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方城县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21例,采用全麻。观察对比两组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插管时和拔管时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CAT、TAC、Ne、IL-6、TNF-α、SO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能保持其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减轻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行妇科盆腔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比较术后知障碍发生率、MMSE评分、全麻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3、6、24、48 h认知障碍发生率为3.33%、1.67%、0.0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16.67%、10.00%、5.00%(P<0.05);观察组术后3、6、24、48 h MMSE评分分为别(23.55±3.24)分、(25.76±2.32)分、(27.89±0.35)分、(27.92±0.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12±3.16)分、(23.09±1.04)分、(25.01±0.31)分、(25.62±0.57)分(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3.98±1.06)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0.18±3.24)min、拔管时间(11.03±3.21)min、定向力恢复时间(9.86±2.57)min明显较对照组的(7.25±1.39)、(18.22±3.17)、(21.16±3.26)、(13.42±4.09)min短(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能够缩短术后麻醉恢复时间,提升苏醒质量,减少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全麻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将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全麻麻醉方案,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案,统计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等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发生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4.0±1.8)min、拔除气管导管时间(6.5±2.8)min,清醒时间(9.1±3.0)min,术中知晓、术后不适发生率为7.1%,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案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降低麻醉药物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肝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该院行肝癌根治术的7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未行SGB)和试验组(超声引导下SGB),每组35例。2组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试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行SGB,注入7 mL 0.5%罗哌卡因,对照组注入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前1 d(T0),术后1(T1)、2(T2)、3 d(T3)时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同时,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丙二醇(MDA)、皮质醇(COR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应激反应指标的水平。记录2组患者穿刺部位血肿、感染、恶心、呕吐、胸闷、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T1、T2和T3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试验组在T1、T2、T3时的ASDS、SAS及SDS评分及MDA、CORT及SOD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1、T2、T3 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老年ONFH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全麻,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统计两组术前(T_1)、术毕(T_2)及术后24 h(T_3)机体应激反应[血糖(BG)、血浆皮质醇(CORT)]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_2、T_3时两组BG、CORT水平均高于T_1时,且研究组BG、COR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3/37)低于对照组32.43%(1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全髋置换术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98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患者,依照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观察组接受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血压(MAP)及心率(HR)]及术前术后应激反应[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ACTH、Cor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_0~T_3时期MAP、HR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均P<0.05)。结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拟行腹腔镜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行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前,两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水平及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1 min及气腹18 min,观察组MAP、HR水平[(83.27±5.32)mmHg、(59.93±7.91)次/min]、[(83.31±5.04)mmHg、(62.93±7.03)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09.43±10.03)mmHg、(90.03±10.12)次/min]、[(90.63±10.21)mmHg、(78.29±7.9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率(3.2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26%、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拟行腹腔镜手术的高血压患者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减少高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骨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则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进行60 min(T2)、手术进行90 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术后疼痛程度(VAS).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T1、T2、T3时点MAP水平分别为(102.53±9.56)mmHg、(100.32±8.26)mmHg、(99.91±6.35)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92.10±8.73)mmHg、(88.74±7.42)mmHg、(89.07±6.28)mmHg,HR分别为(79.02±6.49)次/min、(80.19±7.42)次/min、(76.48±6.82)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28±7.28)次/min、(93.42±5.83)次/min、(82.37±7.28)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3.25±1.08)min、(9.68±3.18)min,均长于对照组的(1.78±0.49)min、(2.35±0.89)min,且感觉及运动持续时间分别为(268.36±27.28)min、(245.37±30.2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15.23±22.37)min、(190.59±21.3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h及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分别为(2.49±0.78)分、(3.09±0.9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1.13)分、(4.92±1.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的优点,更适用于老年膝关节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肿瘤病人开胸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 5 4例 ASA ~ 级 ,年龄 6 0~71岁的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组为单纯全麻 2 6例 , 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2 8例。两组诱导用药和维持用药相同。连续监测 BP、MAP、HR、ECG、Sp O2 、PETCO2 ,并记录术中知晓、术后躁动 ,苏醒和拔管时间及全麻用药量。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 , 组的心血管反应 (MAP、HR、ECG异常 )明显轻于 组 (P <0 .0 5 ) ,术后发生躁动 组 10例 , 组 2例 ,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 组为 (2 4± 6 ) min, 组为 (18± 4 ) min,全麻用药量 : 组氟哌啶醇为 (12 .5± 2 .5 ) m g,芬太尼为 (0 .70±0 .0 5 ) mg,氨氟醚为 (2 2 .0± 4 .0 ) m g; 组分别为 (7.5± 2 .5 ) mg,(0 .4± 0 .0 5 ) mg,(10 .0± 4 .0 ) mg,两组比较 (均 P <0 .0 5 )。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肿瘤病人开胸手术 ,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 ,心血管反应轻 ,术后躁动少 ,苏醒和拔管时间短 ,全麻用药量少等优点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需择期行PCNL手术的肾结石患者15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镇痛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3.7±1.1)min、(3.62±3.14)min、(12.63±3.63)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3)min、(14.88±3.12)min、(18.01±3.6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分别为(695.95±45.75)min、(582.45±42.2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87.69±45.66)min、(365.23±42.3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1分者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4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为(69.26±3.41)mmHg、(66.25±4.01)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54±6.01)mmHg、(85.21±10.25)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在PCNL术中应用的镇痛、镇静效果理想,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0例,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2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及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动力恢复指标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及术前术后血浆MTL和VI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MTL和VI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分别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腹腔镜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具有出血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考虑可能与其提高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黄琼宝  黄运佰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093-1093,1078
目的探讨孤立性胃肠结核误诊为肠道肿瘤的主要原因,提高临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1998-2007年诊断为肠道肿瘤后经病理证实为胃肠结核的病人23例病历资料,对其症状,体征,x光片,病理活检,纤维结肠镜等检查进行分析。结果23例胃肠孤立性结核病例中,误诊为回盲部肿瘤15例,胃肿瘤1例,结肠肿瘤3例,溃疡病3例,肠息肉1例。结论23例孤立性胃肠结核误诊为胃肠肿瘤的主要原因为:两病发病年龄有重叠,医务人员对孤立性胃肠结核警惕性不高,对胃肠道的病症缺乏细致的分析,而突视了孤立性胃肠道结核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In 1986, 292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a joint medical-surgical gastrointestinal unit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 Fourteen patients died (4.8%) a mortality considerably lower than recorded in most series. The low mortality may result from the use of a specialized gastrointestinal unit to which all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 are admitted and managed with strict protocols for resuscitation, transfusion and surgery.  相似文献   

14.
15.
16.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