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螺旋CT在腰椎峡部裂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SCT)腰椎峡部裂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腰椎峡部裂的轴位、多平面重组CT及三维CT表现,结果30例均显示清晰,表面重建(SSD)图像在显示椎体滑脱方面效果良好;MPR矢状面椎弓峡部裂均显示良好,轴位重组对裂隙骨赘、骨痂、纤维组织增生、椎间盘病变等征象显示清晰,正中矢状面重建对椎体滑脱、椎体撕裂或骨赘后突显示良好。结论SCT三维重建(MIP、SSD)和MPR对腰椎椎弓峡部裂及其所引起的相关改变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临床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及其病因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滑脱是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常由腰椎峡部裂引起。既往诊断主要依靠X线平片,CT扫描可以显示腰椎摄片所不及的征象。本就22例腰椎峡部裂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 )在主动脉夹层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评价三维重建图像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能力。方法49例主动脉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CT增强扫描。重建方法为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 )、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建(CPR),分别计算各种重建方法对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率。结果 MPR,CPR,VR对破口的显示率分别为95.92%,95.92%,18.37%,对内膜瓣的显示率均为100%。 MIP不能直接显示破口和内膜瓣。 MPR,CPR,VR对真、假腔的显示率均为100%, MIP为67.35%。 MSCTA同时可以发现主动脉之外的疾病。结论 MSCTA适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显示,所采集的数据能够满足3D图像后处理的需要。 MPR和CPR对主动脉夹层显示最好,VR次之,MIP最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滑脱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放射科及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放射科的56例腰椎滑脱症病人的X线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结合术中椎弓根钉定位及对于是否为峡部裂的不同处理,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滑脱症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56例中2例为侧方滑脱,其他均为腰椎前滑脱,三种检查方法对椎弓峡部的成像存在不同,螺旋CT三维重建可清楚显示椎弓峡部的全貌和裂隙,指导手术定位.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能较好地评价椎弓峡部裂所致的病理解剖改变,科学合理地完善手术诊疗方案,通过CT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充分显示病变,判断腰椎滑脱的性质与精确测量滑脱的程度,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CT扫描方法对腰椎峡部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常规扫描(定位线与椎弓垂直的扫描方法)和反角度扫描(定位线与椎弓平行的扫描方法),包括整个椎弓,层厚3mm、层距3mm,分析50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不同角度扫描所显示的腰椎峡部断裂CT影像表现有差别,常规扫描显示腰椎峡部裂46例,2例可疑,2例未见显示,但对椎管变形、狭窄及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等继发改变显示良好;反角度扫描清楚显示50例腰椎峡部裂,腰椎峡部裂隙宽度、增生硬化及裂隙周围骨块显示良好,但对椎管狭窄、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等显示不如前者。结论两种不同CT扫描方法对椎弓峡部裂及继发改变各有优劣,两种扫描方法相结合能较全面、客观显示腰椎峡部裂及继发改变。对诊断腰椎峡部裂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振波 《哈尔滨医药》2011,31(5):346-34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单纯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检查,总结32例不伴有椎体滑脱的单纯腰椎峡部裂患者CT征象,并结合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32例单纯腰椎峡部裂的特征性表现是腰椎椎弓关节突间部或椎板骨质连续性中断,MPR横断面、经椎弓矢状面及额状面可清晰显示62处断裂。结论 MSCT对单纯腰椎峡部裂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和诊断价值,是检出单纯腰椎峡部裂的较理想成像方法,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宝权  刘亚静  康洁 《河北医药》2011,33(16):2418-24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其后重建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胸部外伤考虑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平扫,将所得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图像。并比较各种重建图像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综合运用各种后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肋骨隐匿性骨折。重建以CPR技术显示效果最佳,MPR、VR次之。42例胸部外伤患者共确诊59处肋骨隐匿性骨折。结论64层螺旋CT及其后重建技术图像显示清晰,满足对肋骨隐匿性骨折进行定位、定性分析,是肋骨隐匿性骨折检查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及避免漏诊方法。方法:对12例腰椎峡部裂的CT图像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对不伴滑脱者,探讨避免其漏诊的方法。结果:12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为“裂隙征”等直接征象及“双边征”等间接征象,对不伴滑脱者,定位平片及间盘层面断层扫描可显示出能提示诊断的改变。结论: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多种方法可避免其漏诊。  相似文献   

9.
