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0岁。自述2006年12月因“宫外孕”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行“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持续阳性,期间曾行MTX药物化疗2次;2007年5月13日再次“宫外孕”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凝血块,未查见绒毛组织。术后患者尿HCG持续阳性,2007年5月28日感右下腹疼痛,遂前来我院就诊,以“宫外孕、绒毛膜癌?”收入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前壁脱垂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7月至2013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阴道前壁脱垂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30例,传统的阴道前壁修补术28例;比较两种术式的近期疗效.结果 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的手术时间为(21.50±3.80) min,术中出血量为(30.00 ±3.20)ml,术后复发率为3.33%,与传统术式的手术时间(48.50±3.50) min、术中出血量(74.00±5.60) ml、术后复发率14.29%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术式比较,“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前壁脱垂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复发率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36岁。因胆道术后 2月 ,反复胆道出血 1月入院。入院 2月前因胆道结石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 ,胆道探查术 ,术后 15 d夹“T”管 ,1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 ,伴黄疸发热 ,开放“T”管后有鲜血自“T”管引出 ,每天出血量约2 0 0~ 30 0 ml,止血药物使用无效 ,经“T”管造影未发现出血点 ,再次手术探查 ,术中胆镜报告“出血点来自左侧肝内胆管”因出血位置较深 ,未见确切出血点 ,术中以去甲肾上腺素水行胆道灌洗后出血停止 ,术后 2周再次出现胆道出血 ,症状与上次相同 ,经“T”管灌注去甲肾上腺素后可止血 ,但胆道出血反复发作 ,…  相似文献   

4.
背景 术中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核心,也是维持患者有效血容量的核心. 目的 阐述不同的液体治疗策略,以期为术中液体治疗提供指导并为新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内容 分别综述“开放性液体治疗”、“限制性液体治疗”及“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liquid treatment,GDT)”这3个输液策略的研究现状. 趋向 术中液体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寻求最适的输液策略是术中液体治疗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古印度的瑜伽术崇尚“天人合一”,夏威夷的草裙舞被誉为“打开心灵之门”。当“瑜伽术”和“草裙舞”变换成按摩于法,在美容师尽情舞蹈的指尖中,流淌出气定神闲、肤若美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复发的分子机理,同时寻找预测抑制术后复发的治疗药物。方法利用35例复发与41例未复发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寻找术后复发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与生物学通路(pathway)富集分析,寻找相关的生物学功能与通路,同时利用Connectivity Map(cmap)数据库区去预测可抑制HCC术后复发的潜在药物分子。结果发现HCC术后复发相关基因显著富集到了“黏着斑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中;同时发现了2个可能的潜在治疗药物“班布特罗”和“洛伐他汀”。结论HCC术后复发相关基因涉及到“黏着斑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通路,且“班布特罗”以及“洛伐他汀”可能作为抑制HCC术后复发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7.
下期《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的重点拟题为“腔内泌尿外科进展”。在专家论坛栏目中 ,将有多位泌尿外科专家重点介绍“腹腔镜在肾脏外科、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输尿管镜术的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手术方法”、“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现状与操作思路”、“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钬激光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术式介绍与探讨栏目将介绍“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 ;手术学研究中“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糖尿病性肾病合并髂动脉严重硬化患者的肾移植手术处理”、“经尿道…  相似文献   

8.
混合痔是现代肛门直肠疾病谱中常见的疾病,本文通过对临床实践的总结梳理,基于中医“下者举之”思想,结合现代医学解剖发现,融合中医传统术式“外剥内扎术”的优势,提出应用“高悬低切术”治疗混合痔,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腹膜外直肠后表皮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25岁,发现腹膜外肿块2年,增大2个月就诊。病人曾因骶尾部酸痛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盆腔肿块,行盆腔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盆腔良性畸胎瘤”。2年前于外院行“左卵巢囊肿剥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术中发现子宫直肠窝下方左侧腹膜后有-8cm×6cm×5cm囊性包块,未行切除。  相似文献   

