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静  何缦  丁武君 《中国药师》2015,(3):444-44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中/长链脂肪乳对早产儿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76例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在出生后12~24 h内给予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等治疗,其中观察组中/长链脂肪乳从2.0 g·kg-1·d-1始,以0.5 g·kg-1·d-1递增,逐渐增至3.0 g·kg-1·d-1;对照组中/长链脂肪乳从0.5 g·kg1·d-1始,以0.5 g·kg-1·d-1递增,逐渐增至3.0 g·kg-1·d-1。两组疗程均为7 d。监测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情况及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4.38±0.9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1±1.90)d,恢复后体质量增长幅度(30.41±1.81)g·kg-1·d-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7 d后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量应用中/长链脂肪乳有利于改善早产儿的早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两种胃肠外营养(PN)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NICU的不能耐受完全胃肠道喂养的低出生体重4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2012年1月-12月入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24例为对照组,按传统胃肠外营养方法生后48~72 h内给予氨基酸,72 h后给予脂肪乳,剂量均自0.5 g·kg-1·d-1开始,每日增加0.5 g/kg,直至3.5 g·kg-1·d-1。2013年1月-12月入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24例为观察组,生后24 h内给予氨基酸,剂量从2.5 g·kg-1·d-1开始,每日增加0.5 g/kg,第3天达3.5 g·kg-1·d-1,48 h内给予脂肪乳,剂量自1.0 g·kg-1·d-1开始,每日增加1.0 g/kg,第4天达3.0 g·kg-1·d-1。比较2组患儿各营养指标,血生化改变,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重下降幅度、恢复至出生时体重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胆红素、胆汁淤积症及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采用胃肠外营养体重增长快,可以避免早产儿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促进生长,不会增加胃肠外营养相关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输注氨基酸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出院时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NICU于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VLBWI共6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2.0g·kg-1·d-1,第2d增加1.0g/kg,第3d增加0.5g/kg,预期达3.5g·kg-1·d-1;对照组于出生第3d始给予氨基酸0.5g·kg-1·d-1,每天按0.5g/kg递增预期达3.0g·kg-1·d-1。两组其他治疗措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儿各营养指标及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除第7d热卡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各营养指标,如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每天体质量增长克数、经胃肠达到摄入标准时间、应用胃肠道外营养天数、生后第3d热卡、平均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出院时发生EUGR15例,发生率为46.9%,对照组出院时发生EUGR22例,发生率为68.0%(χ2=11.65,P<0.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输注氨基酸,可以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EUGR的发生率,为今后实现追赶性生长打下良好基础,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海峰  疏恒  韦红 《淮海医药》2014,(5):482-483
目的:观察比较持续鼻饲喂养和间歇鼻饲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 )的喂养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NICU收住的52例VLBWI随机分为2组,均使用微量输液泵进行鼻饲喂养。 A组:持续鼻饲喂养,起始奶量1 ml· kg -1· h-1,每持续6 h停2 h,每天增加泵速1 ml· kg-1· h-1;B组:间歇鼻饲喂养,起始奶量1 ml· kg -1· h-1,持续2 h停1 h,再继续交替进行,每天增加泵速1 ml· kg-1· h-1。所有患儿均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直至达到130 kcal· kg-1· d-1能量摄入。比较2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130 kcal· kg -1· d-1能量摄入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间歇鼻饲喂养组较持续鼻饲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黄疸持续时间及达到130 kcal· kg-1· d-1能量摄入的时间短,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LBWI宜采用间歇鼻饲喂养,有利于胃肠道功能完善和喂养成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生24 h内入院接受静脉营养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胎龄<34周,1000 g≤体质量<1500 g),随机分为3组。大剂量组于生后24 h内给予2.0 g/(kg·d)的氨基酸,每日递增1.0 g/(kg·d),最大剂量为3.5g/(kg·d);中剂量组于生后24 h内给予1.0 g/(kg·d)的氨基酸,每日递增0.5 g/(kg·d),最大剂量为3.5 g/(kg·d);小剂量组生后24 h内给予0.5 g/(kg·d)的氨基酸,每日递增0.5 g/(kg·d),最大剂量为3.5 g/(kg·d)。结果大剂量组在生后第10天血清前白蛋白浓度、体质量下降时间、平均头围、平均身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与中、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生化代谢紊乱。结论早期足量应用小儿专用氨基酸有利于早产极低体质量儿的生长发育,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颅内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73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PIVH)分成PIVH组(35例)和无PIVH组(38例),另以同期出生的20例足月产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新生儿的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73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有35例合并PIVH,发生率为47.9%。PIVH组的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分别为(29.3±1.2)周和(1653.0±182.1)g,均显著低于无PIVH组(均P〈0.05);窒息发生率为60.0%,显著高于无PIVH组的23.7%(X^2=9.926,P〈0.05);PIVH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比积(PCT)分别为(187.52±52.03)×10^9/L和(0.127±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无PIVH组的PLT和PCT分别为(223.48±42.15)×10^9/L和(0.189±0.06)%,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PIVH组的PLT和PCT则显著低于无PIVH组(均P〈0.05);而三组间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中PLT和PCT的异常降低可能参与了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颅内出血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刘棋明 《江西医药》2011,46(11):1032-1033
