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因右眼溢泪3个月伴右眼肿瘤及右鼻塞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见右眼下睑内侧半隆起,皮肤不红,皮温不高,无压痛,于下睑皮下触及一肿物,光滑,略韧,活动差,右眼球上外偏斜。右鼻腔可见肿物充满,色秽暗,质脆,易出血,余未见异常。病理诊断未分化癌(鼻腔)。眼及副鼻窦B超示;两眼球内及球后组织结构未见异常回声,于右眼(筛区)见一3.0 cm×2.5 cm的非均质低回声占位病变,边界较清,欠光滑,右上颌窦腔明显扩大,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与右眼眶局部粘连,提示:①右副鼻窦低回声占位性病变,筛窦粘液脓肿可能性大,②右上颌窦炎(积脓)。眼及副鼻窦CT横扫示:OM线S9~11层面,眼球内侧见2.77 cm×2.39 cm软组织肿块,CT值73~66.6 Hu,右眼眶内壁筛骨纸板骨质破坏。S13~19层面右上颌窦内壁骨质破坏消失,上颌窦呈高密度软组织影2.7 cm×2.8 cm,CT值41.9 Hu,右鼻腔内见2.4 cm×1.6 cm高密度影,CT值48 Hu,右眼球向前凸。双侧翼板及鼻咽腔无改变。印象:右侧上颌窦、筛窦、右眼眶内、鼻腔内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恶性肿瘤。根据上述资料,右副鼻窦未分化癌(包括右鼻腔)诊断确立,采取右鼻侧切开切口,行右副鼻窦、右眼眶内、右鼻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上颌窦并发贮留囊肿,感染积脓,肿物占据右上颌窦内侧、鼻腔、眶内下份及右筛窦全部。 2 讨 论 本例患者之所以采用鼻侧切开切口,未行右上颌骨截除术并眶内容摘除术,缘于B超及CT对比分析提供之参考。B超结果未显示眶内及右鼻腔占位性病变,仅见右筛窦及右上颌窦低回声占位,且显示其倾向脓肿或积脓等液性回声特征,与眼眶显示粘连声像。而CT结果则显示右上颌窦、右筛窦、右眶内及右鼻腔占位性病变,显示为软组织高密度影,尚见筛骨纸板破坏,右上颌窦内壁消失。从超声学的物理特性看,其对液性改变之病变有高度敏感性;而CT扫描因可产生部分容积效应,有使液性改变显示为软组织物假象的可能。由于缺少冠状或矢状位扫描资料,对肿瘤的原发部位及邻近侵犯情况的估价缺少全面的客观依据,仅能将临床检查、B超、CT横扫资料结合并对比分析来确定原发灶及邻近侵犯情况而最后选择手术切口。根据患者右鼻腔全部为肿物占据,上颌窦内侧壁示为肿物破坏,上颌窦口必然充塞,由此导致上颌窦引流不畅,且易并发贮留囊肿或感染。另外,B超示上颌窦腔扩大;CT示上颌窦前、外、后壁均匀变压、变薄。两者皆具有上颌窦囊肿特点,加之B超显示为积脓改变,故可断定上颌窦并非为肿瘤完全占据。因此决定采取右鼻侧切开切口行右上颌窦内侧、右鼻腔、右眶内及右筛窦肿物切除术。术中果然见右上颌窦并发贮留囊肿、感染、积脓,轻而易举地切除了上颌窦内侧、眶内及筛窦、鼻腔肿物。既不影响术野,又避免了上颌骨截除并眶内容物剔除;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能彻底清除病灶;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面容,又减少了大动干戈带来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面的麻烦,并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及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2.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49岁。因右鼻塞半年加重1个月,以右鼻腔、上颌窦肿物收入院。入院查体心、肺、肝、肾等无异常,局部检查有右鼻腔顶及中部充满息肉样组织,色淡红,表面粗糙,质脆,触之易出血。鼻窦CT示右侧鼻腔及右上颌窦内有巨大密度增高影,CT值45~73Hu,右上颌窦内侧壁及鼻中隔骨质吸收。术前鼻腔新生物活检,病理报告为右鼻腔副神经节瘤。于1997年5月7日在局麻下行右鼻腔肿物摘除及右上颌窦根治术。手术用柯—陆氏术式进路,并扩大咬除梨状孔边缘,见鼻腔外侧壁骨质破坏,上颌窦腔内息肉样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2 8岁。右侧进行性鼻塞 5余年。 2年前因鼻塞、鼻衄在某医院就医 ,诊断为“鼻息肉” ,遂行手术切除 ,术后鼻塞症状消失 ,摘除物未做病理检查。 1年后右侧鼻腔再度通气不畅伴嗅觉减退 ,又由上述医院同一医生诊断为“鼻息肉复发” ,行 2次手术 ,摘除物仍未送病理检查。近 1月双侧鼻腔持续阻塞 ,疼痛 ,涕中带血丝 ,嗅觉明显降低。以“鼻腔肿物待查”入本院。查体 :张口呼吸 ,右面部略隆起 ,鼻腔见粉红色息肉状肿物 ,突向右上颌窦。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CT示鼻腔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 ,压迫、侵蚀和破坏窦…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4岁,因涕中带血丝伴左侧持续性鼻塞2年入院。查体见鼻黏膜慢性充血,左侧下鼻甲慢性充血肥厚,对收敛剂不敏感,左侧中鼻道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吸净后见中鼻道拥挤,鼻腔未见新生物,鼻窦区无压痛。鼻窦水平位CT示左侧上颌窦、筛窦内软组织影,CT值为4 Hu,上颌窦内密度不均匀,CT诊断为左侧筛窦囊肿、左上颌窦炎症、左上颌骨根尖囊肿。入院后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示左侧上颌窦、筛窦及后鼻腔息肉样变,未见上颌骨根尖囊肿及筛窦囊肿。局麻下行左侧上颌窦根治术。术中见左侧上颌窦及筛窦内有大量干酪样及纤维结缔组织,内伴有大量脓血块,用…  相似文献   

5.
