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马小平 《北方药学》2014,(4):106-107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药师干预对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健康教育、制定最佳用药方案、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疗效、用药依从性和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干预前(U=13.4554,P<0.01),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X2=124.262,P<0.01),患者对药师的咨询明显增加(X2=50.8486,P<0.01),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善(P<0.01)。结论:药师干预可明显提高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用药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电话随访及用药指导,对患者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的影响。方法: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干预组主要通过电话随访方式给与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并和临床医师共同探讨患者用药合理性;对照组不给与干预,5个月后比较干预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等。结果:干预组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2%提高到61%,服药依从性由干预前的51%提高到85%,高血压达标率由干预前的46%提高到78%,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药物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到临床中,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干预和用药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如何开展药学服务,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参与1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给予患者相应的用药指导,纠正其不良用药习惯。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指导及用药监护,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用药的知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了患者愈后及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个体化、全方面的用药服务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药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3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取药方式;观察组药师主动参与患者治疗,为其提供药物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并随访用药依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 药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心房纤颤、高血压病极高危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如何开展药学服务,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参与1例心房纤颤合并高血压极高危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给予患者相应的用药指导,纠正其不良用药习惯。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指导及用药监护,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用药的知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了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个体化、全方面的用药服务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抑郁症住院患者用药教育的模式,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并为临床药师开展抑郁症用药教育提供规范化操作流程。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治疗过程,对患者进行全病程跟踪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建立系统、规范的抑郁症住院患者用药教育模式。结论:用药教育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提高患者对抑郁症以及药物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临床药师对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和用药指导,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1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干预组实施个体化给药、用药指导和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等,对照组不予以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对2组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等调查。结果干预组用药依从性由干预前18.6%提高到干预后的62.7%,血压达标率由13.6%提高到57.6%,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药物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个体差异、时辰药理学、药剂学等,临床药师参与医师对高血压患者用药,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和用药指导,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血压达标率与用药依从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医联体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工作的探索实践,为分级诊疗模式下实现医联体连续性药学服务提供经验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5月16日至6月30日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3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由我院临床药师带动指导社区药师共同参与,综合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工作规范,对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出院后转诊至社区诊疗及居家康复期间的长期连续性药学监护,进行药物整合、用药风险评估、用药合理性评估、用药教育与长期随访等,并实施用药风险分级管理,制定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技术手册,建立长期药学监护管理数据库。结果:该工作模式运行6个月,与干预前对照,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安全用药认知能力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 患者血压达标率均有显著提高,药师对不合理处方的有效辨识率和干预率显著提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长期药学监护工作对于提升患者用药认知能力及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辨识和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秀英 《中国药房》2011,(34):3258-326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用药分析与用药教育的方法。方法:跟踪1例高血压3级患者住院期间主要治疗药物,结合患者病史、住院期间的各项检查及诊疗经过,进行用药分析及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患者通过采用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减少了不良反应,有效防止了靶器官损害,使血压维持至理想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发挥药物治疗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0.
孙力  马新萍  白慧东  蒋玉凤 《河北医药》2013,35(11):1720-1722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问卷,对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这组高血压患者中,整体用药依从率低,仅为17.5%;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我院门诊维吾尔族患者用药依从性与参加医保种类和有无其他慢性病有关(P<0.05);与语言、斋月、饮食等民族风俗习惯无关。另外从调查结果发现,仅有1.71%的患者获知药物治疗的信息是来自药师。结论对于门诊维吾尔族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不容乐观,需要建立规范的用药教育及用药监护模式,临床药师需要强化药学服务理念,结合地域特点提高对门诊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关注。这可作为临床药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李连瑞 《中国药房》2009,(11):869-87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对76例用药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1次面对面的药学服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共进行4次,分析4周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情况的变化。结果:患者依从率从第1周的(48.99±22.90)%上升至第5周的(83.82±12.47)%(P<0.01);血压达标率由第1周的6.58%上升至第5周的51.32%(P<0.01)。结论:临床药师为门诊高血压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可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科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及技巧。方法:参与肿瘤患者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从药物的治疗目的、作用、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及食物的影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以及药物的贮存保管等方面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并对教育前后患者对用药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教育后患者在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方面均有改善,用药依从性提高。结论: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教育可以作为临床药师参与肿瘤科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单的设计与患者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对2例存在不同问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药学服务单进行患者教育,探讨设计药学服务单及其在患者教育的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结果:药学服务单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建立药患关系、在治疗团队中找到临床药师的位置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结论:利用药学服务单进行患者教育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一个很好的工作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齐宏亮  ;周晖  ;刘斌  ;赵庆春 《中国药房》2014,(38):3630-363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宣教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学服务单"110份,结合临床药师日常用药宣教工作记录和实践经验并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用药宣教要点。结果:宣教要点涉及对老年患者、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药、地高辛、醛固酮拮抗药、调脂药等方向的用药事项。结论:对用药宣教要点的掌握和执行有助于提高药师的药学服务能力,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药学干预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某院神经内科收住的4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配备专科临床药师,实施个体化给药、开展床旁用药宣教、发放患者出院用药指导单,对照组不予干预。制定二级预防用药知识和用药依从性调查表,在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用药知识调查,在出院3个月后对2组患者行电话回访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在二级预防用药知识方面,干预组回答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依从性方面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可以增加患者的用药知识、提高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李治纲  ;任秀云 《中国药房》2014,(36):3439-3441
目的:探讨个体化用药教育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所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硝酸甘油、辛伐他汀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从药物种类、作用特点、剂量调整、不良反应及处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后进行评价。调查两组患者对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用药依从性、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用药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的总依从率、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用药教育能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增加用药依从性和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老年高血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顺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58-2259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运动康复、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而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是高血压综合防治的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可以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养成有益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 600例高龄高血压患者按住院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0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干预后血压等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高龄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