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中Caspase-3和Bcl-2基因的动态表达。方法健康Wistar成年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实验组60只,实验组再分为IR 2 h、4 h、8 h、12 h、24 h和48 h共6个亚组,每亚组10只。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采用原位杂交、原位末端标记染色等技术检测IR后Caspase-3 mRNA和Bcl-2 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凋亡细胞主要位于IR交界区,于IR12 h达高峰;坏死细胞主要位于IR梗死区。实验组IR交界区与梗死区Caspase-3 mRNA均于IR 2 h开始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交界区于IR 12 h到24 h达峰值,与细胞凋亡发生的时间基本一致,梗死区于IR 8 h达峰值。实验组IR交界区和梗死区Bcl-2 mRNA自IR 2 h始呈持续低水平升高,在IR24 h后Caspase-3 mRNA开始下降时其表达仍持续升高;相同时相点IR交界区Bcl-2 mRNA的阳性率高于梗死区(P<0.05)。Caspase-3 mRNA、Bcl-2 mRNA和凋亡细胞的表达在交界区均比在梗死区活跃(P<0.05)。结论细胞凋亡是IR损伤发生的主要标志;Caspase-3和Bcl-2二者之间形成抗衡的网络调控构象,负责凋亡的促进和凋亡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aspase-3/Bc1-2基因的动态表达与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家兔心肌IR模型,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IR后Caspase-3及Bc1-2 mRNA的动态表达规律与心肌凋亡细胞数目的关系.结果:(1)Caspase-3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星正相关性(r=0.9286,P<0.001);(2)Caspase-3与Bc1-2之间形成一种抗衡的阏络调控构象,负责凋亡的促进和凋亡的抑制;(3)Caspase-3、Be1-2 mRNA与细胞凋亡三者的表达在交界区比梗死区更明显.结论:Caspase-3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是IR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交界区的细胞凋亡是IR损伤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不同时相的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 3活性变化规律及caspase 3抑制剂Ac DEVD CHO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12 2只 ,设立IR组 ,IR +Ac DEVD CHO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并分设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1、3、6、12、2 4h 5个时相点 ;以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凋亡细胞 ,用荧光分析法检测caspase 3活性 ,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与caspase 3活性随心肌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与caspase 3活性于再灌注 12h最高 [AI :( 3 4 83± 9 3 5 ) % ;caspase 3活性 :( 1 3 4±0 2 ) ] ,其后基本维持在平台状态 ;心肌梗死范围随IR时间逐渐增加 ,至 2 4h仍未见下降趋势 ,三者间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IR +Ac DEVD CHO组上述指标虽也明显增高 ,但比IR组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 Caspase 3激活及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Ac DEVD CHO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部分与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吗啡预处理(MP)对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心肌组织中Caspase-3表达水平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51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ham组)、全心缺血再灌注组(IR组)、MP组(1μmol/L)。Sham组持续灌注195 min。IR组灌注K-H液45 min后制备离体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10、60、120 min模型。MP组于缺血前灌注含吗啡K-H液和无吗啡K-H液各5 min, 3个循环。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梗死区(IS)、缺血危险区(AAR)以及IS/AAR比值;化学比色法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Western blot及TUNEL染色分别测定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再灌注末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加,再灌注后各时间点LDH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比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MP显著降低IS/AAR比值和再灌注后各时点LDH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比率(P<0.05);IR组与M...  相似文献   