killian息肉少见 ,1999年 6月~ 8月我科遇到 2例少年患者 ,报导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女 ,8岁 ;主诉右侧鼻塞 2年 ,检查时发现右侧后鼻孔息肉 ,鼻窦冠状位CT扫描显示右侧鼻腔后部鼻咽部及右上颌窦内有软组织密度影。在 4mmO°内窥镜下观察 ,息肉单发 ,蒂约 2mm ,从上颌窦自然开口向外生长。全麻下先柯一陆切除上颌窦息肉 1.0cm× 0 .8cm× 0 .5cm ,内窥镜下切除右鼻腔后部及鼻咽部息肉 3.0cm× 2 .8cm× 1.2cm ,未做下鼻道开窗。术后病理报告为粘膜息肉。例 2 ,男 ,14岁。主诉左侧鼻塞 ,偶涕血三年。检查时发现…  相似文献   

6.
姚红兵  汪武  白燕  杜小芳 《重庆医学》2006,35(14):F0003
1临床资料患儿,男,10岁,汉族,因右鼻塞伴右鼻部进行性肿胀1个月,于2005年5月入院。查体: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外鼻无畸形,右眼轻度前突,右内眦皮下瘀血,右眼球动度和视力正常,右侧鼻腔前段充满暗红色肿物,表面有少许假膜,质中等硬,触之易出血。鼻窦CT(图1):右鼻腔内肿块,约2.5cm×5.0cm×4.8cm,其内见散在的小范围低密度区,后达后鼻孔,向内推移鼻中隔,并部分累及左鼻腔、鼻甲,向外侵犯纸板,部分进入右眼眶肌锥外,纸板部分骨质消失,右上颌窦内积液,黏膜增厚。鼻腔取活检,经常规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测,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图1鼻窦CT病理诊断:右鼻…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右侧鼻腔流脓血性鼻涕,鼻塞,发热1年,加重月余,于2002年4月以右上颌窦异物收入院。入院CT报告示:右上颌窦内约0.3cm×0.2cm×0.1cm大小高密度影,周围黏膜肥厚,并有液平。术前检查:血常规示白细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女,38岁,因鼻塞、流血涕伴左侧眼球疼痛、眼球轻度外突、头痛到我院就诊,无视力下降。CT扫描示:左侧筛窦见软组织密度影,左侧上颌窦亦见软组织密度影,向上突入眼眶,窦壁骨质结构未见异常。CT诊断:左侧上颌窦、筛窦炎。治疗1个月后,症状未见减轻,行上颌窦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即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行鼻侧切开术,将所累及的筛窦、上颌窦及部分健康的骨黏膜一并切除,术中见肿物表面呈暗红色、表面光滑如息肉状。术后采用钴60放射治疗,放射剂量为70 Gy,疗程1个月。患者于术后2年死亡,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7岁,因进行性鼻塞4年,于2003年3月14日收入院。患者双侧进行性鼻塞,无疼痛,伴嗅觉减退。检查见右侧鼻腔有一淡红色肿物,表面光滑,质硬,鼻中隔极度左偏,与左侧中下鼻甲接触。鼻窦MRI示:双侧鼻腔占位性病变,侵及双侧筛窦、上颌窦及蝶窦,伴上颌骨及牙槽骨、筛骨、蝶骨鞍底骨质破坏,考虑为侵袭性生长恶性肿瘤,拟诊:鼻腔鼻窦肿物(右)。2003年3月2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在30°鼻内镜下见鼻中隔极度左偏,左侧鼻腔狭窄,右侧鼻腔被大量肿物堵塞,触之硬,肿瘤呈膨胀性分叶状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楚,分块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 ,2 4岁。因左侧鼻堵、流涕 ,无涕中带血 8年 ,左鼻腔肿物反复摘除 5次 ,于 1998年 7月 13日收入院。检查左鼻腔内充满荔枝肉样半透明肿物 ,肿物自左后鼻孔突出 ,右鼻腔内未见肿物。CT示左鼻腔中、下鼻甲处及左上颌窦腔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 ,骨质未见破坏。入院诊断 :①左鼻腔肿物、息肉 ?②左鼻窦炎。遂行左上颌窦根治术、鼻内窥镜下左鼻息肉摘除术 ,术中见病变位于窦腔内上方 ,取出两块息肉样物 ,自左鼻腔取出两块息肉 ,蒂在左上颌窦自然孔处。