目的评价早期大剂量氨基酸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的益处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本科NICU住院,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500g,不能进食或进食量不足的早产儿,分成氨基酸静脉营养小剂量(19例)、大剂量(21例)、超大剂量组(18例)。均在生后12-24h内开始给予小儿氨基酸,小剂量从1.0g/(kg.d)开始,大剂量从1.6—2.5g/(kg.d)开始,超大剂量从2.6—3.0g/(kg·d)开始,每天增加0.5g/(kg·d),至总量3—3.5g/(kg·d)。观察各组人院后体质量情况,包括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及住院期间的体质量增长速度。结果用静脉营养后每天平均体质量增加:小剂量组为11.93±4.21mg,大剂量组为15.45±3.23mg.超大剂量组为24.45±1.68mg。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2.98,大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10.64.小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11.7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小剂量组(8.2±1.7)d,大剂量组(6.5±1.3)d,超大剂量组(4.6±1.2)d。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3.57,大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4.78.小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问t值为7.4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未发生并发症、代谢紊乱及胆汁淤积之副作用。结论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随氨基酸剂量的增加患儿体质量亦明显增加.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亦明显缩短并未见相关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红素〉170μmol/L的早产儿在静脉营养时对脂肪乳的耐受性。方法: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血清胆红素峰值均〉170ttmol/L,体质量〈2500g,孕周〈37周,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低体质量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按早产儿管理指南能量要求逐日增加脂肪乳用量,对照组胆红素〉170μmol/L时限制脂肪乳用量为1g/k,两组患儿均进行光疗。分别于生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观察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脂指标,对两组患儿体质量变化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血清胆固醇在第1天、第3天、第10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甘油三酯在第5天、第7天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下降幅度较对照组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日龄明显缩短,观察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黄疸的早产儿在及时光疗情况下不应限制脂肪乳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起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在某院治疗的8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患儿出生后24h内均给予对症治疗和小儿复方氨基酸营养治疗,根据氨基酸起始剂量的不同分为对比组(起始剂量为1.0g·kg~(-1)·d~(-1))和研究组(起始剂量为2.0g·kg~(-1)·d~(-1))各41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前、治疗半个月后的生化血气指标(血尿素氨、血氨、血肌酐、前白蛋白),并比较两组的头围增长速度、静脉营养天数、恢复出生体重日龄、住院天数、体质量增长速度。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尿素氨、血氨、血肌酐、前白蛋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氨、血氨、血肌酐、前白蛋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的血尿素氨、血氨、血肌酐、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头围增长速度、体质量增长速度快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静脉营养天数、恢复出生体重日龄、住院天数均短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24h内进行高剂量氨基酸输注治疗,可明显提升患儿的血尿素氨、血氨、血肌酐、前白蛋白水平,加快体质量增长,促使患儿尽早恢复正常体重,应用效果较低起始剂量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78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儿采取肠内营养的方式进行早期营养,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营养方式实施早期营养,对比2组体质量增长初始时间、足量喂养的时间、喂养并发症情况、患儿生长发育状况、生化指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初始时间以及足量喂养的时间更短,患儿生长发育状况以及生化指标总体上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营养方式而言,肠内营养支持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应用于早产低体质量新生儿听力损伤监测的特点和差异,了解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方法 利用TEOAE和ABR两种生理学筛选方法,同时对400例(800耳)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听力测试,同时对听力障碍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ABR测试结果显示,波V反应阈值介于60~130 dBSPL之间,异常率8.75%.TEOAE测试结果显示未通过率32.5%.母妊娠期有病毒感染史、出生体质量低于1 500 g及出生1 min Apgar评分&lt;3分或5 min &lt;5分与听力损害有相关性(P<0.05).结论 ABR测试是可靠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TEOAE具有方便、客观、快速、无创等特点,为较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但假阳性率高.两者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另外,母亲妊娠期有病毒感染史、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1 500 g和有窒息(出生1 min Apgar评分&lt;3分或5 min&lt;5分者)是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听力受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黄国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1,(33):27+29-27,29
