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对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雅培公司提供的IMX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对25例正常献血员和83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进行了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血清检测并分析其与病理分析、临床分期之间关系。其中80例患放射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自身比较,结果: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放射治疗前后患血清鳞状细胞癌抗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可以作为对放射治疗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对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雅培公司提供的 IMX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 ,对 2 5例正常献血员和 83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进行了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血清检测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关系。其中 80例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自身比较。结果 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放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 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 ,可以作为对放射治疗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海燕 《肿瘤学杂志》2001,7(4):228-230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对2000年3月~2000年7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宫颈鳞癌(包括5例鳞腺癌)165例患者进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其中放射治疗的93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的自身比较,以及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165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阳性率为64.2%(106/165)。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疗效相关(P<0.05)。[结论]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是宫颈鳞癌的相关的肿瘤标记物,在监测宫颈鳞癌的发生和评价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判断宫颈鳞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监测宫颈鳞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监测宫颈鳞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对 116例宫颈鳞癌治疗前后进行SCC测定。结果 SCC在宫颈鳞癌中的敏感性为 73.2 8% ,特异性为95 .10 %。SCC阳性率在宫颈鳞癌大细胞角化型及非角化型中较高 ,在小细胞型中较低。并且随着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在根治性治疗后SCC阳性者均转阴性。结论 SCC是宫颈鳞癌较好的一种肿瘤标记物。在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 ,治疗效果的判断 ,监测疾病状态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是CSCC的预后预测指标;SCC-Ag与早期CSCC的术后临床病理高危因素相关,与术后辅助治疗风险相关,SCC-Ag的补充有助于建立更完善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指导术后辅助治疗;SCC-Ag水平在宫颈癌治疗过程中下降,逐渐正常化,可以籍以判断疗效、预测复发;在随访过程中,SCC-Ag的升高先于临床复发,结合PET-CT检查可有效地评估病情、判断复发。SCCAg在CSCC的全程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个体化和精细化风险预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头颈部鳞癌患者肿瘤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7例头颈部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等资料,观察患者肿瘤体积与血清SCC-Ag的相关性。结果 97例患者肿瘤体积2~90.82 mL,平均体积(20.18±14.36)mL;SCC-Ag水平1.12~42.37 ng/mL,平均水平(7.92±2.85)ng/mL。SCC-Ag水平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理分级、吸烟、饮酒等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抽烟、饮酒、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SCC-Ag与肿瘤体积存在相关性(P<0.05),饮酒、病理分级与肿瘤体积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SCC-Ag是影响肿瘤体积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头颈部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对监测宫颈癌病情程度、治疗效果及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全自动快速荧光酶标分析仪系统(IMX)测定135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结果宫颈原位癌与浸润癌SCC阳性率分别为5.6%和46.9%.宫颈浸润癌Ⅰ期、Ⅱ期、Ⅲ期SCC阳性率分别为12.9%、82.6%、92.3%.26例肿瘤直径≥4 cm患者血清SCC-Ag中位值为8.2 ng/ml,55例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血清SCC-Ag中位值为3.2 ng/ml.淋巴结转移24例,15例血清SCC阳性,阳性率为62.5%,血清SCC-Ag中位值为9.2 ng/ml;无淋巴结转移40例,12例血清SCC阳性,阳性率为30.0%,血清SCC-Ag中位数值为3.6 ng/ml.结论血清SCC-Ag是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鹏宇  杨桦  刘学文 《癌症进展》2022,(14):1497-1500+1504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肺癌患者、10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恶性组、良性组及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分析CEA、SCC-Ag、CYFRA21-1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肺癌患者中,34例腺癌,50例鳞状细胞癌,18例小细胞癌。腺癌患者的血清CEA水平高于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低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小细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小细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SCC-Ag、CYFRA2...  相似文献   

9.
