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前已确认幽门螺杆菌(Hp)与上胃肠道中的4种疾病密切相关: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③胃癌;④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相关性。方法对经胃镜诊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消化性溃疡(PU)共52例患者的活检胃黏膜进行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以确定有无Hp感染;用HE染色观察淋巴滤泡形成。结果在Hp感染患者(36例)中,有淋巴滤泡者占36.1%(13/36),而无Hp感染的患者均无淋巴滤泡形成。Hp感染阳性者其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及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生率与Hp阴性者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胃粘膜淋巴滤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409例胃镜检查患者作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胃粘膜内淋以巴滤泡的出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显著相关性,比数比为3.1(95%CI为2.1~4.8),出现≥3个淋巴滤泡时比数比则为7.7(95%CI为2.5~23.4)且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的影响,淋巴滤泡与其它组织病理学改变,炎症程度,炎症活动性及萎缩性改变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已被确认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子 ,它通过引起胃肠激素和胃酸分泌异常而导致溃疡病的发生。本文检测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血清胃泌素含量 ,并探讨了该菌对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受试对象受检者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患者 4 6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17例 ,年龄 2 2~ 57岁 ,平均年龄(4 1.4± 11.1)岁 ,Hp阳性 2 8例 ,阴性 18例 ;十二指肠溃疡 (DU)患者 53例 ,其中男 39例 ,女 14例 ,年龄 2 5~ 54岁 ,平均年龄 (4 0 .2± 8.4 )岁 ,Hp… 相似文献
6.
7.
8.
9.
幽门螺杆菌与功能性胃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3年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已被确认为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与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关系密切。而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胃十二指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之间的关系,探讨Hp致病性。方法 我们对经胃镜检查证实的245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63例消化性溃疡患儿胃镜取材做Hp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学检查及血清Hp-IgG抗体测定。结果 在56例十二指肠溃疡中Hp感染主继83.93%,7例胃溃疡为28.57%,22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为49.11%,1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90.01%,其中33使 相似文献
12.
吴登强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4,(5):4-4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根除Hp有利于消化性溃疡的治愈、胃癌的预防,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病情,因此根除Hp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Hp感染率也随之升高;然而同时Hp耐药问题的日益突出导致其根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ell首次从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关系已逐渐得到确认.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中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在人群中逐年下降,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后续的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有明显上升趋势[1].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Hp可能对GERD有保护作用[2].但有不少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Hp感染对GERD的发生并无保护作用,根除Hp与GERD发生大多无关,而且一般不加重已经存在的GERD.为此,本文对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合理用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H·pylori简称Hp)的发现和发展已经经过了20余年的历史。由于Hp的发现大大推动了胃肠病学乃至医学的发展,Hp的发现者Marshall和Warren共同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物学和医学奖。事实上在Hp被发现前已有不少学者报告在胃黏膜组织上看到细菌,我国学者也有用抗菌药物呋喃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PUD)的报告,但没有深入研究。有关Hp的研究目前仍然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包括Hp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和Hp诊治等的研究。鉴于Hp根治的重要性及Hp耐药性的逐年增加,本文就如何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作如下几方面的评述。1 H·pylori的感染现状M… 相似文献
15.
16.
自1983年Warren及Marshall在人胃粘膜中发现螺状弯曲菌(即幽门螺杆菌,HP)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临床病理的研究,人们发现HP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流行广泛。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1996年WHO将其列为一级致癌因子,在我国普通人群中,HP感染率以达50%到60%。 相似文献
17.
18.
19.
幽门螺杆菌耐药防治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rip)感染已被证明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等密切相关,根除Hp在上述疾病中具有积极作用。尽管目前应用的一线治疗方案及欧洲Maastricht-2、Maastricht-3共识报告新近推荐的二线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与滥用,Hp耐药性问题已日益突出,Hp根除率显著下降,耐药率逐年上升,且存在地区差异。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75.6%、27.6%和2.7%,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平均耐药率分别为15%、3.2%。因此,加强Hp耐药防治的研究,显得非常迫切和尤为重要。现对Hp耐药防治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关系十分密切。根除Hp是防治上述各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复发的重要途径。随着时间推移,原有效根除Hp感染治疗方案因Hp耐药升高而逐渐下降。经典方案的根治失败也呈上升趋势,因此积极探索出高效、不耐药、疗程短、治疗简单、价格合理的新三联抗Hp治疗方案,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