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浩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486-1487
目的:为提高CT及MRI诊断水平,分析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学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原发性脑淋巴瘤可发生于幕上或幕下,单发5例,多发14例,多呈圆形。CT多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病灶大多呈均匀明显强化。结论:进行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有助于CT及MRI诊断及鉴别诊断。MRI多轴位成像对显示肿瘤大小范围及周围临界组织的解剖关系较CT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PNET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胸部PNET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例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CT增强扫描,2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左、右外侧胸壁各1例,左、右后纵隔各1例,右侧叶间胸膜1例。肿块均较大,大小范围约6~18cm。CT平扫2例密度均匀,2例呈囊实性混杂密度,1例见大量高密度骨化影;MR平扫1例T1WI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均匀稍高信号,1例T1WI呈混杂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CT和MR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PNET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有助于病变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并评价采用CT与MRI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我院经病理证实的4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46例肿瘤患者中42例为单发,其中16例在胃,20例在小肠,6例在结肠,其余4例为胃肠道及其系膜多发.呈现出分叶状或类圆形的肿块,其长径在4~21 cm范围内,CT结果显示平扫肿块密度不均匀,大部分出现坏死及囊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出现强化,静脉期强化比动脉期强化要明显.MRI结果显示平扫病灶T1WI低或信号微弱,信号不均匀,T2WI混杂信号,主要是高或略高信号,且可见长T1与短T2的包膜.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显示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比动脉期要明显,坏死及囊变区均未显示强化.包膜强化者4例,包膜不强化者6例.全部患者均未见肠梗阻现象.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性,两种诊断方法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患者应用CT及磁共振成像(MRI)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患者,分别给予CT及MRI诊断方式进行鉴别诊断。观察80例患者疾病分型、病变位置及影像学表现;将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观察CT、MRI影像学表现。结果80例患者中神经纤维瘤8例、神经鞘膜瘤59例、恶性神经鞘瘤13例。其中髂血管区病变29例、膀胱病变8例、直肠病变9例、骶前病变34例。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直径较小的偏圆形;神经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直径较大的椭圆形,而且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病灶的边界;恶性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不规则的椭圆形,而且边界相对模糊。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CT诊断准确70例,诊断准确率为87.50%;MRI诊断准确74例,诊断准确率为92.50%。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以较低密度为主,MRI平扫中T1WI呈现等低信号,T2WI呈现高混杂不均匀或稍高不均匀信号。结论在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及MRI诊断方式进行鉴别诊断,均可获得理想的诊断结果,同时能够为后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或诊断性治疗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结果病灶单发1例,多发12例,共48个病灶,其中幕上42个(基底节区17个),幕下6个;CT平扫:40个病灶呈均匀等密度,8个病灶呈等、低密度,瘤周可见轻、中度水肿密度影;MRI平扫+增强:10例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3例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40个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8个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增强扫描9例病灶出现“缺口征”、7例病灶出现“尖角征”特征性表现,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脑内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缺少特征性,可提示性诊断,确诊主要依靠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肾上腺间质肿瘤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价值。方法28例手术病理确诊为肾上腺间质肿瘤患者,均实施CT和MRI诊断。分析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及影像学特征。结果28例患者中,8例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12例为肾上腺囊肿患者,2例为肾上腺脂肪瘤患者,1例为肾上腺畸胎瘤患者,1例为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1例为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3例为肾上腺转移瘤患者。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影像学表现为不均质肿块内部存在明显的脂肪组织信号或者密度大多数存在条索状或者片状软组织信号或密度影,实施增强扫描后,肿瘤中软组织部分发生不均匀强化情况;肾上腺脂肪瘤影像学表现为均质脂肪密度或者信号;肾上腺囊肿影像学表现为水样密度,囊壁较薄,可出现钙化情况,增强扫描后未出现强化症状;肾上腺神经鞘瘤CT显示为稍低密度影,密度欠均匀,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后,肿瘤表现为渐进性增强,强化程度为轻中度,强化不均匀,行MRI T1WI和T2WI诊断信号呈不均匀状态,强化效果不佳;肾上腺淋巴瘤影像学表现为特殊囊性低密度影,其边缘十分清晰,增强扫描后其囊壁会发生轻度强化;肾上腺转移瘤影像学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其肿块较大,极易发生液化坏死情况,增强扫描后会发生不均匀强化情况;肾上腺畸胎瘤表现为不均匀密度肿块,MRI诊断显示多种混杂信号。