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Alzheimer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2.
应用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选择139例Alzheimer痴呆病人,根据脏腑辨证、八纲辫证和病因辨证,全面系统地分析了Alzheimer痴呆的发病与五脏、气血阴精和痰瘀火邪关系。结果证明Alzheimer痴呆的发病与脏腑功能的失调,气血阴精的不足关系十分密切。其中心肾不足、气虚血亏、阴损精衰是发病的核心,与肝脾两脏也有一定的关系,而痰瘀火邪的作用则是Alzheimer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瑾等 《陕西中医》2014,(4):83-85
目的:了解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分析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和证候演变规律。方法:以本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设计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学研究病例调查表,填写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学研究病例调查表。结果:血管性痴呆证型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痰浊阻窍证、肾精亏虚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火热内盛证及瘀血阻窍证,各证型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虚证是影响MMSE-R得分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其他各证型进行两两对比时均有显著差异性(P<0.007)。结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证型分布中以痰浊阻窍证为多,且中医辨证量表(SDSVD)分值也最高,表明痰浊阻窍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关键;气血亏虚是MMSE-R及CDR评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证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医临床证型分布规律,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方法:应用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证候调查量表、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对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结果:血管性痴呆患者以80~89岁年龄组比例最大,占50%;病程≥5年患者占68%,平均病程8.01年;肾精亏虚证占49%,痰浊阻窍证占18%,瘀血阻络证占17%。结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位居血管性痴呆前三位,是最常见的中医临床证型。  相似文献   

5.
Alzheimer病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痴呆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美国,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老年痴呆列为第四位死亡原因,患病率较高,国外报道65岁以上老人为4.6%~8.6%,70岁上老人为9.2%~13.9%;国内报道65岁以上为1.0%~2.2%,上海报道为...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候是指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概括所形成的关于该阶段病理特点的规律性认识.证候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具有整体、综合、辨证、动态及多样性的特点.证候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和靶向,也是联系疾病与中药、针灸等中医治疗手段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7.
阿茨海默型痴呆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茨海默型痴呆(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其首要症状是智力、记忆力、感官走向能力、判断力、语言思维能力不可逆的进行性退化,并常伴有性格改变。据资料分析,痴呆的50%~60%是阿茨海默型痴呆,20%为多发梗塞性痴呆(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简称VD),混合痴呆为10%,余下20%则可由某些少见病所引起,如帕金森病、正常压力性脑积水、酒精中毒、颅内占位性病变、Huntington氏舞蹈病、药物中毒、代谢障碍及维生素B_(12)缺乏等。  相似文献   

8.
9.
10.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辨证施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性痴呆临床上以记忆力、计算力、情绪人格障碍为主要表现。在其治疗过程中,调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就本病辨证调护的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1肾出亏由型主在神情痴呆,反应迟钝,神疲乏力,语言及动作迟缓,头晕,健忘,耳聋,腰膝酸软,行走无力,遗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对护①精神:此多见于高龄患者,症见相神空虚,反应迟钝,健忘等,因此,精神及生活上亟需关心照顾。古人所谓“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区其身”,就是主张治病先要治其精神、治其心理.医护人员要以爱心对待病人,语言要恳切,动作要轻柔,通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源,对该数据库收录的近10年有关老年性痴呆中医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文献发表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发文地区分布、基金资助情况、主题词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雪艳  王永霞  张虹 《光明中医》2016,(10):1506-1508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临床临界状态。痴呆属于针灸治疗优势病种范畴,近年来,用灸法干预MCI和痴呆的临床效果和相关机制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现从MCI和痴呆的中医认识、灸法治疗MCI和痴呆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等研究概况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适宜于社区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中医干预技术,并探讨其在社区应用的策略。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检索AD社区中医干预相关文献报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月),对AD社区中医干预的现有及可能的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AD社区中医适宜干预技术及应用策略。结果:相关研究证据表明中药内服疗法、针灸推拿疗法、药膳食疗、气功、太极拳等运动疗法、情志疗法、五音疗法等中医适宜干预技术可以应用于社区轻度认知损害(MCI)及轻、中度AD的防治,建立健全的社区医疗机构-患者-社区老年人监护人员的AD社区中医干预模式是值得探索的。结论:社区医务人员指导、AD患者自我管理和监护人员协助的AD社区中医综合干预管理策略尚需在具体社区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从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论“脑主神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琳  朴钟源  谢宁 《天津中医药》2007,24(2):133-134
从老年性痴呆(AD)研究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肾精亏虚为主的五脏虚衰是AD发生的病变基础,肾精充盛,髓海有余,脑主神明功能正常。反之,则发为痴呆。可知AD病位在脑。同时,具有补肾填精开窍的古方地黄饮子动物实验研究证实是治疗AD的有效方剂,对于探讨“脑主神明”说也提供了证据。因此,在从老年性痴呆的研究中应重新理清“心主神明”论,确立“脑主神明”说。  相似文献   

15.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MID动物模型上,以西药脑复康为对照,采用水迷宫和放免法观察了醒脑胶囊主要成份补肾活血药物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海马、皮质)中神经肽AVP、SS含量的影响。结果:中药组和脑复康组大鼠游迷宫所需时间和错误次数均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或P<0.01),其中中药组大鼠游全程时间显著少于脑复康组(P<0.05或P<0.01),错误次数与脑复康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中药组与脑复康组大鼠血浆、脑组织(海马、皮质)中AVP、SS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且中药组AVP、SS含量又明显高于脑复康组(P<0.05或P<0.01)。提示补肾活血中药能明显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疗效与脑复康相近。同时补肾活血中药能显著提高VD大鼠血浆、脑组织(海马、皮质)中神经肽AVP、SS含量,且优于脑复康。推测血浆及脑组织中神经肽AVP、SS含量的提高可能是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VD的神经生化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症3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倒,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3倒用喜得镇加脑复康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症状变化,以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ADL积分降低,MMES积分增加。本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能够促进学习记忆的恢复,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V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生化、免疫、基因等方面综述近年来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的研究概况,以期为今后制定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作为中药复方的效应单元,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血管性痴呆(VD)方面具有选择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故单味中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涉及补虚类(人参、何首乌、刺五加、黄芪、红景天)、活血化瘀类(银杏、丹参、川芎、姜黄、灯盏花)、清热类(黄芩、知母、地黄、栀子)及其他类(千层塔、葛根、丁香).其作用机制主要有:①增加ATP酶等活性物质含量,抑制氧化应激;②调节脑内胆碱能系统相关蛋白、基因、神经递质表达;③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钙内流、防止自由基形成造成的神经元损伤等.补虚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VD研究较多.中药有效成分作用多途径、多靶点,干预了VD病理生理过程的多个环节,为促进临床用药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方向,同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期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小肠病临床常见主要证型、各证型的证候特点以及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调查方法,收集220例中医小肠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例中医小肠病证中各证型所占百分比,并按由高到低顺序列出中医小肠各证型相应症状的出现率.结论:中医小肠病复合证型中,气滞血瘀证、湿阻气滞证较常见.单一证型中,小肠气滞证、小肠寒热失调证、小肠虚寒证、小肠湿热证较常见.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多因素、多机制类疾病,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和多层面的作用特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针灸治疗AD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针灸可通过调控脑内蛋白质的异常表达、调控小胶质细胞的生理病理状态、调控线粒体自噬、调控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神经元保护效应、改善突触可塑性、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和调控能量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对AD的整体调控效应。深入探析针灸治疗AD的效应机制,揭示其深层作用原理,以期为A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