鳞状细胞癌抗原监测在宫颈鳞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宫颈癌位居最常见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女性与肿瘤相关的死因中,宫颈癌亦居第二位.其中以子宫颈鳞癌最多见,占90%~95%[1].中晚期宫颈癌约35%在治疗后会出现复发,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5年生存率不超过20%.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89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定期监测,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及时发现复发与转移,以提高中晚期宫颈鳞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肺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鳞状细胞癌(简称)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51例手术切除的肺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在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F检验)比较其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r曲线,Long-Ranktest检验生存期的差异.结果PCNA表达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间差异均显著(P<0.05).PCNA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与生存期均呈正相关,PCNA指数>50%组生存期明显短于PCNA指数<50%组(P<0.01).结论PCN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肺鳞癌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宫颈鳞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124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早期患者(Ⅰ-Ⅱa期)术后1周重复检测,部分手术患者随诊中监测。结果宫颈癌血清SCCAg检测的敏感性为73.4%,特异性为96.1%。SCCAg阳性率随临床分期进展而增高,有非常性差异(P〈0.01),早期患者术前SCCAg异常者术后均下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Squamous cell c目的 探讨肺癌形成过程中血清鳞癌相关抗原 (SCCAg)、癌胚抗原 (CEA)及糖链抗原15 3(CA15 3)的动态变化 ,为寻找肺癌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经肺叶支气管内灌注甲基胆蒽 (MCA)碘油溶液对 91只Wistar大鼠诱癌 ,分别于灌注后第 2 0天、4 0天、50天、60天、70天、80天分批处死动物并取血清。从经病理确诊为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各阶段的动物模型组中各选取 3~ 7例 ,应用微粒子酶免疫试验技术 (MEIA)测定血清中SCCAg、CEA、CA15 3的水平。结果 在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阶段 ,三种标志物均无改变 ;但在早期浸润癌阶段 ,SCCAg明显增高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而CEA、CA15 3无明显改变。结论 血清SCCAg在肺鳞癌早期即升高 ,表明SCCAg是肺鳞癌早期诊断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SCC-Ag在宫颈鳞状细胞癌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33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女性血清中SCC-Ag的含量,分析SCC-Ag在宫颈鳞癌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336例患者中有49.7%患者治疗前SCC-Ag阳性.SCC-Ag在宫颈癌诊断中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62.9%、100%、41.5%.SCC-Ag阳性与临床期别、肿瘤大小成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对于治疗前SCC-Ag阳性的患者,动态监测SCC-Ag的变化可反映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结论:对于治疗前SCC-Ag阳性的患者,SCC-Ag是一个重要的辅助诊断、评价疗效、预测预后及随诊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畸胎瘤鳞癌变组织中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Ag)表达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6例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病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6例病例中,有3例为鳞癌变,其他3例为混合型恶变。3例鳞癌变组织中SccAg水平术后有反弹趋势,其预后差,复发率较高。结论对卵巢成熟畸胎瘤鳞癌变的患者,其术后肿瘤标记物SccAg的变化趋势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水平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7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和107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及7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MEIA)测定法测定SCC-Ag含量。[结果]早期宫颈鳞癌组治疗前血清SCC-Ag含量以及阳性率明显比CIN组和健康体检组高(P=0.000),CIN组与体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g含量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P=0.000)。早期宫颈鳞癌患者手术后SCC-Ag水平明显降低(P=0.000)。[结论]SCC-Ag的检测不适合作为CIN患者诊断和筛查的依据,SCC-Ag的检测对早期宫颈鳞癌的诊断和筛查有重要意义。SCC-Ag检测可作为早期宫颈鳞癌手术后的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血清鳞癌抗原测定对肺癌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放射法对4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及41例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清鳞癌抗原(SccAg)进行测定。结果示肺癌组SccAg(>1.5ng/ml)阳性率为60%,非肺癌组为14.6%(P<0.01);其中,肺鳞癌最高为89.5%,肺癌为16.7%(P<0.05)。测定SccAg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0%,尤其是肺鳞癌为89.5%;特异性为85.4%。SccAg阳性率随肺癌病期进展而上升,Ⅱ、Ⅲ、Ⅳ期分别为50%,64.7%,82.4%。本文结果表明测定血清SccAg值有助于肺癌,尤其是肺鳞癌的诊断,并可预示疾病的预后,若能结合其它肿瘤标记物及临床资料,则更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 is an aggressive disease with poor prognosis without appropriate prognostic markers. Previous research shows that Lewis antigens have been involved in carcinoma dissemination and patients´ survival. Fucosyl and sialyltransferases are the enzymes implicated in the Lewis antigens synthe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utility of Lewis antigens in HNSCC. We conducted a prospective research including histological samples from 79 patients with primary HNSCC. Lewis x and sialyl Lewis x expression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patient’s data, progression 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were documented. A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study of antigenic expression and patients´ histopathological variables was performed. Cox regression models with internal validation procedures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survival data.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Lewis x was detected in 34/79 (43%) tumor samples, while sialyl Lewis x only in 11/79 (14%). Lewis x expression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umor differentiation and a better overall survival for Lewis x + patients was detected. Moreover, multivariate Cox’s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ewis x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better overall survival. The in silico analysis supported the presence of deregulated fucosyl (FUT4) and sialyltransferase (ST3GAL4) in the Lewis synthetic pathway related to patient surviva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ewis x 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HNSCC.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