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七方"、"十剂"是方剂分类的一种方法。所谓"七方",指的是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等七种组织不同的方剂;所谓"十剂"指的是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七方"之说,始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其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又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金代成无己的《伤寒药方明理论·序》中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明确  相似文献   

2.
七方十剂     
祖国医学方剂,据典籍所载已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再加上病有万变,药有千百种,假如一病一方,则支离破碎,毫无法度准绳,古代先贤用执简驭繁的方法,订出:大、小、缓、急、奇、偶、复之“七方”和宣、通、补、泄、燥、湿、滑、濇、轻、重之“十剂”,做为后世处方的法规。兹就个人学习体会,简介如下:一“七方”、“十剂”的原流及其演变“七方”肇始于黄帝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所至,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小,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  相似文献   

3.
《素问·标本病传论》曰:“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对于该条文,历代医家有如下注释: 王冰曰:“本而标之,谓有先病复有后病也。以其有余,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也。标而本之,谓先发轻微缓者,后发重大急者,以其不足,故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也。”  相似文献   

4.
浅谈“仙方活命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仙方活命饮”为中医外科常用方剂,历代医家都给予较高的评价。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列为肿疡主治第一方,称为外科之首方。“仙方活命饮”首见于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用于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其适应证,医宗金鉴曰“一切痈疽,不论阴阳疮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近人则普遍认定为“主治疮疡肿毒初起,红肿热痛属于阳证者”《中医方剂学讲义》。  相似文献   

5.
自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之说后,后世便约之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之制,其中君臣佐使之义显然.但后世医家对七方的价值迨无定论,而任应秋氏认为:远不如徐之才"十剂"切合实用.我们认为,七方的界定对方剂配伍的指导意义确实不大,而最切合实际又有实用价值的,莫过气味配伍理论.  相似文献   

6.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云:“精气夺则虚”。精,元阴也;气,元阳也,元阴元阳俱藏于肾,故肾为五脏之本、生命之根。肾虚则五脏俱衰。本元有亏,百病丛生,故王执中曰:“肾虚生百病”。诚若是,故本文以论十病治肾为例,以明治病要重肾之理。一、伤寒治肾论论曰:“伤寒有大实大虚者,有微实微虚者,有虚多实少者,有实多虚少者,此四  相似文献   

7.
“本而标之,标而本之”解陈大为(文献专业1991年级250014)关键词素问;标本;文献研究《素问·标本病传论》曰:“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五版教材注解“本而标之:即先治其本,而后治其标...  相似文献   

8.
<正> 《素问·至真要大论》在阐述制方法则时曾说:“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历代注家看法颇不一致,现将个人的粗浅认识奉献给同道及师者,以供商讨,并求得指正。 (一)奇方与偶方的含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许多注家只从方剂的药味数上划分奇偶,而忽略了方剂的配伍  相似文献   

9.
急则治其标浅析刘家义(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济南250014)关键词:治标;治则;辨证论治中图法分类号:R242标本之治,取决于病之缓急。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病情稳定,当以治本为法,即所谓“缓则治其本”;病情危急之际,应以治标为要,即所谓“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以平为期”的理论基础和运用原则,从而揭示出“平衡论”这一中医理论总纲。 “以平为期”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岁主脏害,何谓?歧伯曰: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帝曰:善。平气如何?歧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RRI的思路和方法 重辨证,识标本缓急:“治病求本”是指导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根本法则,因此,审证之要首要辨其标本,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根据RRI以正气不足,免疫低下,反复外感为表现的临床特点,中医认为本病以正气亏虚为本,外邪侵袭为标,即本虚标实之证。本病在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肺、脾、肾三脏的虚损,以虚为本。根据“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此期重在调补肺、脾、肾三脏。本病在发作期则以外邪侵袭所致外感症状表现明显,以标实为急,急则治其标,兼顾其本,或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2.
<正> “本而标之”、“标而本之”,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经曰:“病发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古今对此注释可分为两种。其一:以张志聪、高士宗为代表,如高氏说:“有余者,  相似文献   

