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泽云 《中原医刊》2004,31(6):38-38
患者,女,54岁,因头疼一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3天入院。患者一月前无诱因出现头痛,部位不确定,呈持续性钝痛,活动或者侧卧位时加重,伴记忆力下降,无明显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三天前头痛加重,伴剧烈恶心、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次数和量不详。体检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50/100mmHg。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报告9例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检查资料.结果 9例18个血肿,伴灰白质界面内移9例,侧脑室变窄9例,中线结构偏移4例.结论 CT平扫间接征象及增强检查为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罗家滨 《当代医学》2008,14(24):83-83
目的 本文报告9例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检查资料.结果 9例18个血肿,伴灰白质界面内移9例,侧脑室变窄9例,中线结构偏移4例.结论 CT平扫间接征象及增强检查为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提高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例手术证实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表现,其中男性14例,女性1例。采用GE9000型CT扫描机,扫描条件为120KV,200MA,5S,层厚与层距分别为1cm,先行平扫,在静脉闭注60%的泛影葡胺100ml,60—100s后开始行增强扫描。结摹15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均位于颅内板与脑皮质间,密度均匀与脑灰质密度相近,边缘不清的新月形影。皮质及灰白质界面内移,脑沟消失,邻近脑池闭塞,同侧脑室受压变窄或消失,中线不同程度向对侧移位。增强扫描血肿不强化,与强化的脑皮质表面分界清楚。结论头颅CT检查,尤其是增强CT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定位和定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亮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7):712-713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ISDH)系指CT上硬膜下血肿的密度与邻近脑实质(主要是皮质)密度相近而边缘、边界不清,是硬膜下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硬膜下血肿的17%~25%。临床上外伤史不明确或有轻微外伤史,症状体征均不典型,  相似文献   

6.
作者收集了本院2006年9月~2007年9月间的经手术治疗的资料完整的12例病例,总结其CT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18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SDH)临床CT分析,对SDH等密度发生机理作了探讨。认为SDH呈等密度,是由于新生血肿膜的出血状态和局部的凝血障碍,以及血肿外壁的毛细血管持续出血所致。多数等密度SDH并非急性SDH向慢性演变过程中的一现,而是始终表现为等密度或近似等密度的一种慢性SDH。  相似文献   

8.
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1种特殊类型,我科1994年共收治早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均为男性,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2.7岁,4例均为左侧,血肿范围左额颞顶部。发病形式:例1颅脑损伤后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其余3例均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CT、MRI:4例CT均为等密度表现占位效应而无病灶影,例112d后增强扫描显示由等密度变成低密度与等密度混杂密度.例3当时CT增强扫描和平扫比较无差别,橱2M丘!确诊,例3、名因故未作MRI检查,凭CT占位效应作钻孔引流.结果:术后恢复顺利.临床治愈,2例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及辨认。方法 对2006年4月~2007年10月间经手术治疗后确诊为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18例病例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根据临床表现、CT直接和间接征象不难诊断。结论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是硬膜下血肿的常见类型,均表现为涉及一侧或双侧额、额顶部的脑皮质表面的等密度病变,与脑质分界不清,但有皮髓质交界面内移,中线向健侧移位,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图像,进行仔细分析,运用窗口技术,必要时配合增强扫描,则不难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方法 分析19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并与临床结合。结果 血肿位于颅内板下呈新月形或过渡形与脑组织密度相近,灰白质界面内移及脑回聚拢内移15例,单侧血肿使患侧脑室不同程度受压,中线移位,4例双侧血肿使中线结构无改变,但2例脑室受压,对称性变小。增强扫描出现血肿内缘包膜呈点状或弧线强化。结论 CT较好显示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直接或间接征象,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临床确诊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资料。结果:(1)直接征像:共有血肿31个,位于额、颞、顶部大脑皮质外,全部血肿密度基本均匀,与皮质密度基本相似。血肿最大宽径1cm~4cm。形态:呈内板下新月形、梭形、半月形。血肿内侧缘一般来说都欠光整。(2)间接征像:主要是占位效应所致,全部病例未见明显低密度水肿带。(3)增强表现:脑皮质密度普遍增高、皮质静脉显示、灰白质交界明显,血肿呈相对低密度,有7例血肿包膜呈点、线状强化。结论:等密度血肿形成的机理:(1)由急性高密度血肿演变而成。(2)桥静脉破裂形成。(3)自发形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依赖CT检查。大部分等密度硬膜下血肿都可通过平扫的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来诊断,只有少部分需要作增强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2.
13.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与脑皮质的密度相近且边界不清,其临床上常认为外伤史不明确或仅有轻微的外伤史,诊断较为困难,容易漏诊及误诊。为了提高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率,尤其提高基层医生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的进一步认识,笔者回顾了我院30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CT表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分析62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ISDH)的CT表现,并对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所显示ISDH的直接征象和各种间接征象进行了讨论,并探讨ISDH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5.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与脑皮质的密度相近且边界不清,其临床上常认为外伤史不明确或仅有轻微的外伤史,诊断较为困难,容易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6.
分析62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ISDH)的CT表现,并对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所显示ISDH的直接征象和各种间接征象进行讨论,并探讨ISDH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0年4月~2003年4月共收治的14例病例。男13例,女1例,病程最短3周,最长22个月,平均9~10周。均采用钻孔引流手术。结果:14例临床痊愈。11例获随访,2例尚存少量单侧硬膜下积液。结论:双侧CSDH采用钻孔引流,手术简便、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黄甫 《海南医学》2004,15(9):79-80
目的 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病因 ,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术前经CT及MRI确诊为双侧CSDH行双侧钻孔冲洗引流术。结果 本组 2 6例均行双侧钻孔冲洗引流术 ,术后并发颅内血肿 3例 ,2例术后血肿单侧复发 ,其中 1例因有原发脑干伤 ,经治疗后植物生存。其余病例均痊愈。结论 ①CT和MRI对双侧CSDH可以做出早期确诊 ;②钻孔冲洗引流治疗CSDH安全有效 ;③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慢性硬膜下血肿指头部外伤后3周出现症状就诊的病人,慢性双侧硬膜下血肿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特殊部分。我院自1976年5月至1991年1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73例,其中双侧11例,占慢性硬膜下血肿的1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海锋  赵守清 《吉林医学》2012,33(19):4089-4090
目的:探讨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影像特点,提高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56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结果:血肿均位于幕上,额颞顶部39例,额顶部11例,额部6例,所有病例可见侧脑室不同程度变窄、移位,灰白质交界线内移,2例双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作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皮质血管内移及血管膜影。结论:CT扫描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位置、大小、范围,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