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颅脑损伤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的因素。根据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分为血液黏度正常组32例、血液黏度升高组68例及高黏血症20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颅脑损伤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显著升高(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患者年龄,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后能否进食,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止血药物与颅脑损伤患者血液黏度升高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术中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止血药物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液黏度增加的危险因素。血液流变学正常组术后局部脑梗死、术后再出血、迟发颅内血肿、脑水肿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血液黏度升高组及高黏血症组,而高黏血症组以上指标高于血液黏度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术中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止血药物有关。颅脑损伤患者术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会导致血液高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中的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变。方法:测定30例癌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并与正常人相比较。结果:癌症患者存在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以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为明显。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是癌症治疗中应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正常妊娠者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组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后各指标亦均有明显改变.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经饮食或胰岛素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其微循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进血液粘度增高,血清SOD活力降低且MDA含量增高(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后激光组合血粘度高低切变值和血浆粘度明显改善(P<0.05),血清SOD活性增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油果糖对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揭示其降低颅内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甘油果糖和甘露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作比较。结果:实验组血沉由治疗前(47±9)mm/h降至治疗后第7天(22±4)mm/h,对照组由治疗前(47±8)mm/h到治疗后第7天(24±6)mm/h,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实验组疗效更显著(P<0.05)。其他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细胞聚集指数)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甘油果糖能有效改善脑损伤后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对改善微循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康复训练与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宏  范建中  齐志强 《中国康复》2002,17(4):207-208,210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 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尼莫地平组 38例和对照组 30例 ,2组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液粘度增高 ,血清SOD活力降低且MDA含量增高 (P <0 .0 5 )。治疗后尼莫地平组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和血浆粘度明显改善 (P <0 .0 5 ) ,血清SOD活力增高 (P <0 .0 5 ) ,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 ,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减轻自由基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分析颅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诸多相关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86例颅脑损伤的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分别与格拉斯哥(GCS)评分及住院时间等进行相关分析。并观察止血药应用与否,高颅压有无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黏附率(PAR),体外血栓长度(ETL)GCS有显著相关性(P〈0.05)。各项指标变化均与病程长短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脑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参数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改变,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和分析,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了3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入院时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和中、重度中毒两组,在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采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其中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中毒相同时间两个中毒组间的比较,中毒组内第1天和第7天比较。结果中毒第1天,中毒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项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和P<001)。中毒第7天,中毒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轻度中毒组基本恢复正常(P>005),而中、重度中毒组恢复缓慢,6项中仍有3项显著增高(P<005);两个中毒组间比较,中、重度中毒组仍有5项高于轻度中毒组,3项差异显著(P<005)。结论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与中毒程度有关,动态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对判定中毒程度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门诊确诊为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所有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同时检测肝功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B超等。结果轻度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改变不大(P〉0.05);而中、重度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90d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及其疗效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我院内科1989~1991年268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观察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对其中81例使用蝮蛇抗栓酶治疗的病人作用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以对比用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表明,268例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人比较,各项均有明显改变,与正常人比较全部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卜<0.01)。经蝗蛇抗栓酶治疗后,81例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检测,除血小板计数一项无明显改变外(卜<0.01),其他各项均有明显改变,其中血沉一项治疗前后呈显著性差异(Prto.05);全血比粘度等 12项治疗前后改变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of)。  相似文献   

12.
观察无心肌梗塞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10项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0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经t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出现于心电图改变之前,出现于心肌梗塞发病之前,是冠心病发生心肌梗塞之前最早的发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预防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洗胃对口服中毒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测定30例口服中毒患者组洗胃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 洗胃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显著下降,红细胞刚性明显升高。结论 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后,血液为低粘,是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甘油果糖对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油果糖对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揭示其降低颅内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甘油果糖和甘露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作比较。结果:实验组血沉由治疗前(47&;#177;9)mm/h降至治疗后第7天(22&;#177;4)mm/h,对照组由治疗前(47&;#177;8)mm/h到治疗后第7天(24&;#177;6)mm/h。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但实验组疗效更显著(P&;lt;0.05)。其他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细胞聚集指数)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或0.01)。结论:甘油果糖能有效改善脑损伤后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对改善微循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氯氮平治疗前、3个月后和同期正常对照50例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项辅助检验项目,也可用作评价其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通心络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采用自身对照法用通心络胶囊治疗76例高脂血症,合并血液粘 度异常患者,观察用药用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变和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改变,结果 说明通心络可以明显改善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 05),是一种较好的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善血液粘度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流变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 30例AD患者,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AD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P <0 .0 1)。结论 AD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其测定对AD的诊断、预后及改善血液微循环的治疗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亚低温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亚低温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方法 对我科1999 年1 ~5月连续收治的22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治疗结果与1998 年全年随机抽取的26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亚低温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昏迷时间、存活率、并发症等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亚低温可有效地缩短重度颅脑损伤的昏迷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18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63例(颅脑损伤组),其中轻度68例,中度49例,重度46例。分别留取损伤后0、1、4、7、15、30d的血液标本。另选取健康人5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损伤后各个时间点IL-1β、IL-6和IL-18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治疗后比较,颅脑损伤组治疗前IL-1β、IL-6和IL-18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颅脑损伤组治疗后IL-1β、IL-6和IL-1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组患者的3种炎性因子水平自入院起逐渐增加,至治疗后4d最高,再逐渐降低,至治疗后30d时3种炎性因子水平已低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任意时间点,轻度颅脑损伤患者的3种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β、IL-6和IL-18表达水平会随着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变化,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结论: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机制障碍、血管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