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鹰飞  方志辉  杨艳敏 《河北医药》2016,(15):2267-226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1例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PKP组(45例)和PVP组(46例),PKP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PKP组患者的评价2手术时间(38\.4±8.2)min、骨水泥注入量(6.1±1.8)ml均显著大于PVP组,但骨水泥渗漏椎体数显著的低于PVP组( P <0.05)。术前PKP组和PVP组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 P <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6个月,PKP组的Cobb角(17.1±1.6)度、椎体高度(78.9±7.2) mm、ODI评分(14.2±2.5)分均显著的优于同期PVP组患者( P <0.05)。结论对于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VP与PKP均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KP对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功能恢复等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对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45例56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前和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得分(VAS)、椎体的高度、活动能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VAS值术前为(8.5±0.4)分,术后48h为(2.5±0.6)分,VAS值比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经X线片复查,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术后术前分别为(21.5±2.5)mm、(19.6±1.6)mm;骨折椎体中线高度术后术前高度为(18.0±3.1)mm、(14.4±2.2)mm,明显看出术后椎体高度显著升高(P〈O.05),因此骨折复位较好,治疗患者的活动能力由术前的(2.9±0.7)分,改善为术后的(1.3±0.3)分(P〈O.01)。术后6个月对患者随访复查,没有出现骨水泥渗漏现象,并无感染、疼痛及呼吸困难等其它并发症,恢复伤前正常生活。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可显著降低疼痛、恢复榷体高度和形态,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患者10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8例(行PKP);B组57例(行PVP)。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术后的VAS评分、椎体后凸角、椎体高度。结果10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1 d、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术后的椎体后凸角分别为(9.5±5.0)o和(12.2±3.5)o,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术后的椎体高度分别为(2.04±0.41)、(1.33±0.26) 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A组的椎体后凸角改善程度、椎体高度恢复程度较B组明显(P<0.01)。结论 PKP与PVP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在后凸畸形矫正,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方面,PKP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中有一定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比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运用PKP方法治疗,对照组运用PVP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后凸畸形Cobb角、骨水泥渗漏率及椎体压缩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凸畸形Cobb角、骨水泥渗漏率及椎体压缩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和PKP均能有效缓解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PKP能更好使伤椎复位,恢复伤椎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6例33个伤椎,均经单侧椎弓根置入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然后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随访5个月至2.5年,平均1.1年。平均疼痛视觉评分由术前(8.8±0.2)分到术后(2.1±0.2)分和最终随访(2.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12.7±0.4)mm到术后(22.0±0.5)mm和最终随访(21.0±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bb角平均由术前(23.2±0.6)°到术后(11.1±0.4)°和最终随访(11.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5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出现邻近阶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不同损伤时期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并研究最佳的手术时机。方法90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 PKP 进行治疗。按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及 MRI 表现分为 A 组(急性期骨折)、B 组(修复期骨折)及 C 组(陈旧期骨折),每组30例。通过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伤椎椎体高度及 Cobb’s 角等,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患者间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术后1周及6个月时 ODI 评分及 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两个随访时间点患者组间及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术后1w 及6个月时伤椎椎体高度及 Cobb’s 角较术前均明显好转(P <0.05),各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及 B 组在上述两个随访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 C 组(P <0.05)。结论 PKP 手术对不同损伤时期椎体压缩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后早期行 PKP 能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及进行椎体后凸畸形的矫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并分析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13个伤椎。分别于术前,术后3d、1个月及终末随访时对患者的VAS评分进行评价;于术前、术后3d及终末随访时测量骨折椎体前、中部的高度和Cobb角。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疼痛于术后72h内明显缓解。随访3~22个月,平均8.5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2±0.9)分到术后3d(2.8±0.6)分术后1个月(2.6±0.7)分和最终随访(2.5±0.6)分(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8.5±1.0)mm到术后3d(9.1±1.3)mm和最终随访(9.0±1.1)mm(P〉0.05);Cobb角平均由术前(27±4)°到术后3d(25±4)和最终随访(25±4)°(P〉0.05);2例2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泄漏。结论 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只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其疗效与椎体高度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布带上提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应用布带上提法结合PKP治疗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术前应用布带条兜着患者椎体骨折后凸处上提,使脊柱极度过伸纠正部分脊柱后凸畸形,然后在过伸体位下行PKP,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疼痛缓解状况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6~8h疼痛迅速缓解,术后1~2d均能下床活动。椎体高度由术前的(4.90±0.13)cm增加至术后3d的(15.20±0.25)cm,Cobb角由术前的31.00°±2.80°矫正至术后的18.20°±2.8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的(7.10±1.36)分降至术后3d的(1.20±0.90)分,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1例为椎间盘漏,1例为椎体侧方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布带上提法结合PKP治疗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较为简单、安全、损伤小的有效方法,在止痛和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方面具有肯定的效果。布带上提法能够使严重压缩的椎体部分复位,利于术中穿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单侧经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使骨水泥达到伤椎双侧理想分布,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行单侧经椎弓根穿刺方法 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98例病例共121个病椎。统计术前、术后1d、末次随访(3—6个月)疼痛视觉评分(VAS:0—10分)、术后骨水泥分布、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98例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骨水泥在椎体两侧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是24%;存在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18例,无需开放手术处理。