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68例产褥期妇女阴道pH值检测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育龄妇女受卵巢内分泌激素的影响,阴道内环境呈现周期性变化。阴道pH值多在3.8—4.5之间。适宜正常微生物群的协调生长而不致病,但是,当机体免疫力下降,妊娠、分娩、手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异常阴道流血时,却可使阴道pH值发生变化。为了解产后妇女阴道pH值的情况,探讨影响阴道内环境的因素与阴道pH值的关系。我们对产褥期妇女的阴道粘液进行了酸碱度测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新颜  陈敏枝  蒋敏  刘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588-2591
目的:探讨产后6周妇女阴道菌群分布情况,研究微生物制剂(阴道乳杆菌胶囊)对恢复产后妇女阴道内环境,预防生殖道感染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 453例产后6周妇女阴道分泌物,采用革兰氏染色法检查,进行Nugent评分,了解产后6周妇女阴道内环境状态及乳酸杆菌和条件致病菌分布情况。结果:11 453例产后6周妇女Nugent评分正常5 216例,临界5 342例,细菌性阴道病535例,阴道假丝酵母菌339例和滴虫21例。11 453例产后6周妇女有6 237例发生阴道炎症,疾病构成比以非特异性阴道炎为主5 342例,特异性阴道炎较为少见。所有产后6周妇女阴道pH值均为5.0以上。在所有涂片中,被认为在维持正常阴道微生态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的乳杆菌数量和比例明显不足。300例产后6周阴道分泌物正常妇女阴道内放置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观察1年,结果显示研究组阴道pH明显降低,接近正常女性阴道pH水平(P<0.05);且阴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多(P<0.05);同时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阴道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6周妇女阴道炎症以非特异性阴道炎为主,细菌性阴道病、真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较少见。乳杆菌胶囊作为生态治疗的活菌制剂,既能预防阴道感染,又无不良反应,还可以减少产后妇女阴道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韦秋华  曾萼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5071-5072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以阴道内加德纳菌等多种微生物增加为主引起的一种妇女常见病,其主要原因是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取代了正常阴道的乳酸杆菌,使阴道pH值上升,导致阴道微生态空间失调而引起女性阴道感染的一种疾病〔1〕。有关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由于以往对其  相似文献   

4.
妊娠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佳聪  任慕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35-4538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妇女的阴道微生态状况及影响阴道微生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健康妊娠期妇女91例,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阴道分泌物和脱落细胞,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结果:不同孕期妊娠妇女之间阴道pH值、乳酸杆菌优势率、致密核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期健康妇女阴道pH值与阴道上皮细胞致密核指数(KI)负相关,与乳酸杆菌优势率负相关;与阴道pH值相关的因素有年龄、产次、既往阴道炎病史及性伴侣文化程度;与阴道乳酸杆菌优势率有关的因素有年龄、产次及性伴侣文化程度;16例无阴道自觉症状、阴道清洁度正常的"健康"妊娠期妇女,微生态评价处于失调状态。结论:不同妊娠期健康妇女脱落细胞致密核指数、乳酸杆菌优势率、阴道pH值无明显差异;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有年龄、产次、既往阴道炎病史及性伴侣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郝天 《家庭医生》2012,(10):49-49
阴道本身有自净作用正常阴道内有多种细菌存在,阴道与这些菌群之间形成一个生态平衡系统,对维持阴道生态平衡,雌激素、乳酸杆菌及阴道pH值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洪波 《药物与人》2014,(10):379-380
细菌性阴道病是目前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之一,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主要由厌氧菌引起。其发病可能与多个性伴侣、频繁性交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有关。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细菌性阴道病为阴道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是一种因阴道需氧菌中的加特纳杆菌、厌氧菌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后,阴道内生态平衡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是最常见于育龄妇女下生殖道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患数远高于阴道滴虫和真菌感染,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细菌性阴道病曾有许多名称,直到1984年在瑞典召开的专题国际学术会议上,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BV)。正常妇女的阴道内存在许多细菌,其中包括有氧条件下生长的需氧菌,有氧元氧条件下均能生长的兼状厌氧菌及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厌氧菌,而其中乳酸杆菌是主要的菌群,它可保证阴道内环境的卫生。成年女性阴道内呈弱酸性,pH值约为4.5所以,阴道内存在一定量的细菌是正常的,从医学角度讲,这些细菌为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不致病,不会引起阴道细菌感染。一旦这种正常环境遭到破坏,即引发该病的发生。50%的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搔痒或烧灼感。白带呈灰白色、均质、稀薄,也有部分感染者可无症状。  相似文献   