病理报告 :左上颌窦、左鼻腔被覆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之粘膜组织中散在恶…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4岁,右鼻腔阻塞伴脓性鼻涕3月。查体:右鼻腔内有约3cm×3cm×2cm大的新生物,触之无出血,根部位于中鼻道,右上颌窦区无压痛。副鼻窦X线摄片示:右上颌窦内侧壁及上壁有骨质破坏。手术所见同临床检查。送检标本为不规则的组织3块,总体积约5cm×5cm×3cm,质中,部分有包膜,切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2 7岁。因鼻右侧肿物 7年 ,伴鼻塞逐渐加重 2年入院。鼻右侧可触及 3cm× 4cm的肿物 ,质韧 ,基底广 ,活动差 ,边界不清 ,表面不光滑 ,右侧下鼻甲内移 ,质韧 ,与中隔相接 ,收敛效果差。 CT检查见鼻窦均正常 ,右鼻旁软组织肿物无包膜 ,浸润整个下鼻甲 ,全麻下行右鼻侧切开术 ,术中见肿物呈实质性 ,质韧 ,无包膜 ,与下鼻甲一体 ,鼻骨下端压迫吸收约 0 .5 cm,肿物约 3cm× 3cm× 2 cm。病理报告为多形性腺瘤 ,包膜不清。术后 2年逐渐出现右侧鼻塞 ,鼻右侧疼痛、麻木、有针刺感 ,逐渐隆起 ,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CT检查示鼻骨侵蚀样改变…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44岁。因左侧鼻塞 ,血性鼻涕 3月 ,近半月左侧头面部及眼部疼痛 ,于 2 0 0 0年 9月 6日入院。查体见左鼻腔粘膜轻度充血 ,有一灰白色、坏死性肿物 ,表面不光滑 ,活动 ,触之易出血 ,左上颌窦、筛窦区压痛。CT扫描示左鼻腔软组织肿物 ,左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临床诊断为左鼻腔、上颌窦出血性息肉。表面麻醉取活检诊断为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手术见肿物侵及左侧筛窦及鼻中隔左侧粘膜。病理检查示肿物标本为灰白和灰红色 ,3 5cm× 2 6cm× 2 2cm大 ,表面不光滑 ,切面灰白色 ,部分出血坏死 ,质脆。镜检见瘤细胞排列不规则 ,形…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报告  患者 ,男 ,6 6岁 ,因右侧鼻塞伴反复出血 2个月来诊 ,检查见 :右侧有黑色肿物 ,累及下鼻甲 ,边界不清 ,表面不光滑 ,呈现结节状。钳夹取活检时组织较脆 ,易出血。活检病理结果示 :(鼻腔 )恶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明确后 ,于全麻下行鼻侧切开鼻腔肿瘤切除加右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瘤主要源于右侧鼻腔外侧壁 ,右下鼻甲前端及鼻底黏膜已被累及 ,肿物大小约 3cm× 3cm× 1cm ,沿肿物边缘 1cm完整切除 ,各鼻窦未累及。切除下鼻甲及部分鼻外侧组织。清扫颈部淋巴结 15枚 ,最大约 1cm× 1cm大小 ,切除物送病理。病理诊断为 :(…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2岁,住院号:123031。右鼻塞伴流涕一年,无畏寒发热,头痛。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效果欠佳,鼻塞逐渐加重,偶发头痛,无咽喉疼痛及吞咽困难,饮食可。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无异常,浅表淋巴结不大,鼻外观无畸形,双侧下贯甲肿大,粘膜充血,右鼻腔内见半透明肿物,有少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咽喉无异常。X光拍片: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炎症,CT断层片:右上颌窦外侧壁恶性占位性病变。手术标本肉眼观察:1.右鼻腔肿物、息肉状,3.5XZX08cm‘,半透明。2,右上颌窦肿物,破碎组织多块,总体积已SX4xZcm’,灰白,质…  相似文献   

16.