结论 单侧经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术后止痛效果良好,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BMP-2磷酸钙骨水泥)治疗多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4例,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分别在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对疼痛、镇痛药使用、活动能力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98±0.61)cm恢复到术后的(2.23±0.60)cm(P〈0.01),末次随访时为(2.23±0.53)cm;椎体中部高度由术前的(1.92±0.61)cm恢复到术后的(2.27±0.54)cm(P〈0.01),末次随访时为(2.26±0.60)cm;椎体后缘高度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无显着性差异(P〉0.05)。椎体后凸Cobb角亦得明显矫正,由术前的(24.32±12.37)°,改为术后的(21.85±11.02)°,与术前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为(22.77±12.01)°。术后随访平均20.4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疼痛症状较术前缓解或消失,VAS评分由术前的(8.20±1.14),下降至(2.70±1.24)(P〈0.01);止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1.59±0.91),下降到术后的(0.21±0.32)(P〈0.01),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2.91±0.75)提高到术后的(1.30±0.34)(P〈0.01),无严重临床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镇痛药依赖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董永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08-2610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PKP和PV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s角恢复情况、疼痛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Cobb's角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t=2.39、2.21,观察组t=3.52、2.89,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34、2.14,均P<0.05)。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3.91、3.84,均P<0.05),但两组改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占5.7%(2/35),低于对照组的22.9%(8/35)(χ2=4.20,P<0.05)。结论采用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但PKP治疗更有利于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恢复,且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VP和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PKP组和PVP组各70例。PVP组患者给予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PKP组患者给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随访12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VAS法评估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疼痛情况;记录发生的并发症。结果:PKP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优于PVP组(P<0.05);PKP组患者治疗后2、4、6个月的VAS得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VP组(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缓解患者的疼痛,且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魏力今  刘艺明 《安徽医药》2011,15(9):1097-1099
目的 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65例共78个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OVCF患者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42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保守治疗组59例,采用卧休、药物等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37.6±6.7)mm,后凸Cobb角矫正至(5.6±3.9)°与保守治疗组的(23.6±5.6)mm及(6.3±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9、3.87,均P〈0.05)。治疗3个月后,手术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VAS)(0.42±0.12)分,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的(1.23±0.23)分(t=3.65、P〈0.05);手术治疗组术后3个月,Oswest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为(4.42±1.12)分,低于保守治疗组的(11.23±2.23)分(t=8.96、P〈0.05)。保守治疗组出现压疮、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共5例(5/59,8.47%),而手术治疗组则无(0/42,0.00%)(X^2=5.0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OVCF相比,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PT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PVP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PKP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分别t=-19.779 5、-19.218 4,均P<0.05);两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 0.05),但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分别t=7.165 6、-7.557 4,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7%(x2=3.4186,P< 0.05);观察组患者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为8.16%,与对照组的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2 3,P> 0.05).结论 PVP和PKP均能安全、可靠并显著地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疼痛,而PKP在改善椎体高度、恢复椎体形态、降低骨水泥渗漏上优于PV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手术过程中的要点,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肿瘤导致的椎体溶骨性破坏的治疗应用了椎体成形术(PVP、PKP),通过术前术后的评分改变评价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月~2年,按VAS疼痛评分、椎体前缘、中部及后缘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优良率为94%。结论椎体成形术(PVP、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肿瘤导致的椎体溶骨性破坏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使老年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22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PKP治疗,统计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部疼痛完全或明显缓解,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术后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后凸畸形Cobb角较术前改善明显。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椎体新鲜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共78例96节骨质疏松性、肿瘤性椎体新鲜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单侧经椎弓根入路单球囊58例69节椎体,双侧经椎弓根入路20例27节椎体,其中肿瘤病椎2例4节椎体,采用单球囊或双球囊扩张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术后2周、2年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测量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Cobb角.结果 经2周~2年随访,单侧组及双侧组术后2周及术后2年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减少(P<0.05).术后2周、后2年后凸Cobb角恢复率单侧组分别为51.2%、44.5%;双侧组为53.2%、47.8%.术后2周、2年椎高恢复率单侧组分别为47.2%、44.5%;双侧组分别为51.3%、47.2%.术后2周、2年VAS评分、后凸Cobb角及椎高恢复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后2年较术后2周骨折均能恢复伤椎体高度、纠正后凸Cobb角并缓解疼痛.术后针对骨质疏松症、肿瘤的病因治疗可提高疗效.结论 采用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肿瘤性椎体新鲜性压缩性骨折均能恢复伤椎体高度、纠正后凸Cobb角并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感染、血肿、神经根损伤及相邻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1年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微创特点.PKP可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较PVP安全性高,但费用较高;PVP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率相对较高.临床上应结合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