13.
“夺其食”语出《内经》 ,为治疗狂证的方法之一 ,历代注家多解释为禁食或节制饮食。但用禁食的方法来治狂证 ,与临床实际颇不符合 ,生疑求探。《素问病能论》云 :“帝曰 :病有怒狂者 ,此病安生 ?岐伯曰 :生于阳也。帝曰 :阳何以使人狂 ?岐伯曰 :阳气者 ,因暴折而难决 ,故善怒也 ,病名阳厥……。帝曰 :治之奈何 ?岐伯曰 :夺其食即已 ,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 ,夫生铁洛者 ,下气疾也。”明 张景岳《类经》注 :“怒狂者 ,多怒而狂也 ,即詈骂不避亲疏之谓。阳气宜于畅达 ,若暴有折挫 ,则志无所申 ,或事有难决 ,则阳气被郁逆而向上 ,故为怒狂。病名…  相似文献   

14.
暑温为夏季感受暑热邪毒所致 ,临床表现为初起即见壮热、烦渴、头痛 ,甚至出现昏迷、抽搐 ,直至危及生命。其特点为发病急 ,热势盛 ,变化速 ,易伤津气 ,为小儿夏季常见证候之一。暑为夏季之主气 ,乃火热所成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 :“其在天为热 ,在地为火 ,其性为暑。”所以暑温有明显的季节性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暑》言 :“暑自口鼻而入 ,”故暑当外邪 ,独见夏令 ,王孟英言 :“是暑即热也 ,寒即冷也。暑为阳气 ,寒为阴气 ,乃天地间显然易知之事 ,并无深微难测之理。”“设云暑有阴阳 ,则寒亦有阴阳矣。不知寒者水之气也 ,热者火之气…  相似文献   

15.
小方与大方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据此,金人成无己总结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七方”中小方与大方的区别在哪里?《素问》即说药味少者为小,药味多者为大...  相似文献   

16.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文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句,历代诸家注解,纷纭不一,聚讼难休。马莳注曰:“必彼之阴气得其和平,而此之阳气知所秘密,则精神乃治。”马注“秘”为“秘密”,  相似文献   

17.
《素问·标本病传论》说 :“知标本者 ,万举万当 ,不知标本 ,是谓妄行。”这足以说明弄清标本的重要。近年来 ,在中医书刊中常见这样一些提法 ,诸如“正气为本 ,邪气为标” ,“旧病为本 ,新病为标” ,以及“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等等。笔者拟对标本辨证中几种提法讨论如下。1 关于正气为本 ,邪气为标病因学认为 :所谓正气 ,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能力 ;所谓邪气 ,是指六淫、七情 ,以及饮食劳倦等一切内外致病因素 ,亦即“致病之谓邪”。疾病是正邪双方抗争的结果。在疾病过程中 ,二者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 ,这就是本 ;而另一方占次…  相似文献   

18.
先用针灸推拿点穴等作用于“穴”位急则治其标,次用中药方剂汤液等对症下“药”缓则治其本。如此药穴结合,标本兼治,是中医治疗急性病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9.
“标”、“本”是祖国医学用来分辨疾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的理论,它提示哪是疾病的本质,哪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哪是疾病的主要矛盾,哪是疾病的次要矛盾.所谓“标”即是指疾病的现象,“本”则是疾病的本质.《类经、标本论》说:“谓天地之运气,人身之疾病,变化无究,无不有标本在也.”可见标和本在疾病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在临床上,我们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治”的中医治疗原则应用于护理,对病人施以“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标本兼护”的措施,对40例病人实施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在此通过实际病例谈谈自己的肤  相似文献   

20.
耳眩暈病属中医学“眩晕”病证泛畴,类似西医学內耳病“膜迷路积水”等症。常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耳內闷胀堵塞感和呕恶为临床主要特征。结合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检查等,可确诊为本病,治疗时宜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同治的原则辨证施治。在选方用药时,根据其病证之不同,选用部分对症的西药,临床实践证明,对本病证的疗效,要比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疗效好。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85例中男62例,女23例;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