(C组)相比较,通过大体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检查、胶原含量的测定,观察EcM修复软骨缺损的能力。结果第12、24周时,A组修复效果最好,修复组织填充于软骨缺损处,与正常组织连接紧密,分界较为平滑;B组修复效果次之;C组最差,各阶段缺损少量的新生软骨,修复组织多为纤维组织。结论自制的ECM与自体软骨细胞复合具有较强的软骨生成能力,可作为异体软骨移植的一种替代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观察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分化效果。方法:纯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含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诱导液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MTT测定诱导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诱导后的细胞移植于白兔膝关节内,X线摄片观察软骨修复形成情况。结果:诱导液可有效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所需的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明显升高,移植后效果明显。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后移植修复关节软骨是有效的。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成为软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观察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OATS)修复软骨缺损术后12周的修复软骨与正常关节软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在8只新西兰兔右膝股骨滑车造成骨软骨缺损,取滑车临近部位相同直径和厚度的骨软骨柱修复缺损,左膝作为正常对照.12周时取修复软骨和左膝对应部位正常软骨,分别行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 两组软骨的大体观察和光镜下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别,但透射电镜发现超微结构存在差异.结论 OATS修复软骨保留了透明软骨的形态学特征,其近期修复效果比较满意,但中远期修复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员的修复方法,方法;取家兔15只,双侧髌股关节股前关节面造4mm×7mm全层软骨缺损伤物模型,将经二步冷冻法保存的胎兔骨膜转移于缺损处,并用自体骨膜移植作对照,术后肢体不作外固定,16周后取材,经组织学观察。结果:经冷冻保存的胎兔颅骨膜移植后能形成透明样软骨,与自体骨膜移植修复软骨缺损差异无显性(P〉0.05),为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组织工程的方法 ,将新生关节软骨细胞先在高分子聚乳酸材料上进行体外培养 ,然后移植于关节软骨缺损处 ,以达到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目的。方法 取新生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于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支架上。将 16只兔的 32个膝关节股骨髁处人工造成一 4m m× 6 m m大小缺损 ,并随机分为二组。 组 10只兔 ,2 0个关节缺损 ,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修复。 组 6只兔 ,左膝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体修复 ,表面覆盖单层软骨细胞 ;右膝仅用高分子聚乳酸材料修复。术后分别于 4、8、12、2 4周取标本进行大体、光镜、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结果评估。结果 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体能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且为透明软骨。新生软骨组织胶原定型为 型胶原。结论 用软骨细胞 -高分子聚乳酸移植体移植 ,关节软骨缺损能获得透明软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