结论对肾上腺间质肿瘤行CT和MRI诊断,肾上腺囊肿、肾上腺髓质脂肪瘤、脂肪瘤患者均有显著的影像特点,其软组织肿瘤因无显著特点,在临床诊断中需将组织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实施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肾上腺神经鞘瘤的CT和MR表现,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经临床病理学证实为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均行CT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46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26例发生在右侧,20例发生在左侧,CT平扫显示为等或低密度,其中9例患者病灶密度不均,有囊变、坏死情况,2例伴有少许钙化,平均CT值为15~40 Hu。行增强扫描后呈现轻至明显的强化,实质部位强化较为均匀,囊变部位无强化表现。MR平扫时病灶部位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8例坏死、囊变患者病灶部位信号不均。结论 CT和MR均能够完整的显示出肾上腺神经鞘瘤病灶部位包膜、囊变、出血、钙化和渐进式强化等主要影像学特征,为临床对肾上腺神经鞘瘤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和MRI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经MRI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37例,MRI检查均采用平扫加增强常规扫描.结果 本组37例脑膜瘤中MRI平扫T1WI呈等信号28例,低信号9例,T2WI呈高信号19例,高低混杂信号18例,其中5例见囊变坏死,2例见出血灶,9例见钙化.增强扫描均匀强化32例,不均匀强化5例.36例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9例局部颅骨增生,3例局部颅骨骨质破坏.结论 MRI平扫+增强是诊断脑膜瘤的主要方法,诊断的准确率达90%以上,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脑膜瘤的病理学分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包括肿瘤部位、大小、累及范围、周围骨质破坏、密度及信号改变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9年13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3例患者CT平扫示肿瘤密度不甚均匀,与软组织密度接近,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MRI显示:T1WI表现为低于脑灰质的低信号病灶,T2WI信号较脑组织稍高.13例中10例伴有囊变坏死,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同时累及颅内外者11例,双侧额叶同时受累1例,右侧额叶受累6例,左额叶受累4例,脑组织水肿7例.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界定肿瘤累及范围及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神经鞘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椎管内神经鞘膜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颈段5例,胸段6例,腰段2例.13例术后均行病理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在T2WI上均呈高信号,T1WI上略高信号4例,等信号9例.Gd-DTPA增强明显均匀强化8例,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有椎弓根骨质压迫局限吸收5例,8例明显均匀强化大体病理呈灰白色,5例明显不均匀强化呈灰黄色,所有病例均有包膜.结论:MRI、CT、X线平片比较:(1)显示肿瘤病变MRl优于CT及X线平片.(2)显示椎弓根局限骨质吸收CT优于MRI.(3)术前评估肿瘤范围,MRI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王晶  孙阳  白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86-87
目的 描述脉络膜转移癌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脉络膜转移癌病例,其中4例行CT扫描检查,10例均行MRI检查.结果 CT扫描显示眼球后部呈偏平状,密度不均的略高密度肿块,中度异常对比强化.MRI检查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中低信号(与玻璃体相比),较大的肿瘤伴有视网膜脱离.结论 CT和MRI对脉络膜转移癌等眼球内病变均可作出定位、定性的影像学诊断.MRI对脉络膜转移癌表现具有明显特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4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磁共振影像进行分析, 提高对DFSP磁共振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本文为描述性研究。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3月至2022年6月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确诊的14例DFSP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 分析DFSP磁共振影像特征情况, 包括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增强扫描等序列影像特征。结果 14例DFSP患者中, 男9例、女5例, 年龄21~58(43.8±12.2)岁。14例均为单发, 表现为突出皮肤表面的结节/肿块, 最大长径21~160(57.1±37.0)mm, 平均体积大小为57.1 mm×40.4 mm×28.4 mm。DFSP平扫T1WI信号与肌肉相仿, T2WI高信号, 6例病灶内可见少量线状低信号分隔, 3例DWI呈明显高信号, 10例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 4例呈不均匀强化, 内可见斑片低强化区域。6例病灶内T2WI压脂低信号分隔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1例肿块内可见流空血管影。1例肿块内可见出血信号, T1WI平扫呈高信号。14例病灶局限在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内, 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环形强化病变患者,包括18例高级别胶质瘤(HGG)、14例脑脓肿(BA)及8例脑转移瘤(SBM)。分析病变的MRI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MRS)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特点。观察分析常规MRI表现、多模态MRI表现,比较3种病变不同位置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脑血容量(rCBV)、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结果HGG:形态不规则,瘤壁厚薄不均,16例内壁伴结节、外壁毛糙,平扫呈T1WI等、T2WI等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中至重度水肿。其中12例侵犯周围脑组织;BA:形态规则,11例呈均匀薄壁,3例厚薄不均内壁伴结节,平扫呈T1WI等、T2WI稍低高信号。增强较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重度水肿。其中4例内部伴液-液平面;SBM:形态局限,呈类圆形,位于皮髓质交接区。瘤壁稍厚,内壁毛糙,外壁光整,平扫呈T1WI等、T2WI稍高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重度水肿。DWI:HGG及SBM瘤壁弥散受限,ADC略升高,BA内部弥散受限明显,信号明显增高,ADC明显减低,HGG水肿区ADC明显低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灌注强度HGG>SBM>BA,rCBV不同程度升高。