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静态肺功能和弥散功能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2-04~12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稳定期COPD患者26例,进行症状限制性最大运动负荷观察(SLME)。运动前测量患者静态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 )、努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 ]和弥散功能[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运动时代谢车测量患者呼吸困难指数(DI)和千克体重耗氧量(V·2 /kg)的变化;BorgScales(BS)被用于判定患者运动时呼吸困难的程度。结果 V·O2max/kg与诸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V·O2max/kg=15. 37×DLCO% 28 .11×FEV1 /VC-7. 56×G。结论 静态肺功能和弥散功能障碍是导致COPD患者运动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容量和弥散功能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老年COPD患者2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成1级51例、2级61例、3级43例、4级45例,对比各组肺容量及弥散功能相关指标,分析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老年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及一氧化碳的弥散量(DLCO)水平逐渐降低,而残气容积(RV)(体描)、RV/肺总量(TLC)(体描)、△TLC及△RV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级患者TLC(体描)水平明显高于1级患者,3~4级患者△RV/TLC水平明显高于1级及2级患者(P<0.05)。患者的△TLC、△RV及RV/TLC(体描)均分别与FEV1、FEV1/FVC、PEF、MMEF呈负相关,DLCO分别与FEV1、FEV1/FVC、PEF、MMEF呈正相关。结论老年COPD患者的肺容量及弥散功能的改变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其肺容量及其弥散功能均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和运动能力的关系,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中通气效率与最大运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4例稳定期COPD患者,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实时监测摄氧量(VO2)、分钟通气量(VE)和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根据公式:EqCO2=VE/VCO2计算得出静态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rest)、无氧阈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at)和最大运动状态下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max)。结果:1.EqCO2rest、EqCO2at及EqCO2max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EqCO2at与最大摄氧量(VO2max)(r=-0.294,P<0.05)、EqCO2max与VO2max(r=-0.301,P<0.05)均呈负相关;EqCO2rest与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O2max/Pred)呈负相关(r=-0.345,P<0.05)。3.肺功能GOLD 3级患者(21例)的VO2max(15.99±3.39)mL·min-1·kg-1明显低于GOLD 2级患者(25例)的VO2max[(18.88±5.36)mL·min-1·kg-1,P=0.038]。两组的EqCO2rest、EqCO2at及EqCO2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中通气效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导致其运动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与呼吸驱动及呼吸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例COPD患者和26名正常对照者分别检测静息常规肺功能、肺弥散功能(DLCO)、口腔阻断压(P0.1)、最大吸气压(PImax)及最大呼气压(PEmax),并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观测氧耗量(VO2)、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分钟通气量(E)、潮气量(T)等气体代谢指标,同时记录受试者运动中的呼吸困难指数(BorgScale)。运动负荷前、后检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1)COPD组患者PImax(40±15)mmHg明显低于正常人组(53±19)mmHg(P<0.05),PEmax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COPD组患者P0.1(2.8±0.9)mmHg明显高于正常人组(2.0±0.7)mmHg(P<0.05),P0.1/PImax(0.069±0.021)也明显高于正常人组(0.037±0.009)(P<0.01)。(2)COPD组患者VO2max与P0.1及PImax未发现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但与P0.1/PImax明显正相关(r=0.66,P<0.01),BorgScale与P0.1/PImax明显正相关(r=0.49,P<0.05)。结论COPD患者运动能力下降除与气道阻塞程度及气体交换障碍等有关外,呼吸驱动相对增高及呼吸肌功能障碍也是其运动能力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运动耐力下降是其主要症状之一,不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家庭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这一问题愈显突出.很多国外研究已证明肺康复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的有效手段,且具有良好成本效益.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已将运动心肺功能作为其评估技术,并将其广泛运用到日常的诊疗活动中.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相对较少.本文将着重就肺康复及这一运动耐力评估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GOLD分级间的相关性,明确何者为优.方法 67例稳定期COPD患者经GOLD分级后,先后进行静态肺通气功能(PFT)、CPET检测.