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由乌梅、细辛、干姜、人参、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连、黄柏10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祛寒、益气补血、安蛔止痛之功。主治蛔厥,兼治久利,后世奉为治蛔之祖方。清·柯韵伯提出乌梅丸可用于寒热错杂病证,从而拓宽了此方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2.
研究与运用乌梅丸,只有从方药组成中深入地分析与探索,才能发现乌梅丸不仅是主治蛔厥证的重要基础方,而且也是主治诸多内伤杂病的重要常用方,只有懂得乌梅丸主治并不局限于蛔厥证,才能更好的用活乌梅丸主治诸多疑难杂病,现将笔者临床运用乌梅丸的思路与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乌梅丸首载于《伤寒论·厥阴病篇》,主治蛔厥、久利。历代医家对乌梅丸的方义、方证及临床应用有着丰富的阐释发挥,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适用于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的治疗。"消渴"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后世消渴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本文试以《伤寒论》为蓝本,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名方乌梅丸在其诞生之日起就被运用于蛔厥证,但其现代研究早已突破了这一点,在临床上乌梅丸的治疗范围远远突破了蛔厥这一单一的病证,可被广泛用于蛔厥以外的多种病证,其中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就是其中之一,就乌梅丸由治蛔厥专方成为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主方做了几点思考,并且结合切身临证做了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乌梅丸为《伤寒论》经典名方,组方精妙,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现代医家,亦沿用清代的认识,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病证。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就认为:"乌梅丸组方体现了张仲景所说:‘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和《难经》:‘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的理论。乌梅丸非只为蛔厥而设,乃为厥阴诸病之主方。"乌梅丸有两个作用,一是治厥阴病的寒热错杂证,另一是治蛔厥。乌梅丸在临床中治疗寒热错杂,阴阳失调,虚实夹杂之厥阴病,有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乌梅丸治疗神经性疾病举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篇》,由乌梅、黄连、黄柏、细辛、花椒、干姜、桂枝、炮附子、当归、人参、苦酒组成,有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之功。主治“蛔厥”,“久痢”之证。笔者将此方化裁治疗其他杂病亦获良效,现举例如下。1 神经性头痛陈某,女,4 2岁,农民,于1 998年6月1 2日初诊。患者头痛十余年,近年来发作次数较频,昨天发作,头痛如裂,以巅顶为甚,伴见心烦失眠,恶心呕吐,头昏胀满,四肢发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厥阴头痛。心肝失调,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党参、川芎各1 5 g ,花椒、干姜…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源于医圣仲景的《伤寒论》,主治蛔厥证及下利。笔者近年将乌梅丸为汤剂,辨证运用该方治疗各种杂病。均获良效,现举例于下。  相似文献   

8.
乌梅丸是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主方之一。该方由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炮去皮)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等十味药组成,原书用治蛔厥之证。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多将此方作为驱虫之剂,但从该方的组成看,除川椒一味有轻微的驱虫作用外,其余诸药皆不专事杀蛔驱虫,并不象肥儿丸、布袋丸、化虫丸等方内含有杀虫之品。因此,将乌梅丸归在驱虫剂中显然是不太妥当的。那么乌梅丸究属何剂?功在何处呢?这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相似文献   

9.
乌梅丸源自《伤寒论》厥阴病篇,初为治疗蛔厥而设,为方剂学中驱虫剂的代表方。后世在此方主治蛔厥的基础上,发展用于寒热错杂之久痢。本文试图从文献学角度,结合方剂学特点,在收集现代临床运用乌梅丸的文献和对资料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分析手段,探讨乌梅丸  相似文献   