3种病变内部坏死区均呈低灌注,HGG周围水肿rCBV高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MRS显示HGG水肿区Cho/Cr高于BA、SBM,NAA/Cr低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17例HGG瘤壁旁见弥漫分布极低信号,5例SBM周围见小范围点状极低信号。结论HGG、BA与SBM常规MRI影像学征象存在重叠现象,鉴别诊断有时困难。多模态MRI技术可综合评价颅内环形强化病变,有助于临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殷敏敏  徐丽艳  余永强 《安徽医药》2017,21(7):1220-1222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磁共振(MR)表现,提高术前诊断,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其中17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6例行DWI扫描并测量ADC值.结果 17例血管外皮瘤中16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脑内多发病灶,病灶边界清晰,14例病灶呈分叶或浅分叶状.MR平扫T1WI:8例呈混杂信号,3例呈稍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T2WI:10例呈混杂信号,4例呈等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高信号;FLAIR:病灶呈等或稍高信号.行DWI扫描6例病灶中5例实质部分呈低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16例呈不均质明显强化,8例可见明显坏死囊变,7例瘤体内可见出血信号,15例肿瘤体内或边缘可见散在小囊状或多发迂曲的流空血管影.14例肿瘤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信号.结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DWI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汪兰  周国平 《安徽医药》2014,(8):1513-1515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治疗。结果 2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上分三型:囊肿型8例(8/22),囊肿伴结节型12例(12/22),实体型2例(2/22)。18例(18/22)肿瘤全切,3例(3/22)肿瘤次全切,1例(1/22)大部切除。肿瘤囊性部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结节及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14例,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14例。增强扫描表现:肿瘤实性部分及结节,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囊壁明显强化20例,轻度强化2例。肿瘤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属良性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的MRI特征性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的10例患者,进行常规及增强MRI扫描。结果所有患者病变段脊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6例病变区内未见明显强化,3例出现细条状强化,1例出现斑片状强化。结论MRI对急性脊髓炎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钦斌  何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793-1795
目的 探讨儿童腹部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方法 收集2008~2013年经病理证实的IMT患儿10例,术前均经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照术后病理结果 并分析肿瘤的CT表现。结果 10例患儿均为单发病例,发病部位肠系膜3例,小网膜1例,肝脏1例,腹膜后2例,腹腔2例,乙状结肠1例。CT平扫表现为实性肿块8例,囊实混合性肿块2例。增强扫描显示实性部分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动脉期无明显强化1例,其余9例患儿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10例患儿均呈明显强化,强化后CT值均大于95 Hu,且呈逐渐强化的趋势。病理结果 显示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组成。结论 小儿腹部IMT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能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 GN)的CT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所见对比,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GN的CT表现。男9(9/12)例,女3(3/12)例,年龄21-59岁,平均35.08岁;均为单发,其中3(3/12)例仅行CT平扫,9(9/1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11(11/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位于右侧,1(1/12)例位于左侧,大小范围从1.1cm×1.6cm-8.8cm×7.0cm,CT平扫9(9/12)例表现为类圆形、类椭圆形低密度团块,均低于肌肉密度,且密度均匀,边缘及边界清晰,均未见囊变、坏死及钙化;3(3/12)例较大者呈不规则形,并呈钻缝样生长,可包绕邻近组织及器官;增强动脉期均未见强化,静脉期稍有强化,平衡期轻度强化,均呈延迟渐进性强化,其中4例体积较大者延迟期呈小斑点状强化,强化幅度均〈15HU,包膜均有较明显强化。大体病理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界限清楚,呈橡皮样硬度,切面灰白或棕黄色,镜下见神经节细胞呈多角形,核大呈梭形或圆形,有明显核仁,胞浆红染,增生的神经纤维呈波浪状或编织状排列;其中4例病理镜下不典型,加做免疫组化确诊。结论肾上腺GN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 CT平扫加增强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血供及生长方式情况,明确肿瘤的范围,及与毗邻结构的关系情况,这些特征均有助于与肾上腺的其他肿瘤鉴别,确诊需要结合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3.0 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高聚焦超声(HIFU)早期疗效评价.方法 33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13例,共59个,患者平均年龄(34.3±8.7)岁,所有患者均于HIFU术前及术后1 d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并定量测定肌瘤、肌壁HIFU术前、后T2压脂、T2WI、T1WI平扫及增强扫描信号值,并计算肌瘤最大消融区面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59个肌瘤于HIFU术后在T1WI增强扫描序列均出现无强化的消融区,平均消融率达70.9%.MRI增强扫描消融区T1信号值与术前比较明显减低(P<0.01).术后消融区在T1平扫像上呈不同程度高信号,T2像上消融区范围显示不明确,但T2信号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MRI平扫所见术后T1信号增高区1.0 cm)肌壁T2压脂信号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3.0 TMRI增强扫描可以直观、准确的显示肌瘤消融区,T1术后高信号区可以显示肌瘤HIUF术后坏死区,可以评价消融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