目的:对比研究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方法:将72例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观察组治予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照组用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为(15.48±5.29)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1±4.90)g(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8.58±7.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38±6.75)d(P〈0.05);治愈率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PN可明显改善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3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1例。A组给予IVIG0.4g·kg-1·d,连用5d;B组给予IVIG2g·kg-1·d-1用ld。观察2组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和急性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B组退热时间、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均短于A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2g·kg-1·d。单次静脉输注为治疗川崎病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车前草醇提液降大鼠血尿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车前草醇提液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0.10 g·kg-1·d-1)、车前草醇提液高(生药8.00 g·kg-1·d-1)、中(生药2.67 g·kg-1·d-1)、低(生药0.89 g·kg-1·d-1)剂量组,采用皮下注射氧嗪酸和灌胃次黄嘌呤建立急性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用HPLC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车前草醇提物高、中、低剂量可显著降低大鼠血尿酸水平(P〈0.05)。结论车前草醇提物具有降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86例,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比较实验前后两组血糖、白蛋白和恢复出生体质量的时间等。结果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可缩短其恢复出生体质所需时间、留置鼻管时间以及肠道营养达到418.4kj/kg时间(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试验后的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糖以及淋巴细胞总数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干预组实验后的血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早期营养干预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高龄妊娠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单胎产妇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高龄孕妇(≥35岁)组477例和非高龄孕妇(〈35岁)组12129例妊娠期糖尿病12606例、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的差异。结果高龄组477例发生妊娠期糖尿病27例,占5.66%、巨大儿72例,占15.0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4例,占5.03%、宫内胎死6例,占1.26%。非高龄组12129例发生妊娠期糖尿病156例,占1.29%、巨大儿462例,占3.8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60例,占2.97%、宫内胎死42例,占0.35%。高龄组477例早产发生43例,发生率9.01%;非高龄组12129例早产发生579例,发生率4.77%。高龄组477例低出生体重儿33例,发生率6.92%;非高龄组12129例低出生体重儿432例,发生率3.56%。高龄组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率高龄孕妇组是非高龄孕妇组的2倍。结论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剖宫产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应该避免高龄妊娠。  相似文献   

17.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preterm or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P/LBWI)在生后早期和(或)某些疾病状态下所必需的营养方式,作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一种辅助方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P/LBWI营养不良的风险,尽快达到P/LBWI生后营养的目标。本文从PN的适应证、不良反应、规范使用、尚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就近年来P/LBWI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PN管理的最新实践进行归纳整理,旨在为P/LBWI的营养供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了护理干预在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的早产低体质量儿6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及其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全肠道营养时间以及完全经口喂养(拔胃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呕吐、腹胀、消化道出血、胃残留、呼吸暂停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早产低体质量儿的胃肠道功能的成熟,有助于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肾炎四味片长期给药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1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低、中剂量组各30只,分别给予肾炎四味片8.0和24.0 g生药·kg-1·d-1,高剂量组40只给予肾炎四味片72.0 g生药·kg-1·d-1,对照组40只给予相同体积的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各组连续灌胃给药26周,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重量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常规观察。结果:给药组动物各项观察指标和各项检测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动物脏器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异常。结论:肾炎四味片对大鼠连续ig 26周的无毒性剂量为72.0 g生药·kg-1·d-1。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应用不同起步剂量氨基酸的观察,评价大起步剂量输注氨基酸的优势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2月份收治的早产儿共48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5例,在患儿生后12~24 h内给予2.0 g.kg-1.d-1,第2~3天增加至3~3.5 g.kg-1.d-1;对照组23例在患儿生后12~24 h内给予0.5 g.kg-1.d-1,以后按0.5 g.kg-1.d-1递增直至3~3.5 g.kg-1.d-1。观察2组患儿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静脉营养治疗天数,住院时间,肝功能,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体重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时间,住院天数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在肝肾功能血气pH值的监测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提倡的在静脉营养治疗中给予大起步剂量的氨基酸,相对传统治疗中小起步剂量来说是安全的而且更具有优势,患儿完全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