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在修复拇指电烧伤以及急诊手外伤的创面即时覆盖中应用广泛,但食指背侧岛状皮瓣面积较小,在修复拇指较大创面缺损中组织量不足。我们临床应用含有指蹼软组织的扩大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近环形缺损创面36例,将手术前后的护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第Ⅲ、Ⅳ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手电烧伤电,晚期创面上应用的价值。方法:分析6例应用了第Ⅲ、Ⅳ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手电烧佃的病例。结果:早晚期手电烧伤伴有深部组织缺损外露者,应用第Ⅲ、Ⅳ掌背动脉逆行岛状岛状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远期手指功能恢复不良,需进一步肌腱移植,松解。该逆行皮瓣因未作神经吻合,术后皮瓣感觉差。结论:第Ⅲ,Ⅳ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早,晚期小范围手部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皮瓣抗感染性强,便于手术,一次性完成,易被病人接受,皮瓣可促进死骨修复,采用多种组织一次性修复应在电烧伤早期完成。  相似文献   

3.
魏邦敏  徐健  姜茂华 《河北医学》2007,13(12):1231-1232
目的:探讨一种应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Ⅳ度烧伤创面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0年7月至2007年4月,应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小腿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周及足背Ⅳ度烧伤创面20例。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良好,随访3个月至1年,皮瓣颜色、质地良好,无臃肿。结论:腓动脉穿支供血的小腿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供充足,切取简单,不损伤主要血管,供区易于封闭,是修复足部踝周Ⅳ度烧伤创面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烧伤后自体岛状皮瓣移植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实施自体岛状皮瓣移植的156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进行检查,统计皮瓣存活情况。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影响烧伤后自体岛状皮瓣移植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 156例烧伤患者中自体岛状皮瓣存活126例,占比80.77%;自体岛状皮瓣失活30例,占比19.23%。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使用地塞米松情况、术中操作不当情况、术后制动情况、术后创面保暖措施实施情况、术后渗血创面敷料更换是自体岛状皮瓣移植后失活的影响因素(O^R1, P0.05)。结论术后未使用地塞米松、术中操作不当、术后制动不佳、术后未实施创面保暖措施、术后渗血创面敷料未及时更换是岛状皮瓣移植后失活的影响因素,可据此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全  冯世海  施耘  刘群 《广东医学》2007,28(4):597-598
目的 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在修复拇指深度烧伤创面近远期疗效.方法 利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12例拇指背侧或指腹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其中拇指背侧8例,指腹4例.结果 12例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0.5~1年,拇指外观、色泽、皮肤弹性、感觉及耐磨性均良好.结论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操作简单,血供可靠,是修复拇指背侧或指腹烧伤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光正  李培  何忠海 《广东医学》2003,24(6):646-647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组织缺损的岛状皮瓣修复方法和特点。方法:115例烧伤患者中,采用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瓣修复16例;掌背动脉岛状瓣21例;尺动脉腕上支岛状瓣9例;示指背侧岛状瓣31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瓣18例;指背动脉筋膜蒂皮瓣17例;其他岛状瓣11例。结果123块皮瓣除4例指背动脉筋膜蒂皮瓣、2例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部分坏死,1例掌背动脉皮瓣切取失败改用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根据手部烧伤组织缺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恢复和保存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拇指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对8例拇指电烧伤有肌腱、骨外露的创面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该皮瓣带有桡神经浅支分出的指背神经,皮瓣转移后感觉恢复快,皮瓣厚度适宜,质地柔软,经1~2年随访,病人感到满意。结论:食指背侧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成活率高、安全性大、手术操作简便、对供瓣区功能影响小,是修复拇指小面积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治疗下肢电瓶电解液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下肢电瓶电解液烧伤患者,积极清创后VSD治疗7~10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供瓣区游离植皮封闭。结果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臃肿,受力处无破溃,患者行走无异常。结论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是治疗下肢电瓶电解液烧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尺神经腕背支、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足部位烧伤后软组织缺损创面 10例。皮瓣面积最大 11cm× 10cm ,最小 5cm× 4cm。结果  9例皮瓣完全成活 ,1例部分成活。随访 6~ 17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此类皮瓣血供充分 ,不牺牲主干血管 ,切取容易 ,旋转弧度大 ,能够满意地修复手足附近烧伤后软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4年2月采用该皮瓣修复手部创面5例,其中手背部创面4例,虎口部创面1例,手术采用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坏死及感染。术后随访3个月~1年,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操作方法简单方便,成活率高,能够取得相对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面积深度烧伤的修复方法。方法:对本组18例不同病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分别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指动脉为蒂岛状皮瓣、耳后乳突区反流轴型皮瓣、第2跖背动脉岛状皮瓣、趾蹼游离皮瓣等20块皮瓣进行创面修复。结果:20块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1年,功能、外观良好。结论:微型皮瓣成活率高,疗程短,疗效好,是修复小面积深度烧伤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2.