5.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FCIR)大鼠大脑皮质Caspase-3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IR)组,IR组又分为缺血2h再灌注2h、6h、12h、24h、48h、72h组,每组6只。IR组采用线栓法建立FCIR模型,假手术组仅插线1cm;于脑视交叉平面向后7~11mm处取脑组织。HE染色观察各个时间点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不同时间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6hCaspase-3表达升高,再灌注24h达到高峰,再灌注72h开始下降。凋亡细胞数的变化与Caspase-3表达变化一致。结论:Caspase-3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的死亡过程,该作用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3 )抑制剂Ac DEVD CH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后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 13 2只 ,设立MIR组 ,DEVD组和假手术组并分设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1、3、6、12及 2 4h 5个时相点。分别检测caspase 3活性、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I)、ICAM 1表达、PMNs浸润数和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Caspase 3活性、心肌细胞AI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 ,心肌细胞AI与caspase 3活性于再灌注 12h最高 ,其后基本维持在平台状态 ;ICAM 1表达、PMNs浸润数和心肌梗死范围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 ,至 2 4h仍未见下降趋势。DEVD组上述指标虽也有相似增高趋势 ,但比MIR组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 Caspase 3抑制剂Ac DEVD CHO通过抑制凋亡和PMNs浸润减少心肌再灌注后的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mad3蛋白(small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A组):在不含处理因素的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在有氧培养箱(37℃、5%CO2和95%空气)中培养48h;②缺血再灌注(IR)诱导凋亡模型组(B组):不含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在缺氧培养箱(95%N2和5%CO2)中培养48h后,再用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在有氧培养箱中培养3h;③缺血预适应(IPC)组(C组):不含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在缺氧培养箱中培养6h后,再用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在有氧培养箱中培养3h,再进行缺血再灌注(步骤同B组)。结果A组、B组和C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9±1.28)%、(26.68±6.17)%、(12.45±1.52)%,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三组细胞Smad 3表达量分别为(21.77±2.32)%、(35.7±2.43)%、(29.47±1.36)%,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Smad 3可以诱导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而缺血预适应可抑制Smad 3的表达,从而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导交界区心肌细胞凋亡与Caspase-3的活化及p53、bcl-2基因动态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家兔心肌IR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免疫组化技术等,观察缺血交界区Caspase-3mRNA变化规律,及p53、bcl-2、mRNA动态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1)IR损伤激发了Caspase-3的活化,交界区Caspase-3mRNA与心肌细胞凋亡在IR损伤8h后开始升高,12h达高峰,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r=0.9286,P<0.001)。(2)p53mRNA于IR8h开始升高。bcl-2mRNA在IR8h时开始激活,并持续维持低水平状态。p53mRNA和bcl-2mRNA二者的表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性(r=-0.9648,P<0.001)。结论Caspase-3b、cl-2、p53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网络调控构象,负责凋亡的促进和凋亡的抑制,共同调控着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期间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Pringle’s法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治疗组(SF组)。在规定时间检测肝细胞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细胞凋亡,同时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细胞凋亡指数在各时间点IR组显著增多,SF组较IR组显著减少而高于S组。与IR组比较,SF组的Bcl-2蛋白表达在再灌注6h、24h提高的显著;而Caspase-3蛋白表达在再灌注2h、6h下降的显著。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抗细胞凋亡途径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SF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同时上调Bcl-2表达而抑制再灌注时肝细胞凋亡,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体1抑制剂(C1INH)对缺血再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C1INH进行干预,实验分为假手术组、NaCl组及C1INH组。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血浆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1INH干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明显减少(P<0.05)。同时C1INH干预组Bcl-2和Bax的表达比例更趋于正常化,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及活性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心肌的缺血再灌中,C1INH,除了抑制补体激活,抑制炎症反应而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通过通过平衡Bcl-2和Bax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活性及裂解而对抗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预处理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通过设计兔缺血预处理模型,测量了血中肌酸激酶(CPK)、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酸(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预处理可降低CPK、GOT、MDA在血中的含量,升高SOD的活性。得出结论: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实质细胞凋亡影响,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肝缺血预处理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SO)组5只;缺血再灌注3、6、24 h组(IR3 h、IR6 h、IR24 h)各5只;缺血预处理3、6、24 h组(IP3 h、IP6 h、IP24 h)各5只.IR组半肝缺血60 min,再灌注3、6、24 h;IP组为缺血前先行5 min缺血、5 min复流,并重复2次,然后行半肝缺血60 min,再灌注3、6、24 h.分别取材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结果IR各组血清ALT、肝组织匀浆MDA均较SO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经缺血预处理后,ALT、MDA显著下降(P<0.05).结论肝脏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都有肝细胞损伤,且24 h内随着再灌注时间增加,;缺血预处理能够抑制肝细胞凋亡,减轻肝细胞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细胞间粘附分子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对组织的炎性浸润是加快细胞凋亡和死亡的关键因素,而粘附分子在其滚动、粘附、浸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在I/R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用于心肌缺血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期间心电图S-T段改变的情况。方法90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A组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给予艾司洛尔40μg/(kg·min)和尼卡地平1μg/(kg·min)静脉泵注。B组为生理盐水对照。记录两组麻醉前、给药后30min、拔管前和拔管后心电图S-T段下移幅度。结果A组给药后30min、拔管前和拔管后S-T段下移幅度变小,较麻醉前有显著差异(P<0.05)。B组给药后30min、拔管前和拔管后S-T段下移幅度变大,较麻醉前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给药后30minS-T段下移幅度有显著差异(P<0.05),拔管前和拔管后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用于心肌缺血患者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  相似文献   

15.
低氧/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和基本死因,同时也是高原、航天、潜水等极端环境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作为细胞内源性保护分子,hamartin能够提高细胞在急性低氧/缺血时的耐受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Hamartin在低氧/缺血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阐明其在低氧/缺血中的保护作用及其DNA甲基化对低氧/缺血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减轻低氧/缺血的损伤,还可以进一步探讨hamartin及其DNA甲基化在其他病理生理中的作用,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对hamartin的结构、信号传导机制以及在低氧/缺血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肺缺血再灌注中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缺血再灌注(I-R)中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制备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设立伪手术对照,测定缺血期和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相的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的水平,分析NO,ET-1与血气指标、肺水肿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NO,ET-1水平显著增高。NO/ET-1值明显降低,动脉氧分压明显降低,肺湿/干重比增加。ET-1与动脉氧分压呈负相关,与肺湿/干重比呈正相关。结论 肺I-R状态下,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与低氧和肺水肿有关联。  相似文献   

17.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元中bcl-2和baX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神经细胞中bcl-2和bax的表达。方法 选择Sprague Daw-ley大鼠2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即假手术组4只,复苏后3,6,12,24h组各6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制备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停跳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观察复苏后神经细胞中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复苏后bcl-2在海马区的表达不断上升,但明显弱于bax的表达,bcl-2/bax比例失衡。结论 bcl-2/bax比例失衡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牛磺酸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嘉  余业勤 《上海医学》1997,20(9):521-524
为观察牛磺酸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SD大鼠肝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成5组,分别于缺血前经外周静脉、门静脉注入牛碘酸及再灌注前经门静脉注入牛磺酸,及假手术组组。结果表明,缺血前给牛磺酸组具有抑制缺血再灌注时肝细胞内酶的漏出,降低肝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化物酶(GSH-PX)、Na、KATP酶及Ca^2+-ATP酶活力,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R加大蒜素处理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分别观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ALT、AST、LDH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增加,而SOD活性显著的降低(P<0.01);经大蒜素处理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血清中ALT、AST、LDH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均降低,而SOD活性增高(P<0.05)。结论大蒜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