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肝硬化行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脾切除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 ,文献报道不多。现将我院近十几年来诊治的 12例断流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87年~ 2 0 0 2年我院在 15年间共诊治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人 12例。其中本院行门奇断流术2 5 6例 ,术后发生 9例 ,外院转入 3例。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7~ 61岁 ,中位年龄 43岁。门静脉主干血栓 8例 ,门静脉并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3例 ,残留脾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1例。行断流术至出现症状的时间 :1~ 2月 7例 ;2~ 12月 3例 ;12月以上 2例。1… 相似文献
2.
急性门静脉系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诊断和治疗急性门静脉系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8年 8月至 1999年 8月收治的 19例急性门静脉系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1995年 8月前诊治的 12例中有 5例死亡 ,1995年后行不同长度肠切除术 外周抗凝治疗及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持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 ,7例病人均存活。结论 :急性门静脉系静脉血栓形成应尽早诊治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持续给予溶栓治疗是一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 (AP)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UDH)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对 18例进行回顾分析 ,并结合文献 ,对其病因和治疗进行初步讨论。1 临床资料18例AP合并UDH患者中 ,男 11例 ,女 7例 ,男女之比为 1 57∶1;年龄 30~ 6 7岁 ,平均 4 9 1岁。自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为 4~ 72h ,平均 12h。其中急性坏死型 13例 ,水肿型 5例。出血量 2 0 0~ 150 0ml,平均 70 0ml。坏死型呕血 4例 ,黑色大便 12例 ,呕血并黑色大便 3例 ;水肿型中黑色大便 5例 ,无呕血病例。出血时间 :水肿型于发病后 3d内 4例 ,3d后 1例 ;坏死型 2 4h内 1例 ,1~ 2… 相似文献
4.
来自东北的王先生.两年前曾患急性重症胰腺炎,在当地医院救治后痊愈出院.此后,除了上腹部常感轻度不适外,没有其它明显不适。两月前.王先生无明显诱因突发呕血.约2000毫升,病情危重,急送当地医院抢救,方转危为安。胃镜检查发现王先生患有严重的食管和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正是这些血管破裂所致。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我院自1995~2003年肝硬化PVT病例,除外术后血栓形成者,41例肝硬化合并PVT者入选血栓组.另随机选择同阶段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非血栓病例59例作为对照组.PVT的诊断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CT诊断.门静脉主干(MPV)宽度由彩色超声测得,门静脉压力(PVP)采用核素心肝血流比得到.采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统计结果(Chi-Square=35.51,P=0.000)显示脾脏厚度、MPV、性别、及PVP是肝硬化合并PVT的危险因素(P=0.003、0.010、0.022和0.026).上诉危险因素重要性依次为脾脏厚度>MPV>性别>PVP(Wald值依次为9.05、6.66、5.21和4.96).其中,女性相对男性优势比(OR)为3.34;脾脏厚度、MPV及PVP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形成血栓的OR值分别为2.15, 20.8,1.04.统计学分析未提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及饮酒比例等是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患者,脾脏增大、MPV和PVP的增加是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而肝功能分级、血小板及血凝状态等可能不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晓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Z1)
目的 探讨门静脉置管抗凝治疗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45例分为两组:23例行常规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对照组.22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另加门静脉置管术,待抗凝治疗,为置管组.术后置管组经门静脉抗凝治疗,其他治疗两组相同.采用彩超观察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观察术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对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并观察置管组有无出血及感染.结果 45例患者均完成6个月随访,术后对照组发生门静脉血栓5例,置管组发生门静脉血栓1例,置管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组无出血及门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结论 门静脉置管抗凝预防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7年5月至2007年5月185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中有10例是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发生,3例是在单纯性脾切除术后发生.13例患者中有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小肠大部分坏死予以切除.结果 1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血小板计数均降至正常值.随访2~5年,3例单纯性脾切除患者血栓完全消失,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5例血栓完全消失,3例血栓部分溶解,2例小肠坏死患者血栓无复发.结论 脾切除术后应动态检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进行抗凝祛聚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临床上多把肝硬化、肝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归咎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事实上,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则是另一类不容忽视的主要病因之一。而近年来,门脉高压性肠黏膜病变的报道逐渐增多,由其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也不在少数。长期门脉高压症(PHT)可引起胃肠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肛门直肠的病变,其中发生于结肠者称门静脉高压性结肠病(PHC)。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途径胃肠外营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脾切除术后狗的实验模型进行门静脉途径胃肠外营养(PN)可行性及营养支持效果的实验研究。23只狗随机分为两组。12只狗进行门静脉途径PN(PN—pv组),11只狗进行中心静脉途径PN(PN—cv)。手术后第1天起两组给予7天相同的营养支持(总热量60kc al·kg/d,氮0.384g·kg/d,葡萄糖6.3S·kg/d,脂肪2.8g·kg/d,非蛋白热量/氮=131.25)。7天后,PN-pv组TIBC明显高于PN-cv组且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N-pv组术后第2、4、8天血糖显著低于PN-cv组。术后第4、8天,PN-pv组血浆缬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水平显著高于PN-cv,且两组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N-pv组,术后第3、7天尿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显著低于PN-cv组。肝脏组织学检查结果:PN-cv组发生肝细胞内淤胆6例,PN-pv组无一例发生。研究表明短期门静脉途径胃肠外营养是可行的。且效果优于中心静脉途径并可避免肝胆系统淤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1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21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休克或DIC、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MODS、高血糖、剖宫产及其他合并症的发生率均明显较高,对自身的影响较大,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流产、胎儿畸形、早产、胎儿窘迫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均明显较高,对胎儿的影响较大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给孕妇及胎儿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临床应该充分做好预防和早期诊治等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孕妇及胎儿的死亡风险,促进母婴安全健康系数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 (PVT) and to determin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verall survival. Altogether, 106 patients with HCC and PVT referred for radiotherapy between 2004 and 2009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 total of 60 Gy in 30 daily fractions was delivered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techniques. Patient-related and treatment-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ir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for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Complete response was noted in 10 patients and partial response in 55 patients. The liver lesions had become resectabl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radiotherapy in 12 patients, and surgery was subsequently performed. One or two courses of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were administered to 19 patients following radiotherapy. The 1-year and 2-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34.7% and 11%, respectively, and the median survival was 7 months for the entire cohort of patients. Post-radiotherapy treatment modality, response to radiotherapy and JIS score were demonstrated as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verall survival (P = 0.003, P < 0.001, P < 0.001, respectively). For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intervention after radiotherapy, the median survival was 30 months and the 2-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67%. Radiotherapy achieved a 61.5%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and prolonge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PVT. The liver tumors had become resectable after radiotherapy in 11% of patients.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radiotherapy could offer survival benefits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treatment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PVT. Radiotherapy could also be considered as a preoperative treatment modality in patients with HCC and PVT.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30年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努力,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把AP的诊断和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