10.
<正> 病人,女性,48岁,以“胆囊结石”入院,B超示:胆囊多发性结石,最大直径约14mm,后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周围组织有粘连,胆囊呈充满型结石,顺行切除胆囊,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第一天,腹腔引流管约350ml胆汁流出,遂请市级高年资医师会诊;主张再次手术,即又行胆总管探查术,并放置“T”管。术后第一天无胆汁从“T”管流出,病人出现轻度黄染,尿呈棕黄色,总胆红素19mol/L、WBC、14.8×10~9/L;急行“T”管造影,造影剂显示与胆管平行高呈滞状弥漫性影像改变,未见肝内胆管及十二指肠粘膜像,术后第2d又请省级专家会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见“T”管置于胆总管右外上方肝十二指肠韧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导航”技术在下颌角截骨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并总结近3年来,在“CT导航”下对46例施行下颌角截骨成形术,术前对患者头颈部行薄层CT扫描,将数据输入“CT导航”系统,术中在“CT导航”系统引导下行下颌角截骨成形术.结果 全部患者整形效果及安全性良好,术中解剖定位准确,截骨操作简便,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结论 采用“CT导航”技术不仅可精确判定重要血管、神经所在位置,避免术中误伤,提高手术安全性;而且可以从三维立体角度确定截骨的位置及骨量,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的风险,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及对医者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2.
全国名中医凌昌全教授提出“癌毒盛衰”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特异病机。转移前微环境(premetastatic niche,PMN)指在肿瘤转移的超早期,在潜在转移靶器官中形成的有利于肿瘤细胞定植的微环境。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发生过程中,PMN形成和“癌毒盛衰”病机理论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本文试图从PMN形成的三大要素——“细胞外基质重塑微环境”“免疫抑制微环境”“微血管重塑微环境”的角度,探讨在肝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癌毒盛衰”病机的现代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48岁,于1995年3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遂于当地医院行CT、MRT检查,均提示“肝海绵状血管瘤”。5月在该院行肝动脉栓塞化疗。7月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呈结节样变,肿瘤质地较软、界限不清,切除困难,考虑为“血管瘤”,仅行肝动脉结扎,术后恢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年第3期刊登了“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2年版)[1]一文(以下简称为“专家共识”)。“专家共识”中,针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分别进行分析和阐述。但“专家共识”中对地塞米松的部分描述值得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制“卜”型带负压吸引通道连接可撕开鞘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通过可撕开鞘连接自制“卜”型带负压吸引通道外接负压吸引器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23例肾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2.51±15.61) min,术后无严重感染性休克及大出血等手术并发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86.96%(20/23),结石残留3例,术后4周行输尿管软镜术清除残石.结论 通过自制“卜”型带负压吸引通道连接可撕开鞘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治疗肾结石,术中通过自制的“卜”型侧支通道外接负压吸引器,术中负压吸引结石效率高,无需将肾镜退出通道外即可将结石吸引出,节约手术时间,且术中持续负压吸引,导致肾盂内低压,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全胃切除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三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探讨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自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我们对96例全胃切除术患者分别采用了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6”字型间置空肠代胃术三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并对其手术并发症、术后2周与2个月的营养指标、饮食状况及消化道症状进行对比。结果在三组患者中。“6”字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Orr式术组倾倒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P式术组及“6”字型术组,P式术组与“6”字型术组患者的差异无临床意义:Orr式术组患者术后2周与2月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明显低于P形术组及“6”字型术组,P式术组与“6”字型术组患者术后2周与2月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P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操作更简便,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胃癌穿孔是指胃癌原发灶发生急性穿孔,是胃癌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果术中发现胃癌已无法切除,而穿孔直径在1~3cm之间,传统的修补法很难将穿孔修补,且术后易发生消化液再渗漏。我们采用的“铆钉式修补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术中将大网膜在穿孔处形成“铆钉”状修补。现介绍我院对13例胃癌穿孔者应用“铆钉式修补法”行修补术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U”字形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方法体会.方法 本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使用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采用“U”字形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尿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导尿管留置时间等相关指标,评估经尿道双极等离子“U”字形前列腺剜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 100例患者均成功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U”字形法完成前列腺腔内剜除手术.无死亡、输血和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最大尿流率明显大于术前(t =15.912;P=0.000);术后残余尿明显少于术前(t =44.069,P=0.000),术后随访无逆行射精、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U”字法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安全、有效、设备条件要求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6岁,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下2个月前在外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中描述胆总管结石位于下段,并被推入肠道。术后4周夹T管后感上腹部胀痛,经B超检查发现胆总管下段有1.2cm×0.8cm之结石影,以“胆总管残余结石”转入我院。入院后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总管下段有一菜花样新生物,完全阻塞胆总管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减少或防止腰椎术后综合征发生的几点浅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腰椎术后综合征是多原因所致的一组临床病征,可表现为术后腰、腿痛症状未缓解或未完全消除,甚至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以往称为“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为了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建议将“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改为“腰椎术后综合征”.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可达5%~40%.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脊柱外科各种内固定器械的发展,为脊柱外科诊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在腰椎疾患的治疗过程中,只要发病原因诊断正确,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用术式及术后处理,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是可以降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