腰椎峡部裂足指腰椎椎弓部位的骨质缺损,是导致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以往影像学诊断多为X线斜位片,CT平扫、尤其是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清晰显示腰椎峡部裂的情况、精确测量裂隙宽度,细致判定周围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本文通过分析68例,136处峡部裂情况,主要探讨CT平扫及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椎弓峡部裂是指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细狭延续部分断裂,又称为椎弓崩裂,约5%的成人可患此病;常用 X 线斜位平片和 CT 轴位平扫进行诊断。但由于脊柱解剖结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椎弓峡部与立体的任何平面均不平行,临床工作中常出现漏诊[1]。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 CT 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椎弓峡部裂的诊断率得到明显提高。现对我院确诊的峡部裂患者52例行多排螺旋 CT 扫描,并行 MRP 斜矢状位重建,旨在探讨该技术在腰椎峡部裂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提高对腰椎峡部裂 CT 斜失状位重建图像征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徐厚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87-87,89
目的:探讨椎弓崩裂与腰椎滑脱的X线平片与CT扫描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8例椎弓崩裂患者的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两者对诊断的价值和限度。结果:18例患者进行了CR正侧位摄片检查,检出椎弓崩裂5例,另3例加摄斜位片确诊;28例患者均进行了CT检查,检出椎弓崩裂25例。结论:CT扫描比X线平片对椎弓崩裂与腰椎滑脱的诊断更具优势,X线平片投照技术和CT合理的扫描计划是发现椎弓崩裂与腰椎滑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对临床怀疑骨折的60例患者进行后重建,运用容积再现技术(VR)及曲面重建技术(CPR)和多平面薄层重建技术(MPR)显示骨折的部位、数量,判断16层螺旋CT诊断胸廓骨折的价值。结果:60例患者中,共发现肋骨骨折259处,锁骨骨折13例,肩胛骨骨折16例,胸椎骨折8例,胸骨骨折2例。运用容积再现技术及曲面重建和多平面薄层重建技术可显示骨折的位置、数量及断端移位情况。各种后处理图像中,VR在显示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CPR在显示微细肋骨骨折上效果较好,MPR像能从冠状位和矢状位判断解剖关系,而轴位图像是诊断的基础。结论:16层螺旋CT利用容积再现及曲面重建图像和多平面薄层重建可准确诊断不同程度的胸壁骨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对埋伏牙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16排螺旋CT对38例埋伏牙患者进行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在东芝工作站上进行MPR、CPR及VR三维重组。结果 16排螺旋CT横断面图像、三维立体图像及多平面图像清楚地显示了埋伏牙牙齿的形状、埋伏的深度、离唇侧或腭侧方向的距离、牙齿萌出的方向,还有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16排螺旋CT MPR、CPR及VR图像可以准确地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作为埋伏牙治疗的精确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6例骨关节外伤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应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两项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同时与DR平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平片难以显示的骨折,三维CT成像均能显示清晰,X线平片诊断各部位骨折的总漏诊、误诊率达46.8%; MPR及VR三维重建图像能更清晰显示骨折的细节,同时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空间立体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 三维重组技术对外伤性骨折的诊断具绝对优势,能弥补平片的不足,减少漏诊、误诊率,并能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5.
张子林  汪大武  殷文兵 《安徽医药》2011,15(10):1275-127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检查,将图像传输至东芝Vivrea2后处理工作站,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31例患者均取得输尿管全程曲面重建图像,单侧输尿管结石29例,双侧结石2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8年中主脉脉壁间血肿CT影像检查资料。17例主脉脉壁间血肿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检查,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三维容积成像(VR)后处理。结果 16排螺旋CT检查能快速、准确、无创地诊断壁间血肿。结论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黄琰 《北方药学》2014,(8):113-1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中容积重建(VR)技术和表面遮盖显示(SSD)技术在肋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乳癌发生肋骨转移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采集图像后,分别采用VR及SSD等技术进行图像处理,观察两种后处理技术在不同类型肋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在52例患者中确诊发生成骨转移病灶103处,VR确诊率为100%(103/103),SSD确诊率为30.1%(31/103);发生溶骨性转移病灶20处,VR确诊率为100%(20/20),SSD确诊率为55%(11/20);发生混合型骨折病灶107处,VR确诊率为100%(107/107),SSD确诊率为71.03%(76/107);发生病理骨折病灶20处,VR确诊率为85%(17/20),SSD确诊率为100%(20/20);发生膨胀性生长病灶49处,VR及SSD确诊率都为100%。结论:VR无论在发现融骨性还是成骨性及混合性肋骨转移瘤上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而SSD由于是表面遮盖技术只能在发现病理性骨折方面确诊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用于胸部骨骼骨折的诊断,以指导治疗。方法50例有胸部外伤患者在完成胸部X线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6层螺旋cT扫描,同时实行三维重建的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的技术成像而显示骨折。结果经16层螺旋CT确诊37例肋骨骨折、5例胸骨骨折;8例肩胛骨、锁骨及肱骨骨折。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胸部外伤造成的骨折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及指导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