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代丁)片10 mg/d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11例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3例.口服国产阿德福韦酯(代丁)10 mg/d,48周;B组48例,口服葛兰素史克公司阿德福韦酯(贺维力)10 mg/d,4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LT和HBV-DNA水平,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ALT、血清HBV-DNA下降水平及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而增加,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功能损害,两组共有9例患者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结论]国产阿德福韦酯(代丁)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国外同类药物相似.  相似文献   

2.
龚钰清  刘莉  陈悦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144-1145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应用美能联合膦甲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3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大剂量美能和膦甲酸钠注射液;对照1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照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膦甲酸钠注射液;对照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小剂量美能和膦甲酸钠注射液。结果治疗组肝功能、PT及PTA水平明显恢复,与其他各组相比HBVDNA水平下降最早且下降幅度最大。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美能联合膦甲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膦甲酸钠和聚甲酚磺醛治疗大病灶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大病灶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使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去除疣体后使用膦甲酸钠3.0 g静脉滴注1次/d,共10d.皮损外用聚甲酚磺醛湿敷,1次/2d,共2周.结果 43例患者中32例患者皮损一次性治愈,一次治愈率为74.42%.6个月后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98%,总治愈率为93.02%(40/43).结论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膦甲酸钠和聚甲酚磺醛治疗大病灶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36-103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肝患者56例,按照患者耐药位点不同分为A组(180位点变异)和B组(204位点变异)各2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48周,于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48周测定两组的ALT水平以及HBVDNA水平,并记录两组的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DNA阴转率。结果治疗12周、24周、48周时,两组的ALT水平以及HBV-DN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两组的AL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HBV-DNA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B组的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8.6%和57.1%,均分别高于A组的7.1%和28.6%(P<0.05)。结论对拉米夫定耐药后的慢性乙肝患者,204位点变异者使用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可取得较高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可以为抗乙肝病毒过程中发生的耐药进行较早、更有针对性的挽救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膦甲酸钠和聚甲酚磺醛治疗大病灶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大病灶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使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去除疣体后使用膦甲酸钠3.0 g静脉滴注1次/d,共10d.皮损外用聚甲酚磺醛湿敷,1次/2d,共2周.结果 43例患者中32例患者皮损一次性治愈,一次治愈率为74.42%.6个月后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98%,总治愈率为93.02%(40/43).结论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膦甲酸钠和聚甲酚磺醛治疗大病灶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杨江红  董洁 《药物与人》2014,(5):182-182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耐药发生率,从而得到有效的护理。方法:9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乙肝病毒复制的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42例和拉米夫定组52例,分别给予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在治疗12周、24周、48周观察病毒学、生化指标、Child-Pugh积分和病毒突破率等变化情况。结果: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在12周、24周和48周无显著性差异,在12周时替比夫定组有95%(40/42)的患者HBV-DNA阴转,拉米夫定组有92%(48/52)的患者HBV-DNA阴转,在24周时2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均达到100%,2组患者生化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2组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时替比夫定组病毒突破率为0%,拉米夫定组有8例(15%)发生病毒学突破。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及改善肝脏储备功能方面,替比夫定组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病毒学突破拉米夫定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二者的协同作用.方法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用药组、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每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并在治疗的第7个月开始加服干扰素3 MU,每周3次;拉米夫定组单用拉米夫定100 mg/a,干扰素组单用干扰素3 MU.在1个疗程结束时分别评价三组的治疗效果,并在每组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结果 治疗结束后,联合用药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92.5%(37/40)、90.0%(36/40)、70.0%(28/40)和67.5%(27/40),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P<0.05);随访结束后,联合用药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和综合应答情况均明显优于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口服每日1次,分别检测治疗0、4、12、24、48、72周时患者血清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表面抗原(HBsAg)与e抗原(HBeAg)状态和肝功能情况,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至72周时HBV-DNA水平平均下降幅度达到3.60log10,HBV-DNA未检出率达到96.37%,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达到97.93%;HBeAg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为7.81%和3.13%;治疗前基线ALT水平>5ULN组HBV-DNA阴转率和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ALT 25ULN组和ALT<2U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转换率与ALT<2UL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107 copies/ml组在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方面均高于HBV-DNA>1075ULN组和ALT<2U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转换率与ALT<2UL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107 copies/ml组在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方面均高于HBV-DNA>107108 copies/ml组和HBV-DNA>108 copies/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转阴率与HBV-DNA>108 copies/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抑制病毒复制、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均有疗效,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将48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4例/组.两组均进行内科治疗,一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恩替卡韦(观察组).对比两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及HBV-DNA阴转率.结果:观察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TBIL和ALT、治疗12周后以及48周后的HBV-DNA阴转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B相比数据相近(P>0.05).