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发生中药不良反应患者一般资料、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主要临床表现、转归等,尤其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2年6月东营地区(东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数据)中药及其制剂引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及其制剂引致的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共3446例,其中新的1511例,严重的366例.涉及603种中药,包括中药制剂599种,中草药4种.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急需建立中药制剂致药源性疾病的防御体系,对中药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资料的收集、监测和分析,并通过有效途径及管理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为药品管理行政部门提供修改说明书的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药源性疾病发生,维护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药源性疾病及中药不良反应。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源性疾病所造成的药源性伤害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药品不良反应仅是药源性疾病的一部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中药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事故、用药不当、药品调剂不当、使用方法不当、使用假药劣药有着本质的区别。客观、全面地分析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更有利于避免及减少药源性伤害的发生,保障群众健康,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也逐年增加.这已引起临床工作的关注。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源性疾病,指导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作对2003—2005年收集的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不良反应报告386例进行分析,其中由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共计87例,占22.54%。本研究对这87例中药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药品种类及损害类型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首都医药》2004,11(4):53-53
为配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系统介绍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高临床医药工作者对药源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预防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定于2004年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药源性疾病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法规培训班》,为期6天,该项目已列为2004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将邀请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等专业的知名专家授课。1.主要内容(1)药源性疾病总论(2)药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原则(3)药源性肺部疾病(4)药源性胃肠疾病(5)药源性肝脏疾病(6)药源性心血管系统疾病(7)…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4年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品不良反应(ADR)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无关的有害反应.随着药物种类、药物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已经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为了解我院的ADR发生情况和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源性疾病,现将我院2004年度收集的47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沈倩 《中国现代医药》2009,26(Z1):1128-1130
目的了解清开灵注射液引发药源性疾病的种类,分析清开灵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ADR)/药源性疾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检索2003-2008年中国医院知识全库(CNKD)期刊全文,收集个案病例166例,并将资料分类统计进行分析。结果本资料共收集166例个案,其中男性74人,女性92人,有61人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发生ADR的时间,最短2 min,一般5~30 min,所引发的药源性疾病主要为药源性皮肤病、药源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药源性心脏病、药源性精神疾病等。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所可引发的多种药源性疾病,临床应合理应用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沈倩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26(13):1128-1130
目的了解清开灵注射液引发药源性疾病的种类,分析清开灵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ADR)/药源性疾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检索2003-2008年中国医院知识全库(CNKD)期刊全文,收集个案病例166例,并将资料分类统计进行分析。结果本资料共收集166例个案,其中男性74人,女性92人,有61人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发生ADR的时间,最短2 min,一般5~30 min,所引发的药源性疾病主要为药源性皮肤病、药源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药源性心脏病、药源性精神疾病等。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所可引发的多种药源性疾病,临床应合理应用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8.
警惕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丹红 《海峡药学》2007,19(10):96-98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重视和掌握药源性疾病及其诊断和防治,减少和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余晓东  张萍 《齐鲁药事》2006,25(10):610-612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和临床的广泛应用,中药药源性疾病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和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机体、给药三个方面。它们单独或相互作用,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系统介绍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高临床医药工作者对药源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预防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定于2003年9月中旬在北京举办《药源性疾病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法规培训班》,为期6天,该项目己列为2003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编号:2003-03-10-024)。将邀请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等专业的知名专家授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药物的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原因以及特殊人群合理用药进行了分析,并且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查阅文献,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工作,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给医护人员提供正确用药信息。结果为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合理,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结论现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与人们对药物安全的期望尚有相当的距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连兵  秦飞 《中国药师》2015,(8):1320-1324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和临床的广泛应用,中药药源性疾病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总结归纳了中药药源性疾病的主要表现、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及防治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理论支持,将对防治中药药源性疾病,降低其发生率和减轻其病变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抗病原微生物、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药物引发的罕见药源性疾病。方法:参阅2010年公开发表的英文期刊文献,对2010年罕见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分析的药物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主要有皮疹、溶血、肺部疾病、肝脏疾病、血管性水肿、超敏反应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症等。结论:积极普及各种药源性疾病知识,能够帮助临床医师更安全合理地用药,同时,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或降低由药源性疾病引起的不良后果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王银林 《海峡药学》2010,22(11):264-265
通过查阅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提出建议。结果中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是广泛的,复杂的;引起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药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药物在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引起对机体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药源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药物作为致病因子诱发人体的功能或组织损伤,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药源性疾病可在药物常规用法用量下出现,也可在超量、相互作用或其他不当使用时出现。随着各类药物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不合理的应用,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明显增多,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许多国家在药源性疾病的防治及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建立了相应的药政管理机构,制订了相关法规。在我国,药源性疾病也日益受到医药界和政府的关注。为更好地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搭建交流和培训平台,提高我国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水平,一个以药源性疾病的研究为主要专业方向的学术组织--“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2014年5月23日,在“2014第六届药源性疾病及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消化系统和肝脏疾病药物专题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药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副主任林志彬教授宣布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第一届专业委员会由99名委员组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合理用药国际网络( INRUD)中国中心组成员兼临床安全用药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前主任王育琴教授担任主任委员。来自全国各地的57位委员出席了同期召开的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6.
药物的肝脏毒性反应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总结近年来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有关药源性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收集135种药物可致药源性肝毒性反应,其中抗感染类药、抗拮核病药、抗肿瘤药和中药制剂是引起肝损害最常见的药物。结论要重视抗感染药、抗结核病药、抗肿瘤药和中药制剂所引起的肝损害。应用所属药物治疗时,应特别注意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李燕  徐璐敏  汤宇华 《海峡药学》2009,21(3):164-166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中成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成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特点、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是广泛的,复杂的;引起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临床使用、个体差异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46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总结近年来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首钢医院1999—2004年收集的468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范围较广,且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居发生率前3位的是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及中药制剂。结论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1570例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挖掘警戒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济南市2008年收集的1570例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进行了重点评价。结果本组资料中,引起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前两位的为抗微生物药品及中药制剂。通过对给药途径的影响分析,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引起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较多。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抗微生物药品及中药制剂的临床安全性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国内文献产生药源性肺疾病的药物种类及其因素。方法:通过CNKI查询2000-2009年国内期刊文献,对35篇文献中的72例产生药源性肺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药源性肺疾病的病例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肺结核、哮喘、肺动脉高压等,其中发生肺结核的例数最多为23例。共涉及19类药品,包括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系统用药、解热镇痛药、生物制剂、中药制剂等。结论:警惕药物的肺损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