记录FEV1%、FVC%、FEV1/FVC,CPET的最大运动功率(Wmax)、最大运功功率与预计值的比(Wmax%)、最大公斤摄氧量(VO2max)、无氧阈(VO2at AT)、氧脉(O2 Pulse)、最大呼吸频率(RRmax)、呼吸储备(BR%)、最大心率(HRmax)、心率储备(HRR)和每分钟通气量(VE).分析各参数与疾病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O2max、Wmax、O2 Pulse各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VE在Ⅰ、Ⅱ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O2 at AT在各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O2max、O2 Pulse、VE分别与FEV1%或GOLD分期均显著相关;Wmax、VO2 at AT、BR%与FEV1%或GOLD分期均呈显著相关,而RRmax、HRmax与FEV1%或GOLD分期无相关性.运动受限原因主要有(40/67)为下肢乏力,(9/67)为气促,(7/67)为气促伴下肢乏力.结论 CPET参数与COPD的GOLD分期相关,同时CPET参数与FEV1相关性更高,单纯GOLD分期不能全面评估COPD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此外,CPET有助于明确运动受限原因.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运动耐力下降是其主要症状之一,不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家庭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这一问题愈显突出.很多国外研究已证明肺康复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的有效手段,且具有良好成本效益.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已将运动心肺功能作为其评估技术,并将其广泛运用到日常的诊疗活动中.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相对较少.本文将着重就肺康复及这一运动耐力评估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肺癌筛查、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以及生物学机制研究等都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与肺癌之间存在特殊的相关性。在吸烟人群中,肺功能异常以及CT检测到肺气肿是肺癌及其最终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心肺功能参数指导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轻度COPD患者85例,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45例和常规康复组40例。运动康复组根据检查参数选择适当运动康复方案,常规康复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锻炼,疗程为半年。治疗前后两组行静态或运动心肺功能、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摄氧量(VO2max)、6 min步行距离(6 min WD)、最大负荷功率(LPmax)的差异。结果半年后两组FEV1/FVC、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运动康复组VO2max、LPmax、6 min WD较常规康复组均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轻度COPD患者基于运动心肺试验参数指导下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作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运动状态下呼吸动力学、通气功能、气体交换和代谢功能的变化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运动试验的安全性.方法 老年COPD组35人,成年对照组19人,老年对照组12人.受试者均进行静态肺功能和踏车下连续递增负荷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测定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呼吸频率(RR)等,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呼吸困难评分采用Borg评分.结果 所有受试者均能完成检查过程.老年COPD组主要因呼吸困难停止运动,74.29%的患者出现了SpO2下降超过4%,Ⅲ至Ⅳ级的患者下降较明显.少部分病人运动中可见心律失常及ST-T压低,无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半数以上患者可达到次级量以上心率.结论 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能够耐受症状限制性的最大运动量,老年COPD患者在严格监测生理学指标的情况下进行心肺功能运动试验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慢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差值(VC-FVC)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共97例COPD患者完成了常规肺功能和心肺运动试验,根据VC-FVC的结果分为两组:1组VCFVC 77例,另1组VC≤FVC 20例,比较这两组的运动反应。结果:VCFVC组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最大摄氧量(peak VO2)均显著低于VC≤FVC组,VC-FVC与peak VO2有显著的负相关(r=-0.404,P0.00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与peak VO2有显著的正相关(r=0.418,P0.001),以peak VO2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VC-FVC、FEV1%和年龄与peak VO2相关,可解释peak VO235.9%的变化。结论:VC和FVC测定简单,其差值不仅可以反应COPD患者气体受限的程度,还可预测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摄氧效率特点,并分析其对于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59例,其中男53例,女6例;年龄42 ~80岁,平均(62±9)岁;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再分为Ⅰ级组15例、Ⅱ级组16例、Ⅲ级组19例、Ⅳ级组9例.