结论: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抗病毒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PFA)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保肝支持治疗,治疗组另加用PFA注射液3.0 g静脉滴注,每日2次,应用28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功能、病死率及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HBeAg阴转、HBV-DNA水平下降程度、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FA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降低病死率,可成为临床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紫杉醇(Taxol)两种用法联合希罗达(Xeloda)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老年晚期胃癌4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采用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3 h,每周1次,连用2周;希罗达2500 mg/(m2.d),连用14 d。对照组20例,紫杉醇用法改为135 mg/m2,静脉滴注3 h,每3周1次。以上化疗方案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者41例,观察组有效率(CR PR)为47.6%,中位进展期5.6个月,中位生存期8.9个月。对照组有效率45.0%,中位进展期5.4个月,中位生存期8.1个月。观察组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痛等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紫杉醇单周给药联合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可耐受,是老年晚期胃癌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IFN)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首选药物。随着医学科研的不断发展,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多数学者认为IFN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治疗CHB能获取较高疗效。 IFN+膦甲酸钠 35例CHB病人采用膦甲酸钠(可耐)每次100毫升,静滴,每日2次,连用28天为1个疗程;同时联合IFN(因特芬)每次300万单位,每日1次,肌注,连用1周后改为隔日1次,共治疗180天。结果表明,显效者27例,有效者30例,其总有效率为85.7%。与单用磷甲酸钠或单用IF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IFN+心肝宝 24例CHB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观察及分析长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实施长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BV-DNA阴转率54.3%,对照组患者HBVDNA阴转率22.9%,观察组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BeAg阴转率60%,对照组患者HBeAg阴转率25.7%,观察组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1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1 3例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提高HBV-DNA与HBeAg阴转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对33例乙型肝炎(乙肝)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恩替卡韦0.5 mg/d口服治疗33例乙肝患者,其中慢性携带者7例,慢性轻度患者12例,慢性中度患者14例.主要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与基线值相比的平均下降量,HBV DNA阴转率(<3log10拷贝/ml);并同时检测ALT、AST复常率.结果 三组患者HBV D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与基线相比的平均下降量也相应逐渐增加,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携带者HBV DNA阴转率为57.1%,轻度患者为75.0%,中度患者为100.0%.其中,中度患者在治疗至12周、24周、36周时,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携带者(P<0.05),仅在12周时HBV DNA阴转率高于轻度患者(P<0.01).中度患者48周时有5例达血清转换(35.7%),轻度患者在48周时有4例达血清转换(33.3%).轻度、中度患者分别在36周、24周时ALT/AST完全复常.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有较高疗效,安全,耐药风险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患者治疗指标的影响,从中寻找现阶段更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1例患者给予异甘草酸镁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采用较长疗程逐步减少用药次数的方法给药,疗程16周,同时给以恩替卡韦片0.5mg空腹口服,每日1次,疗程亦为16周;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恩替卡韦片0.5mg空腹口服,每日1次,疗程16周。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HBV-DNA阴转率为90.2%,HBeAg阴转率为23.5%,HBeAg转换率为21.6%,均优于对照组的84.4%、20.0%和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患者能获得更高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以及能更好的改善肝纤维化程度,为现阶段更为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种抗病毒药及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2例使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氯化钠及白介素(或干扰素)联合用药治疗14d。对照组30例用更昔洛韦14d。月经期巩固治疗3~7d,观察期6~8个月,随访1.5~3年。观察期内未发为有效,随访期内未发为远期有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84.38%,远期有效率达65.63%;对照组有效率53.33%,远期有效率为30%。结论联合用药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a-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2010年在沧州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1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40例,年龄18-4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3例,进行穴位注射α-干扰素;对照组48例进行普通肌肉注射α-干扰素。结果治疗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复常率为(53/63)84.12%,高于普通治疗组(32/48)66.67%;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46/63)73.02%,高于对照组(27/48)56.2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45/63)71.4%高于对照组(24/48)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6例患者HBsAg阴转,对照组无一例患者出现HBsAg阴转,且治疗组药物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行穴位注射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明显高于普通肌肉注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HBV-DNA阴性(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转阴性慢乙型肝炎患者60例,分为A组30例(继续拉米夫定治疗)、B组30例(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动态观查患者血清HBV-DNA、HBeAg/HBeAb、肝功能和病毒变异。结果 A组HBV-DNA阴性率在48、96、144周时分别为90.0%、83.3%、73.3%;B组分别为93.3%、86.7%、76.7%,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HBeAg阴转率或(和)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相似,ALT复常率也相似;A组有4例出现YMDD变异,B组无YMDD变异,仅有1例针对ADF耐药的基因位点变异。结论对于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转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继续使用拉米夫定或用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均有相似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应答状况,以及无应答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兰州大学1 734名体检乙肝血清标志物5项全阴学生全程接种乙肝疫苗,2个月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评价免疫效果,分析不同性别对血清HBsAb转阳的影响。对检测HBsAb阴性者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探讨无应答与HBV感染的关系。结果 1 734名乙肝血清标志物5项全阴且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者检测HBsAb,阳性1 638人(94.46%),阴性96人(5.54%),不同性别构成学生的疫苗免疫应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96名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检测HBV-DNA,结果有9人HBV-DNA阳性(9.38%)。结论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转阳率高,性别可影响免疫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转阳率,低水平的HBV感染是导致乙肝疫苗无应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继续服用拉米夫定并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1:1比例将64例拉米夫定耐药的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服用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mg/d,连用52周,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10mg/d,连用52周,在治疗24周及52周时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转阴、HBeAg转阴、HBeAg转换、ALT复常及治疗52周时阿德福韦酯耐药情况.结果 治疗52周时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81%(26/32),HBeAg转阴率47%(15/32),HBeNg转换率38%(12/32),ALT复常率94%(30/32),与对照组的53%(17/32)、22%(7/32)、12%(4/32)、69%(22/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CHB患者在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且耐药率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