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经腹腔镜剔除;30例经腹剔除.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的数目、直径、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经腹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对于多发(肌瘤数目≥4)及巨大肌瘤经腹组明显优于腹腔镜组;腹腔镜剔除肌瘤数目、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经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快、剔除肌瘤直经大、数目多,适合剔除肌壁间及较深部位子宫肌瘤的优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金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41-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1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以及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其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肌瘤剔除个数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肌瘤最大直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数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满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条件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和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的个数、肌瘤的大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开腹术组剔除肌瘤的数目和大小、住院时间、出血量多于腹腔镜组,排气时间长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开腹手术具有剔除子宫肌瘤数目多,大小、深浅不限的优点,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薇 《海南医学》2011,22(6):74-75
目的比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优缺点。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梅县人民医院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数目、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开腹组明显短于腹腔镜组;对多发(≥5个)及巨大肌瘤开腹组优势于腹腔镜组;术后病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腹组;术后恢复腹腔镜组明显快于开腹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 TAM具有手术快、剔除肌瘤大且数目多、适合于剔除肌壁间及较深部位子宫肌瘤的优点;LM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其中40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开腹组),40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而住院费用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高(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符合微创治疗原则,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阴式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腹腔镜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肌瘤单发、多发以及肌瘤的部位、肌瘤直径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更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7例腹腔镜手术和39例开腹手术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肌瘤剔除个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或P〈0.01)。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对于肌瘤个数不多的患者腹腔镜手术更适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腹腔镜子官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选择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40例,分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80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组6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痛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8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术式.子宫肌瘤数目≤3个,壁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直径<6cm,将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腹腔镜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1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量少,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等优点,是一种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两种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淑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11-111,116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42例及阴式手术组31例,分别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天数、术后疼痛分级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阴式手术组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使用镇痛的天数、疼痛级别、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创伤、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方面优于经腹手术。  相似文献   

11.
张海报 《中外医疗》2013,(32):38-39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该院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进行子宫血管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月经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肌瘤复发情。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月经过多症状的改善率及肌瘤复发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使月经过多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子宫动脉阻断后肌瘤的血供即刻受到影响。肌瘤坏死,具有潜在的降低肌瘤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的最佳术式,了解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从而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选择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8例为腹腔镜组,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随机抽取的134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开腹组。对两组患者肌瘤大小、部位及数目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关系,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及比较。结果在子宫肌瘤的种类、部位相同的条件下,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着肌瘤的增大,术中出血增多,肌壁间肌瘤较浆膜下肌瘤手术时间延长,多发肌瘤较单发肌瘤手术时间延长,而两组浆膜下肌瘤的出血量、多发肌瘤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开腹组,术后病率小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有其局限性,与开腹手术相比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256例(观察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同期开腹组142(对照纽)例进行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颓后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256例,术后肛门排气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术中手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疤裹小的特点,术中配合阴道B超可以减少肌瘤的遗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80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经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经腹组,差异明显;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腹组;2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子宫肌瘤剔除率方面,经腹组优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广泛,肌瘤剔除率更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肌瘤情况,结合腹腔镜与经腹术式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朱景华 《当代医学》2016,(18):54-55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78例,主要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较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较快以及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剔除术与开腹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子宫肌瘤患者104例,行子宫肌瘤开腹术的患者52例为对照组,行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患者52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的肌瘤残留率、抗生素使用率、镇痛泵使用率及患者认可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率、镇痛泵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肌瘤残留率和患者认可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降低伤口愈合时间,降低抗生素和镇痛泵的使用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邓爱莲 《大家健康》2013,(24):18-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剔除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剔除肌瘤数目及剔除肌瘤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腹腔镜(n=190)与开腹(n=50)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45,3.654,6.241,5.123;均P〈0.01),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4,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有一定的手术适应证,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108例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组与阴式组,每组54例,腔镜组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肌瘤剔除个数、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都明显高于阴式组,腹腔镜组的肌瘤剔除个数明显较阴式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肌瘤切除个数多等优点,可在临床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7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3组:腹腔镜辅助组56例.腹腔镜组50例.开腹对照组64例。对3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发病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术后月经改善、肌瘤复发等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与腹腔镜辅助组,术后发病率、肛门排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另两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另外两组(P〈0.05),术后肌瘤复发率高于另两组(P〈0.05),手术失败率高,中转开腹18例;腹腔镜辅助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改善,术后肌瘤复发同开腹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无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复发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