10.
乌梅丸不仅有温脏安蛔的作用而主治蛔厥,更为重要的是其作为厥阴病的主方而治疗上热下寒证,其适应证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被奉为多种疑难杂症的验方。文章论述了刘沈林教授在临床上善用乌梅丸,利用其酸苦合法、寒温并用、寓泻于补的组方特色,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于治疗病机错综,寒热夹杂之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难治性肠道疾病、胃食管病、慢性胆囊炎、糖尿病性胃轻瘫等,尤其对消化道恶性肿瘤之治疗,疗效尤著。临证之时,还需把握组方中主药之剂量、寒温之权重、特色药对之配合,并针对不同病种临床之特点,灵活化裁,方能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第338条云:“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乌梅丸主之。”故乌梅丸为治蛔厥之良方,不仅如此,在临床上,以此方化裁治疗痢疾、肠痈、痛经等证,均取得明显效果,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拓展乌梅丸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高血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腰痛不寐、皮肤瘙痒的四则验案,总结乌梅丸异病同治的辨治要点。[结果]四则验案发病时间多在后半夜,与厥阴病欲解时之丑时至卯时一致,提示病在厥阴;患者症状变化迅速符合风气内动的表现,证型寒热错杂,与乌梅丸主证一致。乌梅丸是厥阴病代表方,全方清上温下、缓肝调中,适用于上热中虚下寒兼肝气上冲之厥阴病。阴阳错杂与风气内动是厥阴病的统一病机,辨证时应抓住以下3个要点:1.舌尖红,舌苔略厚腻,左关弱;2.多后半夜出现相关症状或症状加重(丑时至卯时);3.寒热错杂,起病突然或者证型变化多端。[结论]抓住厥阴病寒热错杂兼风气内动的统一病机,是拓展乌梅丸临床应用的关键,以上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乌梅丸归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梅丸归属探析薛建国,赵鸣芳(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关键词乌梅丸,和解剂,分类乌梅丸一方首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主治蛔厥、久利.后世方书.诸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方》等均载其方.对其主治...  相似文献   

14.
<正>乌梅丸为方书始祖,东汉医圣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中所列的首方。该方寒温并用、配伍精当,历代医家多有对本方的演绎,但深求之,不难发现本方于儿科验之尚少。然笔者在临证中发现,乌梅丸若投之得当,亦能在儿科取得桴鼓之效,故总结经验如下。乌梅丸方解1乌梅丸组成乌梅丸一方自《伤寒杂病论》而出,由乌梅、当归、细辛、桂枝、黄连、黄柏、蜀椒、干姜、人参、附子共10味药组成。  相似文献   

15.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具有养血舒肝,温阳散寒,协调阴阳的功能,主治寒热错杂的蛔厥证,久痢证。我教研室根据该方治疗机理,本着古为今用,辨证施治的原则,近十年来将大量应用于老年病,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老年慢性气管炎以及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等病,结合"冬病夏治"治法进行的康复治疗,疗效更加疾著。  相似文献   

16.
乌梅丸出自《伤寒杂病论》,是厥阴病的主方,功在清上温下调气血,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乌梅丸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关于乌梅丸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大量与乌梅丸解郁相关的古代及现代文献表明,乌梅丸对郁证尤其是寒热错杂、虚实相兼型郁证,通过攻补兼施、寒温并调而达到解郁效果。本文从乌梅丸的组成、制方、文献记载和现代临床应用等多角度出发,对乌梅丸进行全面剖析,阐述乌梅丸解郁的临床机制与理论根据,力求为郁证的临床证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胃热肠寒夹杂证 标本兼施乌梅方 仲景每运药必以症测法,以法立方,此从其寒热药遣用上亦可看出端倪。乌梅丸为上热下寒、寒热夹杂之代表汤方,方中既有苦寒之黄连、黄柏,又有蜀椒、细辛、姜、桂、附子等辛温之药。仲景所以施用,当先观其原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方。”观其脉证,知是胃热肠寒之蛔厥证。是由胃热肠寒,即上热下寒致使肠内蛔虫窜扰不安而见诸症。单用辛温之药能驱蛔而不能清上热,用苦寒药能下蛔清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在《伤寒论》厥阴篇中用乌梅丸治疗蛔厥证和久痢。其寒温并用,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调补气血阴阳,用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促进炎症及黏膜损害修复,调节胃肠功能。消化系统疾病多有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乌梅丸可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9.
乌梅丸在《伤寒论》中主治蛔厥和久利的专方,临床上除蛔厥和久利外,扩大乌梅丸的应用范围。多应用于复发性口腔炎,神经性头痛,慢性胆囊炎,糖尿病胃轻瘫,激素依赖性哮喘,慢性角膜溃疡等方面均收到较好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了乌梅丸的组方原理,病机特点及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20.
乌梅丸新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梅丸在《伤寒论》中主治蛔厥和久利的专方,临床上除蛔厥和久利外,扩大乌梅丸的应用范围。多应用于复发性口腔炎,神经性头痛,慢性胆囊炎,糖尿病胃轻瘫,激素依赖性哮喘,慢性角膜溃疡等方面均收到较好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了乌梅丸的组方原理,病机特点及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