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慢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衡及其对肠道屏障、肠道免疫反应、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的调节均可影响腹泻的发生与发展。中药对慢性腹泻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然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基于肠道菌群在腹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药活性成分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治疗慢性腹泻的作用机制研究和抗腹泻中药新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具有参与机体能量代谢、免疫调节的作用,其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肠道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氧化三甲胺、胆汁酸、吲哚及其衍生物等,对机体病理状态有调控作用,是肠道菌群改善疾病的进展及预后的关键因子.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及调控代谢产物生成是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目前缺乏可靠的形态学改变及生化指标的异常。近年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IB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针灸治疗IBS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起效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IBS的关系进行概述,并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调节的角度探讨针灸干预IBS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总结中药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疾病的机制与优势,并着重阐述中药调节肠道群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中药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疾病的机制包括改善肠道微环境、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状态、调节肠道菌群代谢等,优势为多渠道、多靶点和整体调节。中药调节肠道菌群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包括:增加有益菌相对丰度,降低致病菌相对丰度,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调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氧化三甲胺等心血管相关活性物质的代谢等。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达到减轻心肌炎症反应,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延缓慢性心力衰竭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振宁  王琦  秦雪梅  田俊生 《中草药》2023,54(14):4713-4721
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至今其发病机制并没有完全阐明。尽管不断有新的抗抑郁药物问世,但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根治抑郁症仍然是一大难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实,菌群紊乱及其代谢失调与抑郁症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对脑-肠轴的现代与传统研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抑郁症的相关性、中药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矫正作用进行综述,为阐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中药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殷琳  夏文睿  黄国鑫  萧文鸾 《中草药》2022,53(8):2526-2538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有关中药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探索中药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主要通过探讨中药-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与宿主自身代谢免疫稳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回顾了中药对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肠道菌群与中药“构-效关系”的相关性研究,同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进行总结,以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科研借鉴。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IF)被称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够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大量代谢产物,影响宿主生理病理过程。研究表明,某些中药不仅可以调节益生菌或益生元,而且本身具有益生菌、益生元作用,可通过肠道菌群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来治疗相关疾病;同时肠道菌群可能具有增加中药药效或降低中药毒性的作用。其相互作用机制涉及逆转氧化三甲胺(TMAO)、减少内毒素、抑制病原菌定植、增加肠黏膜sIgA分泌、抑制α-糖苷酶活性等。现就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机制及利用肠道菌群干预相关疾病进行理论探讨,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发病诱因,其病因复杂,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中药拥有复杂而多元的成分,可实现多途径的调节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而肠道菌群丰富,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的相对丰度或调节其代谢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代谢,成为防治相关代谢性疾病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调节肠道菌群防治高脂血症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为高脂血症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肠道菌群的中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促进了其治疗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的发展,但其尚不明确的作用机制极大限制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随着2代/3代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肠道菌群已成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热点和新途径。为此,探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从中药复方、药对、单味药和活性成分不同角度系统分析中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阐释中药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中药药理紧密相关,微生态机制研究已成为中药药理研究的新方向。诸多的肠道菌群功能类群中,产丁酸菌是肠道菌群的一个重要功能类群,其能够发酵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内源蛋白等产生代谢产物,其菌群的失调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因产丁酸菌的重要次级代谢产物是丁酸,而丁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短链脂肪酸,在维持肠道健康、调节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调节能量代谢、影响细胞分化和凋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多糖具有含量多、不易被宿主消化吸收但能够被肠道菌群分解利用的特点,可以作为细菌碳源,对包括产丁酸菌在内的肠道菌群进行调节,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从肠道细菌的功能和从菌群碳源的多糖成分研究中药药理,是中药微生态机制研究的新领域,亟待加强。该文结合最新文献和自己中药微生态药理工作,综述了丁酸的作用、产丁酸菌利用中药多糖的分子机制、中药多糖与产丁酸菌关联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产丁酸菌与中药多糖之间的联系,并对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抛砖引玉,为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药效,并探究黄芩汤在UC中是否能调节肠道菌群,发挥屏障保护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芩汤高(20 g·kg-1)、中(10 g·kg-1)、低(5 g·kg-1)剂量组、菌群干扰组、菌群干扰模型组、菌群干扰黄芩汤组(黄芩汤,20 g·kg-1)。灌胃抗生素(杆菌肽200 mg·kg-1、万古霉素200 mg·kg-1)8 d构建菌群干扰模型,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 d构建UC模型,黄芩汤给药治疗7 d。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血、结肠及粪便,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病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紧...  相似文献   

12.