<正> 患者,女,53岁。因右鼻阻塞10余年来诊,于1990年2月18日住院。10年前始出现右侧鼻塞,流涕,有时鼻涕带血,未引起注意。鼻塞进行性加重,近2年右鼻腔完全阻塞,且可见肿物填塞。1年前在某医院以鼻息肉手术治疗,未能将肿物摘除。查体:全身无特异。右鼻侧隆起,右鼻腔见灰白色肿物充填,表面光滑,无分泌物,触之质韧、不易出血,根蒂看不清。右侧鼻后孔可见同样肿物,未突出鼻咽部。查血WBC4.8×10~9/L,N0.76,L0.24;E.S.R8mm/h。X线摄片示:右鼻腔有软组织阴影,鼻中隔被推向左侧,右上颌窦内壁有破坏,窦腔未见异常。颅底X线摄片未见异常。入院后取活检,诊为右鼻腔血管纤维瘤,于  相似文献   

17.
[例1]女,64岁。右鼻腔肿物10余年,伴鼻衄血涕及头痛。当地疑鼻息肉,先后3次手术,1~3个月即复发。病理报告:浆细胞肉瘤。近2年右内踝肿胀疼痛,四肢皮下无痛性包块,于1985年6月4日入院。检查:鼻梁膨大呈“蛙鼻”,右鼻腔长满灰白色新生物,质脆、易出血,鼻中隔突向对侧,左鼻腔通气差。右内踝上方扪及7cm×7cm×3cm肿物,有弹性感。右无名指第一节肿胀,皮肤颜色正常。双肘后上、膝上、小腿后方皮下硬节8枚,直径1cm~3cm。X线检查:头正位片见右鼻腔扩大,有软组织密度团块影,中隔左偏,上颌窦内壁及筛窦骨质破坏;踝关节片见右胫骨下端呈网状破坏,边界较清楚,右无名指第一节见同性骨质破坏影。鼻腔及皮下肿物病理报告:浆细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76岁 ,2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腔不适 ,轻度鼻塞 ,无鼻出血 ,无头痛、头晕 ,来我科门诊就诊。门诊以“鼻息肉”收入院。体检 :患者一般情况好。专科检查 :外鼻无隆起 ,鼻内镜检查见左侧下鼻道内淡灰色新生物 ,从前鼻孔向后延伸至下鼻道的 2 / 3,约 1cm× 1cm× 2 .5 cm,质偏软 ,肿物前部可见部分结痂坏死组织 ,表面稍粗糙 ,触之无出血 ,与左侧下鼻甲不易分开 ,左侧中鼻道与鼻咽部无明显异常 ,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取部分肿物送病理检查 ,结果为恶性黑色素瘤。 CT扫描示左侧鼻腔内肿物 ,左侧上颌窦轻度炎症改变 ,左…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6岁,因鼻塞、流涕,伴头晕5年,于2006年3月6日收入院。查体见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双侧鼻腔中鼻道可见一粉红色新生物。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筛窦炎、上颌窦炎。入院诊断: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入院后于2006年3月8日,在局部麻醉加强化麻醉下,使用德国Storz鼻内窥镜摄像监视系统动力吸切及手术器械,行双侧鼻息肉、筛窦切除,在手术后期清理右侧前组筛窦颅底时,发现颅底骨板菲薄,有一约5 mm×4 mm骨板缺损区,硬脑膜损伤,有大量清水样液体流出,并随脉搏波动,术者马上意识到术中损伤了硬脑膜,立即停止清理筛窦,用庆大霉素溶液冲洗术腔,…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9岁,农民。1983年9月4日因右侧鼻塞,流脓血涕两年余,伴头痛头昏,嗅觉减退入院。检查:右鼻腔为暗红色肿物阻塞,表面粗糙,质软脆,中鼻甲前端腐烂出血,肉芽增生混有脓血性分泌物,味臭。右侧嗅觉明显减退。X线摄片显示右鼻腔与上颌窦有致密阴影。 入院后在表面麻醉下于右鼻腔取出多量陈旧性机化的血凝块及少量炎性肉芽组织和息肉。但中鼻道内血凝块不易取净。取出物送病检为:“右中鼻甲血肿”。右鼻腔通气改善。患者自动出院。1983年10月26日因症状复发再次入院治疗。局部麻醉下行右侧上颌窦根治,凿开上颌窦前壁见粘膜广泛息肉样变混有黄稠脓性分泌物,清理上颌窦病变时,见一褐色硬块嵌在上颌窦自然开口处,部分凸入窦腔。由上颌窦内取出困难,改从右鼻腔中鼻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