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尼可刹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纳洛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8%)明显高于对照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络酮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纳洛酮2mg加人生理盐水300m1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给予洛贝林9mg和尼可刹米1.125g加人生理盐水3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7d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O2、PaC02、pH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P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络酮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纳洛酮2mg加入生理盐水3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给予洛贝林9mg和尼可刹米1.125g加入生理盐水3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7d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O2、PaCO2、pH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P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积极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剂,首剂负荷量0.8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剂2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缓慢持续静脉滴入,12h/次,24h纳洛酮总剂量为4mg,连用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脑电图异常的疗效。方法:141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且脑电图异常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71例,给予纳洛酮2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70例,给予尼可刹米1.125g和洛贝宁9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d,对比2组治疗前、后脑电图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试验组在纠正缺氧、减少二氧化碳潴留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P=0.02);试验组与对照组脑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5.9%、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纳洛酮组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后脑电图好转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性脑病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陈  陈永  齐保龙 《淮海医药》2013,31(2):127-128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慢阻肺疾病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慢阻肺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纳洛酮应用,首剂0.8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静脉推注,续以纳洛酮0.8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bid,连用3~5 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疗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而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临床缓解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肺性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急性加重期常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为了尽快缓解其症状,我们试用纳洛酮治疗,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9年11月至2000年9月我科共收治COPD衰患者62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20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Ⅱ型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支气管扩张治疗、氧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了莫西沙星溶液雾化吸入。治疗14d,观察两组的疗效、患者的主要体测数据等。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采用常规治疗配合下的莫西沙星雾化吸入疗法,对于提高其有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老年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抽签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以及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3 d 后观察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更有助于改善老年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吴楠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4):73-76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2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配合治疗.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8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达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可显著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纳洛酮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8月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观察组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辅助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ICU经机械通气治疗此类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明显有效者6例,有效者6例,总有效率85.7%。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在挽救此类患者生命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探讨呼吸训练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予6个月的呼吸训练,检测全部病例呼吸训练前与经过呼吸训练6个月之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均完成训练,通过呼吸训练,患者的最大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吸峰值流速较训练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本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PaCO2、Pa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PaCO2低于对照组,两组PaCO2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平均PaO2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PaO2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1%、9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PaCO2,提高PaO2。  相似文献   

16.
沈三英  蔡怡芳  彭定凤 《医药导报》2010,29(9):1166-1167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并发II型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舒张支气管(其中氨茶碱为持续微量泵静脉输入)、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治疗3 d,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0.4 m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以40 mL&#8226;h 1静脉注入,再以纳洛酮1.6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以2 mL&#8226;h 1持续微量泵输入,观察两组意识状态及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改善意识状态及咳嗽、咯痰、喘息、动脉血气分析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微量泵持续输入纳洛酮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鼎 《中国实用医药》2014,(34):127-12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辅以无创呼吸机的疗效。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12 h后两组患者血气、呼吸频率、心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Pa O2、Pa CO2和Sa O2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后可辅以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9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进行锻炼和缩唇法锻炼,比较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给予2组患者护理后,乙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呼吸训练,可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早期恢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及气流受限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组别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肺功能指标以及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的变化,探讨肺功能在稳定期COPD患者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山西大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59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舒张试验结果以及气流受限程度分为4组,即舒张试验阳性轻-中度组、舒张试验阳性重-极重度组、舒张试验阴性轻-中度组和舒张试验阴性重-极重度组。根据COPD诊治指南,予以规范治疗1年后,分别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主要肺功能指标和CAT评分的变化,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舒张试验阳性轻-中度组,用力肺活量(FVC)(3.3±0.7)L、呼气峰值流速(PEF)(5.1±1.1)L/S、CO弥散量(DLCO)(6.4±2.1)mmol·min-1·kPa-1较治疗前[(3.0±0.6)L;(4.5±1.1)L/S;(6.0±1.7)mmol·min-1·kPa-1]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舒张试验阴性重-极重度组中,深吸气量(IC)[(2.2±0.5)L和IC/TLC(44±11)%]较治疗前[(2.0±0.6)L,(39±8)%)]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3舒张试验阳性重-极重度和舒张试验阴性轻-中度2组患者上述肺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各组患者的CAT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治疗前后PEF和FVC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气流受限改善的程度,而IC和IC/TLC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肺过度充气改善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对所有患者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结果显示,100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与精心护理之后,患者的病情已经获得了改善,术后均无任何的并发症。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有效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