7.
杜普 《医药与保健》2007,15(10):8-8
据统计.绝经后有30%的妇女会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其原因是.绝经后体内性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引起阴道内pH值上升.阴道黏膜萎缩变薄,皱襞消失;且阴道内的弹性组织减少,使阴道口豁开,阴道壁膨出.这些都会使阴道黏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造成感染细菌。因此,女性在生活中要注意自我护理,讲究卫生,注意以下事项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老年患者的阴道菌群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98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老年患者设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98例HPV阴性的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内环境和阴道内乳酸杆菌种类,分析微生物群落构成。结果两组患者的阴道清洁度、pH值、菌群、阴道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老年患者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pH值4.5、菌群Ⅲ度、有阴道炎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高危型HPV老年患者阴道内微生物群落种类较多,以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主,对照组阴道内微生物群落86.38%为厚壁菌门(P0.05);高危型HPV老年患者阴道内惰性乳酸杆菌、卷曲乳酸杆菌和加氏乳酸杆菌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清洁度、pH值、菌群、阴道炎与高危型HPV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患者阴道菌群失衡,惰性乳酸杆菌、卷曲乳酸杆菌和加氏乳酸杆菌减少。  相似文献   

9.
孕妇与非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有何不同念珠菌性阴道炎(俗称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性器官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孕妇更容易感染。据研究,非孕妇阴道内念珠菌带菌率为10%~15%,而妇女妊娠后带菌率可上升至20%~30%。孕妇阴道念珠菌带菌率之所以增加,与阴道处于高浓度雌激素环境,阴道上皮细胞内所含糖原浓度上升,阴道内酸碱度下降,阴道内正常细菌减少有关。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属于真菌的念珠菌繁殖。有趣的是,孕妇分娩后阴道环境向完全相反方向变化,阴道念珠菌带菌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黄敏  李小毛  王焕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39-1840
目的:了解产后妇女阴道内菌群分布及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用革兰氏染色法检查产后妇女阴道分泌物,并进行Nugent评分。结果:274例产后妇女阴道分泌物未发现假丝酵母菌和滴虫;Nugent评分正常(0~3分)12例(4.38%),临界(4~6分)161例(58.76%),细菌性阴道病(BV)(7~10分)101例(36.86%)。结论:产后妇女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和滴虫感染较少见;产后妇女阴道微生态屏障脆弱,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1.
阴道微生态系统是由于正常女性阴道内寄居着大量微生物,在阴道内生长繁殖并相互制约构成的[1],随阴道内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妊娠期女性由于雌、孕激素的升高,阴道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使得许多妊娠期女性深受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WHO)[2]。  相似文献   

