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和完成后,研究重点已转移到基因的功能上,从而进入基因组时代。而生物功能主要执行者是蛋白质,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us和williams首先提出蛋白质组学(Proteome)的概念,Proteome一词是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e)两个词的组合,指的是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而蛋白质组的研究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核心,称为蛋白质组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提前顺利完成,后基因组时代来临,后基因组研究以完全解释和阐明基因序列的功能和作用为目标,其研究的内容包括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前者主要在基因水平认识细胞的生理病理变化,后者则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细胞或组织中表达的蛋白质或区域细胞器亚单位蛋白质的异同,来揭示生命现象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相似文献   

3.
介绍生物信息学的概念及其在医学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发现新基因、基因诊断、功能基因组学、基因芯片分析、蛋白质鉴定、代谢物组学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等。  相似文献   

4.
5.
家蚕蚕蛹变应原的鉴定、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鉴定、分离和纯化大造(Dazao)品系家蚕(Bombyxmori)的蚕蛹粗提液中的变应原蛋白质组分,为家蚕变应原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了家蚕蚕蛹粗浸液中变应原蛋白质分子,并通过阴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分别对家蚕蚕蛹变应原蛋白质进行初步纯化。结果在家蚕蚕蛹粗浸液中含有表观分子量分别为80000及30000的蚕蛹变应原;从家蚕蛹全虫粗提液中初步分离到分子量为30000的蛹变应原蛋白组分。结论分离得到的家蚕蚕蛹变应原蛋白组分可用于系统研究家蚕过敏原蛋白分子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相似文献   

6.
抗体蛋白芯片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后的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崛起的一个领域,蛋白质组学能全面、动态、定量地分析标本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健康和疾病时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蛋白质芯片是继基因芯片之后,作为基因芯片功能的补充发展起来的。Uetz等命名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的蛋白质芯片。首次把蛋白质芯片的概念用于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蛋白质研究。蛋白芯片技术能有效地运用蛋白组学的有效功能,用于临床、药物学、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周期调控、细胞结构和神经生物学等广泛领域的研究。本文就蛋白质芯片技术在以上各方面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组学及基因组学与中医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现代化近年来不但在中医界甚至在整个医药界内呼声一直很高,究竟如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一直为中医界所苦苦追求。从生命科学最前沿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学的角度,比较了基因组学、蛋白质学与中医药学相似性,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学与中医药的可渗透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正从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进入功能基因(Func-tional genomics)和功能蛋白质组(Functional pro-teomics)时代[1],也促进了基因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等与中医药研究有关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其中,基因芯片技术以高通量、高集成、多样化和自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深人,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糖类是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并且是基因信息的延续。糖生物学已经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成为一专门的学科——糖组学(Glycomics),涉及糖类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研究。“DNA→RNA→蛋白质”是传统的基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但是生物体内的信息流并不止于蛋白质,作为蛋白质的酶还可以催化合成许多各种类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糖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聚糖糖链大多在细胞表面和细胞分泌的蛋白上,它们不仅可通过糖基化影响蛋白质功能,还与细胞通讯、信号传递密切相关。而糖链的生物合成必须有糖基转移酶的参与,它催化转移活化的糖基供体上的糖基到糖类或非糖类受体上,形成特殊的糖苷键,因此有关糖基转移酶的研究备受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双向凝胶电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曼 《现代医学》2004,32(4):211-213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美国塞莱拉遗传信息公司于2 0 0 1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宣布 ,他们绘制出了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至此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基本完成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蛋白质组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蛋白质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包括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功能蛋白质组学和结构基因组学等新的概念的提出 ,蛋白质组学已成为当今生物领域中极其活跃的学科。其中双向电泳 (two 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 DE)是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书是2001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毒理基因组学研讨会论文集,收集了不同学科与会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揭示和应用表达芯片技术(DNA或蛋白质)的发展催生了毒理基因组学。该书收集有25篇论文,介绍了毒理基因组学及研究策略、DNA芯片和蛋白芯片等相关技术发展及在肿瘤学、  相似文献   

12.
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是当今生命科学的热点与前沿。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因、蛋白质被人们所认识,EZH2便是其中之一。EZH2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EZH2基因在肿瘤演进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本完成,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后基因组时代来临。由于同一基因组在不同细胞,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的生理条件,甚至不同的环境影响下,其蛋白质的存在状况也不尽相同。基因只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蛋白质才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基  相似文献   

14.
人体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是多种基因和蛋白质在细胞基础上的多层次的复杂、综合作用的结果。2000年6月,医学科研学者在获得了人类全部DNA序列框架之后,开始将目光转向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研究的重心也从简单地揭示遗传信息转移到外界因素下的生物功能研究,蛋白质组学也由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基因组学的研究已由结构基因组学迈向功能基因组学,即后基因时代[1-2].如何从海量的基因信息中挖掘基因功能,如何大规模研究人类约3万条基因的功能[3],尤其是基因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将成为研究现代生物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本完成表明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命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基因组功能分析。有人估计认识其功能比认识其结构任务更艰巨,花时间更长(50年或更长)。研究的热点转移到基因的功能和几个“组学”研究:以基因、mRNA、蛋白质、代谢产物为研究对象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进一步提出系统生物学概念,  相似文献   

17.
董亮亮  王淑燕  张良明 《医学综述》2005,11(10):891-893
1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科学家们提出了后基因组计划的概念,并将研究要点转移到功能基因组学方面。而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物质是蛋白质。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ns和wiuiams首先提出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并将其定义“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目前,对蛋白质组的确切定义是: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的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这是一动态的概念,它不仅在一个机体的不同组织和细胞中不同,而且在同一机体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不同外界环境下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组(proteome)是Wilkins和Williams等人于1994年首次提出,指的是一个细胞、一个器官或一个组织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研究这些成分在指定的时间或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表达.基因只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功能的真正执行者却是蛋白质.基因的有限和相对稳定性与蛋白质表达的时空多样性、可变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变异,才是导致机体正常功能丧失的直接因素.因此,人类蛋白质组学研究突破了基因组学的局限性,是揭示人类自身生命活动和疾病形成机制的最终阶段,被认为是跨越基因组与临床应用鸿沟之间的桥梁[1].以下着重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追踪国际最新的研究进展,对蛋白质组学在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结构生物学尤其是结构基因组学近年来迅速崛起。我国科学家日前呼吁 ,我国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结构基因组计划 ,以测定更多的蛋白质空间结构 ,在生命科学和新药研发之间开通“特快列车”。近年来 ,结构生物学发展十分迅速 ,许多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核酸和酶的分子三维结构被相继阐明。在此基础上 ,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 ,为进一步开展药物分子设计、计算机模拟“筛选”提供了条件。结构生物学从原子和分子结构水平上研究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主要利用衍射晶体学、核磁共振和电镜等方法测定生物大分子的三维…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基因组学计划(HGP)的完成,基因组学研究的重心自然地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弄清每个基因的功能、发现与其它基因的关系及其表达调控方式,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研究目标,现已建立的诸如Southern印迹、Northern印迹等有关基因表达、调控和功能研究技术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迫切要求建立一种高速度、高通量的测定核酸序列、检验基因表达的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基因芯片(genechip)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