李琳 《天津中医药》2015,32(6):356-358
[目的]利用可复性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模型,观察肠梗阻解除后自然恢复及中药四君子汤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梗阻2 d组、自然恢复2 d组、中药治疗2 d组、自然恢复4 d组、中药治疗4 d组,每组6只。对动物模型梗阻解除后2 d、4 d时内毒素、肠黏膜损伤评分、小肠上皮层黏膜完整性情况分别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结果表明在肠梗阻解除后,内毒素水平逐渐降低(P0.05),且中药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以及Chiu肠黏膜损伤评分明显低于自然恢复组(P0.05),中药治疗组绒毛表面积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P0.05)。[结论]肠梗阻解除后,中药四君子汤可有效地修复损伤的肠黏膜上皮细胞,防止肠道菌群移位,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参维灵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维灵酒液皮下注射对正常小鼠胃排空有抑制作用,对新斯的明引起的胃排空亢进也有抑制作用;该药水提液灌胃给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和新斯的明引起小鼠小肠推进亢进有抑制作用;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抑制有拮抗作用;对盐酸吗啡引起的小肠抑制无明显的影响;该药水提液对家兔十二指肠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并能拮抗乙酰胆碱、氯化钡引起离体回肠的痉挛性收缩,部分解除肾上腺素对离体十二指肠的抑制作用。提示该药对胃肠运动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连翘水煎液对大鼠离体回肠运动的作用。方法:将大鼠离体回肠作为研究对象,以氯化乙酰胆碱、氯化钡(Ba Cl2)、多巴胺(DA)、肾上腺素(Adr)、硫酸阿托品(Atr)为工具药,利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研究连翘水煎液对大鼠离体回肠的作用。结果:连翘水煎液能显著降低正常大鼠离体回肠的自主运动,体现在收缩张力和振幅降低,并呈现明显量效关系。氯化乙酰胆碱和Ba Cl2能使肠肌收缩,升高其张力和振幅,不同浓度连翘均能拮抗氯化乙酰胆碱和Ba Cl2造成的肠肌收缩,使其张力和振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A,Adr,Atr能使肠管运动抑制,体现在张力和振幅变小,不同浓度的连翘水煎液均能使DA、Adr和Atr组的张力进一步降低,振幅进一步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现出对肠管运动的协同抑制作用。结论:连翘对肠管运动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M胆碱受体、拮抗钙离子、激动多巴胺受体、激动肾上腺素α和β受体有关,也可能是对肠管的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肠道干细胞移植对创伤后肠黏膜屏障的治疗作用,寻找肠道干细胞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方法。方法: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法将肠上皮干细胞分离,通过肠腔人工生物支架等组织工程方法建立理想的ISC移植模型,实现肠道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并将体外分离培养的肠道干细胞群移植入放射性小肠损伤动物模型鼠肠腔中。结果:正常组大鼠小肠黏膜各层结构正常,绒毛排列整齐;模型组7天大鼠黏膜绒毛严重受损,脱落明显;治疗组7天黏膜破坏较少,黏膜增厚,逐渐恢复正常。同时对治疗组和模型组进行RI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黏膜损伤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ISCs移植可促进损伤后肠黏膜的修复,肠道干细胞移植有望成为治疗某些肠道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的菌群丰富度、益生菌数量、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改变和肠道屏障功能等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和血压水平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丰富度明显低于正常成人,且血压指数与肠道菌群中的某些细菌(主要是厚壁菌门)的数量呈正相关.②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叶黄素微囊在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在体肠灌流叶黄素微囊质量浓度的变化,研究不同肠段、不同质量浓度叶黄素微囊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结果:叶黄素微囊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效渗透系数(Papp)是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且各肠段的Ka,Papp值无显著性差异;灌流液中不同质量浓度叶黄素微囊的Ka,Papp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叶黄素微囊在大鼠肠道无特定吸收窗,药物质量浓度对叶黄素微囊的Ka,Papp值无影响,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8.
四君子汤复方多糖肠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蓓蓓  彭颖  李晓波 《中草药》2018,49(2):462-467
四君子汤复方多糖是四君子汤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具有肠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证实其在小肠派式结、肠系膜淋巴结、小肠上皮细胞及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等部位均能产生免疫应答,但作用机制不明。目前主要认为四君子汤复方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多胺信号通路等发挥肠道免疫作用。总结近年四君子汤复方多糖对肠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深入探究四君子汤复方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茯苓对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胃肠、抗肠道炎症、调节肠道微生态、抗肠道肿瘤、消除胃肠道水肿等方面.除上述作用外,茯苓提取物可通过调节自噬作用改善肝脏脂肪变性,进而改善胰岛素水平,对消化功能产生影响;茯苓有效成分也可起到改善胃肠屏障功能、抗氧化应激等作用.茯苓在古籍中有诸多记载,组方灵活,疗效确切,但对于茯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检查前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检查前服用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观察2组筛查效果与检查情况。结果:镜下肠道清洁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总次数和进镜时间分别为(8.13±0.98)min、(7.29±2.13)次与(34.29±10.45)min,对照组分别为(9.10±0.20)min、(6.34±2.10)次与(45.35±11.10)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检查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均未影响检查效果。直肠癌检出率观察组为98.7%,对照组为8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聚乙二醇电解质应用于直肠癌早期筛查肠道准备中,能提高检查效率与直肠癌的检出率,改善肠道清洁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