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润花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2):182-183
目的提高肺炎婴儿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56例肺炎婴儿的护理。结果有效和正确的护理是降低肺炎婴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结论护士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的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等措施,对提高肺炎婴儿痊愈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东莨菪碱加氯丙嗪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体会王冬来(浙江省温岭市城北医院317519)关键词肺炎心力衰竭东莨菪碱氯丙嗪婴儿儿童我院1984年~1994年间共收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8例,采用较大剂量东莨菪碱与小剂量氯丙嗪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5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符合小儿肺炎合并心衰诊断标准的前4项主要表现者58例(77.3%);符合前3项主要表现者14例(18.6%);符合前2项表现者5例(4%)。原发病为支气管肺炎26例,毛细支气管炎49例。1~3d出现发热37例,不同程度喘息69例,肝大58例,奔马律58例;1~4d出现咳嗽,呈阵发性,有痰不易咳出或偶咳出白色黏痰74例,心率、呼吸增快58例;2~5d出现湿罗音73例;2~3d出现三凹征49例。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增多39例。胸部X线检查示阴影增多增粗75例,点片状阴影61例;心影增大,肺部淤血57例。对75例患儿积极抗感染治疗肺炎,首次予洋地黄化总量的1/2,余量分2次,洋地黄化后12h予维持量,静注呋塞米利尿。经上述正规治疗9~13d后临床治愈61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诊治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5.
我们于1989年10月~1993年12月应用硫酸镁静点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依据卫生部制订的临床诊断标准,选择年龄35天~3岁的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男50例,女34例;对照组男44例,女40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SP)合并心衰(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的60例SP无HF患者作为SP组,同期我院的130例SP合并HF患者为SP+HF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SP+HF组被分为NYHAⅡ级组(40例)、Ⅲ级(45例)和Ⅳ级组(45例),比较各组血清TNF-α及cTnI水平、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P组、SP+HF组血清TNF-α[(5.77±1.22)ng/ml比(10.03±1.40)ng/ml比(13.80±3.08) ng/ml]、cTnI水平[(4.03±0.70)ng/ml比(7.37±1.40)ng/ml比(11.73±3.13)ng/ml]均显著升高,SP+HF组LVEF [(69.48±5.41)%比(41.88±7.79)%]、LVFS [(46.33±1.05)%比(31.59±5.67)%]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SP组比较,SP+HF组血清TNF-α、cTnI水平均显著升高,LVEF[... 相似文献
7.
利用2D-CFM测定了15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心脏4个瓣口的16项血液参数及左室收缩功能,结果心衰组肺动脉峰值液速下降,左、右心室射血时间均缩短,二,三尖瓣E峰减速时间缩短,左室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9.
高志芳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6(5):380-381
近年来,细胞因子参与心肌细胞收缩的调节及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确切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通过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探讨其在CHF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律失常是肺炎心衰并发症之一,掌握肺炎心衰失常的特点,合理治疗,对降低肺炎心衰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48例肺炎心衰,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6岁。1个月~1岁40例,1~6岁8例。其中毛细支气管炎32例,支气管肺炎10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6例。 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窦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随机血糖与住院期间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187例AMI患者的入院随机血糖及超声心动图参数。依据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将患者分为3组,G1组(81例)〈7.8mmol/L,G2组(55例)7.8~11.0mmol/L,G3组(51例)〉11.0mmol/L。G1组为血糖正常组,G2组、G3组为血糖升高组。入院血糖与心功能指标之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血糖正常组(G1组)相比,G2组、G3组Killip分级≥Ⅱ级的发生率增加[7.4%(G1组)比20.0%(G2组)、37.3%(G3组),P〈0.05,P〈0.01];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59.04±10.02)ml/m^2(G1组)比(64.31±12.36)ml/m^2(G2组)、(67.82±14.29)ml/m^2(G3组),P〈0.05,P〈0.01]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25.09±9.55)ml/m^2(G1组)比(29.65±10.18)ml/m^2(G2组)、(35.20±12.39)ml/m^2(G3组),P〈0.05,P〈0.01]增大,左室射血分数[EF:0.55±0.06(G1组)比0.51±0.08(G2组)、0.46±0.09(G3组),P〈0.01]降低,二尖瓣E波减速时间[EDT:(197.05±36.59)ms(G1组)比(176.98±46.31)ms(G2组)、(146.35±48.35)ms(G3组),P〈0.05,P〈0.01]缩短。