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律失常隶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总结董其关临证应用活血化瘀疏通心脉、益气温阳宣畅心脉、和胃降浊心胃同治、养阴平肝心肝同治、心肾不交引火归元、辨证用方辨病用药的辨治心悸、怔忡经验。 相似文献
2.
3.
4.
<正> 在心脏疾病中,心悸怔忡与心律失常常同时并见。心悸与怔忡,少有区别。悸则心中微动,如恐若惊;怔忡则心胸动筑,莫知其来,忽尔宁寂,莫知其去,甚则头目眩晕,神气若浮,实即悸的偏重者。心悸与怔忡二证,在临床上和心律失常(Arrhythmia)常相伴而发生于心脏病患者。有些心悸心律失常如轻度窦性心 相似文献
5.
心悸者心跳易动悸,时作时休,心无所倚;怔忡者为心跳动摇不宁,无有静时,不得自主,为探讨心悸、怔忡病人发作时心电变化,我们采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护记录(HOITER)系统监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根据悸轻忡重的理论将住院和门诊80例病人分为心悸组46例,男女比1:1.5,年龄20岁~54岁,平均年龄32±3岁;怔忡组34例,男女比2:1,年龄38岁~80岁,平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心悸的疗效,并记录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42例确诊为心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运用西医常规抗心律失常西药,治疗组分为心虚胆怯、痰火扰心、阴虚火旺、心血瘀阻、心阳不振等证型,并给予不同方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辨证治疗心悸,能够较好缓解心悸,并且有效减缓其伴随症状的发生,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全新,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针灸临床选要》及《临床针灸新编》等专著。先后应邀赴多国讲学,并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多个大学、研究院聘为客座教授和学术顾问。1958年参加赴也门王国医疗专家组,由于救治不少痼疾,被誉为“东方神医”。历任中国针灸学会名誉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是全国针灸界的名老。199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教授因独创“快速旋转进针法”的“飞针”技术被誉“岭南飞针”。笔者于2011年6-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进修期间,有幸得到了陈教授的悉心指导,深受教益和启迪,现将陈教授的临床经验简要介绍如下。1四诊合参。精于辨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针灸疗法“热”遍全球,国内外都广泛采用,但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在国外,笔者近年应邀赴多国讲学期间发现,施术者多为西医,由于理论体系不同.加上对中医学缺乏系统学习,故临床施治多局限于局部取穴,或多针围刺,这就减低了针灸应有的疗效,也直接影响针灸学科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心悸、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动数急,惊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证候。心动数急,时发时止,病情较轻者称为心悸;心动数急,动无休止,慌乱不安,不能自主,病情深重者称为怔忡。现代医学中的各型心脏病在出现心律失常表现为主证时,均包括在心悸怔忡的范畴。祖国医学对此证的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笔者临床应用针刺治疗心悸怔忡患者5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归纳整理中医分型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经验,并总结分析其临床常见证型。方法:利用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检索2007年8月至2017年8月10年间国内相关文献,对各文献提出的论治经验逐一统计、分类、分析。结果:近10年来,中医主要从6大方面论治本病,分别为从肝脾相关论治、从肝脾肾同调论治、从肝风论治、从情志论治、从脾胃升降论治以及从浊毒论治。结论:从上述论治经验可归纳出肝脾不调证、脾肾阳虚证、肝风内动证、心神不养证、脾胃不和证与浊毒内蕴证六大临床常见证型,临床辨证后分别施以肝脾同调法、肝脾肾同调法、柔肝息风法、养心安神法、辛开苦降法以及化浊解毒法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介绍刘国安主任医师治疗心律失常临证经验.刘老认为,心律失常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心气、心阳、心阴、心血虚为本,痰热、血瘀、气滞为标;论治分为痰热内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气滞血瘀6型,选方分别为黄连温胆汤、生脉散、炙甘草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论治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对照纽予西药阿普唑仑治疗,疗程均为1月.比较两组疗效且用AIS评测治疗后第1、2、3、4周睡眠质量.结果:①治疗1周后两组AI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 相似文献
18.
19.
20.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施治,并结合刘公望教授临床两则验案,总结其针药结合治疗该病之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