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29名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及斜坡式功率递增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采用逐次呼吸法对呼吸交换参数进行收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 慢阻肺组摄氧效率斜率(OUES)和摄氧效率平台(OUEP)[(1.9 ±0.3) L· min-1·lg(L·min-1)-1和(31 ±5) m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0.4) L·min-1 ·lg(L· min-1)-1和(35 ±4) m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7和3.39,均P<0.01);Ⅰ级组OUES、OUEP和无氧阈时的摄氧效率[(2.09±0.31)L·min-1·lg(L·min-1)-1、(34±5)和(34±5)ml/L]与对照组[(2.23 ±0.39)L·min-1·lg(L·min-1)-1、(35±4)和(34 ±4) m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36 ~ 1.49,均P>0.05);Ⅱ~Ⅳ级组OUES[(2.05 ±0.26)、(1.76±0.28)和(1.63 ±0.19)L·min-1·lg(L·min-1)-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3±0.39) L· min-1·lg(L· min-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2~5.26,均P<0.05);Ⅱ~Ⅲ级组OUEP和无氧阈时的摄氧效率[(31±4)和(31±5)ml/L、(29 ±5)和(29 ±5) m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4)和(34 ±4) m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8~4.83,均P<0.05);慢阻肺组OUES、OUEP和无氧阈时的摄氧效率与运动耐力(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均呈正相关(r值为0.500 ~0.625,均P<0.01).结论 慢阻肺患者的摄氧效率显著低于健康人,且与患者的运动耐力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OPD患者在运动高峰时肺内气体交换对最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42例男性稳定期COPD患者及26例健康男性进行功率递增至症状自限的踏车运动,同步实时测定摄氧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在运动高峰时抽取桡动脉血,测定并计算PaO2、PaCO2、死腔容积与潮气容积比值(VD/VT)和P(A-a)O2.分别对两组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最大摄氧量与运动高峰时的血气参数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COPD组的最大摄氧量[(16±4)ml·kg-1·min-1]明显低于对照组[(19±6)ml·kg-1·min-1];PaCO2[(43±3)mm Hg,1 mm Hg=0.133 kPa]、VD/VT(0.35±0.11)和P(A-a)O2[(33±11)mm 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0±5)mm Hg、0.27±0.08和(15±7)mm Hg];最大摄氧量与VD/VT呈显著负相关(r=-0.734,P<0.01).结论 VD/VT增加导致通气效率降低,这是引起COPD患者运动能力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运动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状态下呼吸动力学、通气功能、气体交换和代谢功能的变化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王娟  王晓宇  郭倩  兀威 《国际呼吸杂志》2021,41(13):1029-10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一种十分常见的、并且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COP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包括营养不良、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等,预后因素众多,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炎症反应轻重程度以及合并症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尿酸在COPD的病程发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薛兵  赵淑敏  刘领  宿守利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431-1432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是否存在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45例,男性27例,女性18例,肺功能均为(COPDⅡ~Ⅳ级)。将BMI〈18.5kg/m^2分为A组;BMI18.5~23.9kg/m^2分为B组;BMI24~27.9kg/m^2分为C组。记录三组患者住院时的上臂肌周长、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气分析、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治疗后复查三组患者的血气分析、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发现A组患者住院时MAMC,TSF,FEV1,MVV及6MWT明显偏低,治疗后肺功能及6MWT改善不明显。结论低体重指数COPD的患者呼吸肌肌力及耐力下降,导致其通气功能下降,及活动耐力下降;由于骨骼肌的萎缩进一步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弥散功能检查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BA)及COPD并BA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8例初诊常规肺功能FEV1.0/FVC〈70%,且有咳嗽、咳痰、气促、胸闷憋气等COPD或BA临床症状病史2 a以上的患者,均吸入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2周后行肺弥散功能检查,计算CO弥散量(TLco)及弥散率(TLco/VA)。结果 RA患者TLco及TLco/VA均显著高于COPD及COPD并RA患者(P〈0.05、0.01),而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初诊常规肺功能FEV1.0/FVC〈70%且同时有COPD及BA临床表现者,可于吸入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后行肺弥散功能检测以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被广泛认为系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不仅累及肺,还可引起一系列肺外效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相关机制复杂,可能与全身炎症反应、血管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缺氧等因素有关.本文将对二者相关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