入院血糖与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峰值、EDVI、ESV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1、0.158、0.186,P〈0.05,P〈0.01);与EDT、E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6、-0.155,P〈0.05,P〈0.01)。人院血糖水平是心衰发生的预测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255,P〈0.01)。结论应激性高糖血症是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腹主动脉瘤(AAA)瘤径同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3年-2009年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AAA患者262例,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采用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测定该患者的左房最大容积、体表面积标化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E)波和晚期(A)波,并计算E/A值,并将瘤径同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瘤径大小同体重、身高、LAVI有较好相关性;LAVI(β值=0.25,P<0.01)、吸烟史(β值=0.420,P<0.01)、收缩压(β值=-0.289,P<0.01)及年龄(β值=0.276,P<0.01)为AAA径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腹主动脉瘤径大小同LAVI相关,可作为一项反应舒张功能不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衰持续高碳酸血症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衰持续高碳酸血症之原因。将27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衰患儿(观察组)和23例重症肺炎心衰患儿(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PCO2分别为8.086±2.27kPa(60.65±17.03mmHg),5.497±1.001kPa(41.23±7.51mmHg),t=2.673,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CO2分别为8.77±3.36kPa(65.78±25.2mmHg)、5.67±0.768kPa(42.53±5.76mmHg),t=2.28,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心衰患儿易合并高碳酸血症,且不易解除。其原因除具有和重症肺炎心衰相同的病理生理因素外,可能还有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特有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气体弥散功能严重障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60例CHF患者为病例组,包括冠心病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心肌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肥厚型心肌病6例)。另外选择40例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外周血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血脂,同时询问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CHF患者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因心衰患者间IL-1β、IL-6、TNF-α、FG、hsC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与CHF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栓前状态标志物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测定 118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 级 )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Fg)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 WF) ,P-选择素 (P- selectin)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及其抑制物 (PAI- 1) ,D-二聚体 (D- dim er)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 4 5例心功能 级患者随机分成 3组 ,福辛普利组 15例 ,缬沙坦组 15例 ,比索洛尔组 15例 ,治疗 3个月后重复测定血浆标志物。结果 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存在明显差异 (P<0 .0 1)。福辛普利组 ,缬沙坦组治疗后较用药前血浆 Fg,v WF,P- selectin(P均 <0 .0 5 ) ,D- dimer,PAI- 1(P<0 .0 1)水平均显著降低 ,t- PA水平显著升高 (P<0 .0 1) ,但两组间治疗前后变化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比索洛尔对血浆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水平无影响 (P>0 .0 5 )。结论 缺血性心力衰竭存在血栓前状态 ,并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 (Ang )受体阻滞剂 (ARB)可改善血栓前状态 ,但 β受体阻滞剂未见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研究心力衰竭时肺静脉形态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75例入选病例按是否存在心衰和房颤分为心衰组、心衰合并房颤组和对照组,其中心衰组35例,心衰合并房颤组19例,对照组21例。利用64层螺旋CT对3组患者进行肺静脉造影和左房形态学检查,并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四个肺静脉开口直径,包括上下径和前后径,以及左房直径,包括左右径、前后径和上下径进行测量,比较3组间上述测量数据的差异。结果心衰组、心衰合并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四支肺静脉开口直径和左房腔径均有显著增加;心衰合并房颤组与心衰组比较,四支肺静脉开口直径和左房腔径也有显著增加;心衰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肺静脉开口直径和左房腔径随心功能级别增加而显著增加。结论心衰患者四支肺静脉均呈显著扩张,肺静脉这种形态异常可能是心衰时房颤发生和维持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LVH)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与脑卒中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