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中心静脉导管在急性放射病(ARS)应用中的意义;强调防止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空气栓塞的护理措施,同时对在中心静脉导管内采集某些血液标本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做了一定的探讨,建议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插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可选用多腔导管。  相似文献   

2.
全身性疾病     
#巧中心静脉导管在急性放射病中的应用与护理/李慧刀实用护理杂志一1995,11(12)一3一5 介绍了中心静脉导管在急性放射病(Al巧)应用中的意义;强调为防止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空气栓塞而采取的护理措施;同时对在中心静脉导管内采集某些血液标本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作了探讨。建议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插置中心静脉导管时可选用多腔导管。图2表2(原文摘要)#16浅谈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能否用葡萄糖能量合剂的体会/杜爱国刀实用护理杂志一1995,11(11)一15一16 针对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不能应用葡萄糖能量合剂的观点,总结了5年间用药情况,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8例消化道大出血行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操作方法、效果,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方法简单、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抢救病人争取到时间,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神经外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外周静脉和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操作时间、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经外周静脉置管组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优于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导管(CVCS)是指末端位于在的中心静脉的任何静脉导管。通过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或正中静脉进入上腔静脉;通过股静脉、大隐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无论是哪一途径置管,导管头必须位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统称为中心静脉导管。由于管口周围血流量比末稍静脉大,液体易输入,对血管壁不会造成损害,因而CVCS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因而CVCS并发症的护理是病人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危重症病人重要的营养支持手段之一,由于肠外营养往往输液量大、液体渗透压高、对外周静脉刺激大,所以需要经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输注。常规的中心静脉导管一般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导管,但在穿刺置管和输液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我科白2003年10月以来,开展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进行肠外营养,经过临床应用和观察,发现PICC适应乘广、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与普通中心静脉导管相比,在肠外营养的应用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总结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970例病人接受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前进行护患沟通,取得患的信任、合作,认真做好置管期间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本组病人置管期间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保证了导管的正常使用,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为中心静脉置管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控制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就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影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及其护理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及其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对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着重介绍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孔红武  冯莺  俞琦 《护理与康复》2008,7(3):211-212
目的 探讨间歇溶栓通管法用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24h后的再通效果。方法 对15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24h后的患者,采用尿激酶间歇溶栓通管法,并对其再通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3例在堵管后2~5d再通,2例未获再通予以原位换管,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尿激酶间歇溶栓通管法可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24h后仍可获得再通,延长了导管保留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置管是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深静脉通道,在ICU内己被广泛应用,并在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患者的抢救及各类大手术中输血、输液、静脉高营养疗法、血液动力学监测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随之产生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CVC—RBI)也日益突出。本科运用六西格玛管理,对降低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起到了较好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称为中心静脉置管。因为中心静脉穿刺导管不仅是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成为大量快速输液、输血、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及为肠外营养的最佳选择,更重要的是可直接测量中心静脉压,在危重病人监护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广泛。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已成为临床普外科尤为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解决了穿刺困难、具有能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痛苦,便于抢救和用药、解决病情危重患者在救治中建立血管通路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具有简便。  相似文献   

13.
PICC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将药物直接输注在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血管,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患者的痛苦,可取代普通中心静脉导管的输液功能。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腋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对73例经肘静脉穿刺失败的新生儿改用经腋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73例新生儿经腋静脉穿刺全部成功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论:新生儿腋静脉暴露较为清楚,可作为肘静脉暴露不佳时的备用静脉。  相似文献   

15.
中心静脉插管后静脉空气栓塞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愈来愈多的病人接受中心静脉插管,但在静脉导管破损、连接不良或插管操作不当时,空气有可能通过导管进入循环,形成静脉空气栓塞(venousairembolism,VAE),如果不立即处理,病人即可能死亡,VAE的死亡率约50%。只要100ml空气——一个14号深静脉留置针1秒钟内所能通过的空气量就可能致死[‘]。任何一个有中心静脉人口装置的病人都可能有这种潜在的致死性并发症,因此其预防和处理十分重要。IVAE的发生机理无论何时,对一个开放的中心静脉导管来说,外周的压力大于中心静脉压时,VAE就能发生。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由于胸腔…  相似文献   

16.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已经广泛应用在危重新生儿抢救治疗中,选择穿刺部位常见于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但经脐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却很少见。我科于2006年10月收治1例母亲有糖尿病史,重度窒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感染性休克的危重新生儿,于生后59h,给予经脐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18d,无并发症发生,住院33d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新生儿头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对12例经头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经头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成功率为66.67%,平均留置时间为25.6 d±12.3 d,主要的不良事件为导管末端位于颈静脉而无法送至上腔静脉。[结论]经头皮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可作为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备选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118例神经外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经外周静脉和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 ,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操作时间、并发症及留置时间。 [结果 ]经外周静脉置管组穿刺成功率高 ,穿刺操作时间短 ,并发症发生率低 ,留置时间长。 [结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优于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  相似文献   

19.
经颈外静脉行PICC“三明治”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林峰  吕红利 《护理研究》2009,23(7):1825-1826
[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方法]32例恶性肿瘤并行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病人的导管固定方法采用“三明治”固定方法(研究组),选择同期恶性肿瘤行颈外静脉1管化疗病人32例作为对照组(导管采用常规固定方法)。[结果]研究组导管固定性、导管压迫皮肤情况、颈部活动受限情况和病人的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明治”固定法明显优于传统固定法,减少了导管对皮肤的压迫,增加了病人颈部活动的自由度和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测量中心静脉压的准确性。方法选择50例经中心静脉导管测量中心静脉压患者,经主管医生评估后,将中心静脉导管改为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记录、比较两种导管测量所得的中心静脉压数值。结果两种导管测量所得的中心静脉压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可替代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中心静脉压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