1987年以来对17例烧伤患者行18例次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术,取得良好效果。岛状肌皮瓣移位术简单安全,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很适合于一期修复电击伤等造成的局限性深度烧伤创面。认为手术应在伤后尽早进行以减少间生态组织的继发性坏死,提高创面一期愈合率。术中应尽量保存受累的神经、肌健、骨骼等以挽救功能并为必要的二期重建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胸背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局部转移修复烧伤后腋部瘢痕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5例大面积烧伤后腋部严重瘢痕挛缩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2岁.患者接受手术时间为烧伤后3-12个月,平均7个月.腋部瘢痕手术松解后形成创面6cm×5cm-10cm×12cm,应用胸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皮瓣切取面积7cm×6cm-11cm×13cm.结果:5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1例皮瓣稍臃肿,术后3个月进行皮瓣削薄手术,外形恢复佳.随访5例患者,随访时间1个月-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皮瓣可以抗瘢痕挛缩,外形佳,质地好.依照中华医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肩关节功能优3例,良2例.结论:胸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是修复烧伤后腋部瘢痕挛缩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较大面积手部组织创伤50例,动脉皮瓣游离移植24例,不吻合血管的前壁逆行岛状皮瓣12例,背阔肌岛状皮瓣7例,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7例,切取皮瓣均在8cm×10cm 以上。结果50例皮瓣1例坏死,2例边缘坏死,2例轻度感染,余均一期愈合。结果表明,修复较大创面软组织缺损,尽可能选择游离皮瓣移植,能用其它岛状皮瓣覆盖创面者,尽可能不用前臂岛状皮瓣。皮瓣可根据创面大小,深浅及污染程度来选择。皮瓣游离,受区处理和血管吻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患者创面岛状皮瓣修复情况. 方法 本组患者32例,共36只手.应用手部带蒂岛状皮瓣修复40块创面.早期行局部减张术,术前、术后采用小分子右旋糖酐及血管活性药物处理.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大部分皮瓣感觉功能恢复,且转移灵活,外观好,优于其他皮瓣.结论 手部应用岛状皮瓣,具有皮瓣薄、血运好、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早期清创及改善血运,是确保皮瓣转移后手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 1979年以来,我们采用了足背动脉岛状皮瓣、食指近节背侧带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了跟骨慢性骨髓炎皮肤缺损、拇指外伤截指、手掌、背侧皮肤缺损和拇指脱套伤8例,7例皮瓣成活,1例部分皮瓣坏死。体会一、大多数皮肤切伤、撕裂伤,均可直接缝合或皮片移植覆盖创面。对遇有骨关节、肌腱、神经血管暴露的创面,岛状皮瓣尤为适宜。手术时就近切取带有血管神经蒂的岛状皮瓣,经适当转位,一次修复创面,几乎与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起到同样的治疗目的。二、处理拇指损伤时,保留长度是发挥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40例不吻合血管的岛状皮瓣或复合皮瓣转位修复组织缺损。急诊修复10例,择期修复30例。逆行岛状皮瓣29例,交腿岛状皮瓣4例。修复创面4×4~17×12cm。40例皮瓣全部成活。对修复适应症、修复方法选择、皮瓣或复合皮瓣选择、手术时机选择、受区准备和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高玉良  张凤蔚  王德  高建 《中外医疗》2013,(25):113-114
目的探讨旋肩胛动脉横支岛状皮瓣在治疗烧伤后腋部中重度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效果。方法根据腋部挛缩瘢痕松解后其皮肤及软组织的缺损面积,设计以旋肩胛动脉横支岛状皮瓣,旋转修复腋部创面。皮瓣面积为18 cm×5 cm~24 cm×10 cm。结果该组25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尖部出现表皮坏死,经换药愈合;供区创面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经3~12个月的随访,25例患者上肢及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旋肩胛动脉横支岛状皮瓣具有供区隐蔽、血管蒂解剖位置恒定、易于切取、血管网丰富、易成活和皮瓣可塑性强、臃肿不明显、不需二次整形、供区可直接缝合等优点。应用旋肩胛动脉横支岛状皮瓣整复烧伤后腋部中重度瘢痕挛缩畸形,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阴茎体部深度烧伤尤其是电烧伤引起阴茎海绵体和尿道海绵体组织外露,治疗时不仅要求修复创面,还应兼顾阴茎勃起感觉功能的恢复。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带血管蒂阴囊岛状皮瓣修复阴茎体部深度烧伤创面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伴有骨、关节、肌腱外露的创面修复是个困难问题。本文报告自1982年9月~1985年2月对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病人,在进行骨、关节、肌腱手术同时采用轴型皮瓣和肌皮瓣转移一期修复创面。其中食指背侧岛状皮瓣11例、不包含指神经的指动脉皮瓣8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8例、背阔肌肌皮瓣3例、腓肠肌肌皮瓣23例、足底内侧岛状皮瓣1例、外展(足母)肌肌皮瓣2例,臀大肌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