12.
韩秋菊  刘建国 《职业与健康》2006,22(21):1799-1801
目的了解大同市铁路系统职业女性白带的微生态状况。方法对3 576名职业女性按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分组,并对其白带的pH值、乳酸杆菌、细菌、霉菌、滴虫进行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带pH>4.5的比率、乳酸杆菌阴性的比率增加,育龄期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i vagin itis,BV)的检出率、霉菌的检出率高,Ⅲ度以上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淋病、细菌的检出率均高,乘务组和接毒组与其同年龄段比较,白带pH>4.5的率、乳酸杆菌的阴性率、BV检出率均高,特别是接毒组霉菌检出率明显高。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阴道内环境紊乱加重,育龄期阴道病高发,列车乘务、接触毒物对女性阴道内环境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诸暨市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诸暨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妇科就诊的诸暨市已婚妇女4813例,调查细菌性阴道病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阴道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813例诸暨市已婚妇女中发现细菌性阴道病314例,发生率6.52%。单因素分析,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年龄、文化程度、非月经期使用卫生护垫、阴道内灌洗、人工流产、避孕方式、性生活次数/周(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非月经期使用卫生护垫(OR=3.186)、阴道内灌洗(OR=5.242)以及每周性生活次数(OR=6.342),而使用避孕套为保护因素。结论诸暨市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发生较高;非月经期使用卫生护垫、阴道内灌洗以及性生活次数是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而使用避孕套降低了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孕中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治疗前后阴道pH值的变化,探讨阴道pH值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孕14~28周阴道分泌物检查确诊为VVC感染者作为感染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克霉唑阴道片和乳酸杆菌胶囊治疗,治疗前后测定阴道分泌物pH值,另选60例阴道分泌物正常的同孕龄孕妇为对照组.结果 感染组阴道pH值4.14±0.12明显高于治疗组(3.83±0.08)及对照组(3.77±0.65)阴道pH值,F=212.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克霉唑阴道片组(4.14±0.11)和乳酸杆菌组(4.15±0.12)治疗前阴道pH值均高于治疗后(3.77±0.06、3.89±0.05),t值分别为15.59和11.85,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克霉唑组治疗前后的阴道pH差值高于乳酸杆菌组,t=15.59,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H值可作为孕中期VVC辅助诊断指标,并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VVC效果优于乳酸杆菌.  相似文献   

15.
健康女性阴道中存在许多寄生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通过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阴道内存在如下菌群:乳杆菌、棒状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加德纳菌、动弯杆菌、脲原体、支原体、韦荣球菌、葡萄球菌、念珠菌等。其中许多成员具有潜在的致病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妇女体内雌激素作用于阴道上皮,而且生殖道内可以存在乳杆菌和少量其他细菌,以维持阴道正常的酸碱平衡。若乳杆菌处于优势,则可以牵制、制约、协调其他细菌的生长,保持阴道酸性环境,维持阴道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女性阴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体系,由阴道的解剖结构、微生态菌群、局部免疫及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共同组成。正常健康妇女阴道内容纳多种微生物群落,以乳杆菌占主导地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妊娠期由于雌孕激素等明显增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妇女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定期主动到医院进行妇科查体的人越来越多。随之也出现了一些妇女保健方面的误区,比如说,有些妇女认为在清洁外阴的时候应当冲洗阴道,冲掉阴道内的白带,使自己更加清洁。其实这是错误的,专家建议健康妇女最好不要进行阴道冲洗。  相似文献   

18.
妇女正常的阴道微生态是其生殖健康的重要指标,多种因素可影响阴道微生态的平衡,继之引起阴道内源性和外源性微生物入侵而发生各种阴道炎症,重者引起子宫内膜炎症至盆腔炎性疾病,并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及不孕,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临床上常见的许多妇科感染性疾患都存在明显的阴道微生态系统失衡,了解并关注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对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重大意义,治疗理念已从以往杀灭微生物转变到增加益生菌、恢复阴道正常微生态环境,进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和再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阴道乳酸杆菌的状况及相互关系,探讨氧化应激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分泌物涂片观察病原微生物类型并统计乳酸杆菌的数量;阴道分泌物制成酶检测储备液,应用试剂盒检测阴道炎分泌物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以及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维生素C(VC)的活性或含量。结果 BV在本组研究中发病率为33.5%;BV患者阴道分泌物pH值显著升高,乳酸杆菌检出率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H2O2水平升高,抗氧化物酶CAT、SOD、V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氧化应激参与并影响了BV的发病过程,通过改变阴道内环境氧化应激状况治疗BV具有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内pH值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易致阴道炎的发生。我院自2008年1~12用替勃龙治疗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3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