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广西玉林地区博白、陆川两县中小学生上肢长度发育状况和趋势。方法 对 490名 7~ 16岁女性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测量指标中身高、躯干长和上肢发育长度的数据统计分析 ,计算了标准指数 :上肢长 /身高 ;对各年龄段进行分型 ,并通过各年龄段指数绘制折线图 ,描述发育趋势。结果 女性中小学生的发育过程中 ,身高、躯干长和上肢长的发育都具有向上增长的趋势 ,而在 14岁以后这种趋势相对减缓。各年龄段的上肢长与身高均为密切正相关 ,而与躯干长在 13岁以后相关性减弱。上肢长 /身高标准指数A的Brugsch分型在各年龄段均集中在短型 ,不同于汉族和苗族等民族成年女性的中、长臂型。结论 本地区女性中小学生为短臂型 ,上肢长与躯干长在 13岁以后的相关程度减弱与躯干长的发育放慢有关 相似文献
2.
口唇部活体测量及生长发育研究史铀,舒斌,胡兴宇,邓德华泸州医学院附院护校646000宜宾卫校口部是颜面的一个重要器官,研究口唇部的正常形态和生长发育规律对评估上下颌的发育有一定价值,为此我们对4308例四川地区幼儿至青年期(2~25岁)口唇部11项指...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 为了解畲族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状况及体质特征,为促进畲族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人体测量要求,对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体脂百分率和马氏躯干腿长进行测量,计算出体重、胸围、腰围、臀围、马氏躯干长腿的标准指数.结果 畲族中小学生男生14岁、女生13岁,身高、体重生长速度较快,16岁后生长速度缓慢;男女生8~18岁期间身高、体重生长出现两个生长高峰期.畲族中小学生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分型中,以“超短腿型和短腿型”为主,而“中腿型”极少.结论 畲族中小学生身高、马氏躯干腿长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对某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随机抽取2010年及2014年某县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两年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2014年学生的身高上等率较2010年相比显著下降,而身高下等率显著升高;对于体重而言,2014年学生的体重上等率较2010年相比显著下降,而体重下等率显著升高。对于营养状况分析,2014年学生的营养状况正常率为65.72%,与2010年(52.75%)相比显著升高;营养不良、肥胖的发生率较2010年显著降低;两组超重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性教育作为教育整体中的重要部分 ,应受到高度重视 ,而家庭性教育更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研究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的现状 ,旨在为中小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以及家庭性教育与学校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依据。在浙江省杭州市 (市区及淳安县 )和上虞市 8所中小学中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的 12 41名中小学生家长。 2 46名小学 (六年级 )家长 ,其中城市 15 4名 ,农村 92名 ;480名初中家长 ,其中城市 36 2名 ,农村 118名 ;5 15名高中家长 ,其中城市 36 0名 ,农村 15 5名。采用自编制的“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父母问卷 )。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艾森克问卷为主要工具,对农村中小学生及老师、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查出率为15.40%。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排序为:教育方法和态度、与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关系、父母间关系、学校气氛、家长的文化程度、学生个性、教师人格、家庭结构、母亲妊娠及围产期情况、家长的身心健康、与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报告615名汉族学龄前儿童眼裂宽,眼裂高和眼裂倾斜度的对称性研究结果。眼裂宽,眼裂高和眼裂倾斜度的平均非对称率分别为0.96%,1.10%和6.60%,均呈高度对称性;三项测量两侧间的差值均数均随年龄增长而减小,反映出对称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2.
13.
运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陕西省咸阳市、延安市、宝鸡市、渭南市、铜川市、西安市、榆林市随机抽取的35个自然班的1000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旨在了解陕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陕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是比较好的.但在个别分量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男生;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土家族中小学生身体围度的发育规律,为体质人类学积累资料,为建立土家族中小学生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对1 862例(男951例,女911例)土家族中小学生的头围、胸围、腹围、腰围、臀围、上臂紧张围、上臂围、大腿最大围、小腿围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 :土家族中小学生身体围度的各项指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同性别不同的年龄段和同年龄段不同的性别各指标值的增长速度都不同。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臀围、胸围、腹围,最慢的是头围。大部分围度值女生都快于男生。结论 :土家族中小学生身体围度的增长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别差异,并与本地区的苗族中小学生体围比较也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状况和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儿少心理问题筛查表》和《儿少心理健康量表》评定9728名在校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患病率在2.3%-19.5%之间,其中,思维内容、注意力、自信与自尊、责任感、学习与工作、情绪反应、社交问题、言语问题、人格问题、睡眠饮食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均超过10%.结论:目前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常见问题。方法 采用儿少心理问题筛查表和儿少心理健康量表对9728名中小学生进行评估。结果 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初二、初三、高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一年级、二年级容易出现注意问题、活动问题。结论 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各有差异,不同的年级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家长的身体活动状况及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小学生家长4609名,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病人健康问卷(PHQ-9)评估焦虑和抑郁状况。构建零膨胀负二项(ZINB)模型、广义加性模型(GAM)探讨每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和低强度身体活动(LPA)时间与焦虑、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根据ZINB模型回归系数计算身体活动对焦虑、抑郁症状产生的收益(与参照组相比GAD-7、PHQ-9得分减少的百分比)。结果:ZINB模型结果显示,与每周不进行MVPA的家长相比,每周MVPA时间增加可以降低GAD-7和PHQ-9得分,运动时间越多所产生的GAD-7得分(1~149min收益2.30%、≥150min收益10.91%)、PHQ-9得分(1~149min收益8.62%、≥150min收益18.01%)收益越大;GAM拟合的光滑曲线显示,每周MVPA时间和LPA时间与GAD-7和PHQ-9得分之间呈U型关系,每周MVPA和LPA时间达到400~600min时,GAD-7和PHQ-9得分下降最多。结论:中小学生家长每周进行400~600min的MVPA、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西融水苗族儿童青少年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1 597名7~16岁乡村苗族青少年(男生798例,女生799例)头面部的9项指标进行测量、比较,并计算相关的指数,根据头面部各项指数数值大小进行头型、面型的分型.结果:该地区苗族青少年头面部9项指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各年龄组的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苗族青少年的头型:头指数以圆头型(34.33 %)和特圆头型(33.08 %)多见;头长高指数以高头型(93.93 %)多见;头宽高指数以中头型(38.07 %)和阔头型(33.56 %)多见;形态面指数以阔面型(38.70 %)和中面型(28.55 %)多见.结论:广西融水苗族儿童青少年的头型和面型与广西壮族、侗族青少年比较有其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9.
睑部的应用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0套成人干燥胸椎的每块椎骨椎孔的矢,横径,椎弓根的高度,下切迹深度,椎板厚度进行了测量和观察。结果提示:7%的胸椎,椎板内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引起椎板增厚,是造成胸段椎管狭窄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33个少数民族体质特征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我国33个少数民族活体测量的九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从动态聚类图中可见现代中国人的体质特征类型可分为北部类型、南部类型和藏彝走廊类型三类.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证明了藏彝走廊的存在,并揭示了有关保安族和维吾尔族族源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