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TURP患者9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入左旋布比卡因5mg(A组),7.5 mg(B组)和10 mg(C组).记录麻醉效果、阻滞最高平面、平面到T1o时追加利多卡因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B、C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P<0.05).A组阻滞最高平面低于B、C组,且平面到T1o时利多卡因用量也明显多于B、C组(P<0.05).C组低血压发生率为30.0%,明显高于A、B两组的6.7%和6.7%(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7.Smg腰麻能满足TURP的麻醉要求,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丛阻滞和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44例行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腰丛阻滞(n=17)和腰-硬联合麻醉(n=27)两组.腰丛阻滞给予0.5%罗布卡因30 ml,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大肌沟入路.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3~4或L4~5间隙,应用0.75%布比卡因1~1.2 ml注入蛛网膜下腔行腰麻,之后于硬膜外腔置入导管.麻醉平面不足者,硬膜外追加0.375%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辅助用药、腰-硬联合麻醉的平面、硬膜外追加的药量、有无麻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后舒张压(DBP)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腰丛阻滞组辅助用丙泊酚的量大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5).结论腰丛阻滞麻醉对病人血压、心率的影响较腰-硬联合麻醉组更少.对股骨颈骨折行动力髋或鹅颈钉固定手术的老年患者,单纯实施腰丛阻滞是可行的.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因需另加坐骨神经阻滞,故宜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阑尾炎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时的最佳浓度。方法:8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使用0.5%和0.75%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感觉阻滞平面及范围、运动阻滞时间、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及其药品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幅度明显小于B组(P<0.05);A、B两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感觉阻滞平面及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运动阻滞时间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0.5%罗哌卡因用于阑尾炎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效果较好,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幅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高龄股骨颈或股骨头粗隆骨折患者,均在本院实施股骨头置换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最高阻滞麻醉平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6.7%;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76.7%,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血压、寒颤、恶心呕吐、术后头疼)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硬膜外注射0.75%利多卡因对提高阻滞平面,预防剖宫产手术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30)和观察组(B组,n=30)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A组患者在单纯腰麻下完成手术,B组患者于翻身平卧后硬膜外注射0.75%利多卡因10 ml。结果 B组抑制牵拉痛的总有效率(优+良)达96.7%,A组仅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0.75%利多卡因可以迅速提升麻醉阻滞平面,有效减轻甚至消除剖宫产手术的牵拉反应,手术后阻滞平面恢复较快,比较安全,而且费用低,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在腰硬联合麻醉行腹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予咪达唑仑0.05 mg/kg、B组0.10 mg/kg、C组0.15 mg/kg.观察三组镇静效果、遗忘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q=8.88、10.57,均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69,P>0.05);A组完全遗忘率(63.33%)明显低于B组(86.67%)和C组(93.33%)(x2=5.64、9.36,均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9,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0.00%)明显高于A组(6.67%)和B组(23.33%)(x2=25.45、13.13,均P<0.01),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P>0.05).结论 在腰硬联合麻醉行腹部手术中咪达唑仑剂量以0.10 mg/kg为宜,镇静充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左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并发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妇90例,年龄23~36岁,体质量55~90 kg,身高150~175 cm,随机、双盲分成3组,每组3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L2-3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0.75%左布比卡因(加10%葡萄糖至2 ml)A组(7.5 mg)、B组(10 mg)、C组(12.5 mg),注药时间均为1 ml/5 s。给药后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给药15 min后阻滞平面未达T6水平者经硬膜外分次酌情追加2%利多卡因。麻醉期连续监测BP、HR、ECG和SpO2,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 min麻醉平面、麻醉效果、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在麻醉效果、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等方面B、C两组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麻醉平面,B、C两组与A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左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并发症无明显差异,10mg和12.5 mg的左布比卡因可取得满意的麻醉平面。  相似文献   

8.
张忠慧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0):745-746
目的:观察对比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常规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年龄65~84岁择期耻区以下手术患者50例,其中股骨头置换术16例,股骨颈骨折DHS内固定术6例,下肢骨折内固定23例,前列腺电切术3例,双下肢大隐静脉剥脱术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用0.75%罗哌卡因1mL+芬太尼0.5mL(25μg)+10%葡萄糖1mL;B组25例,用0.75%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1mL。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后麻醉效果不满意时,硬膜外腔追加0.75%盐酸罗哌卡因完善麻醉。观察两组用药后血压、心率、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镇痛完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运动神经阻滞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B组慢(P〈0.01),A组痛觉维持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比B组快(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许宏亮 《中国基层医药》2014,(18):2796-2798
目的 对在乳腺癌根治术使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这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n =45)和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n =45),其中A组诱导用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维持用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B组诱导用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维持用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烷.观察并记录A、B两组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前后PaO2、PaCO2变化;麻醉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两组的MAP、HR在麻醉后均有下降(t=2.107、3.021,均P<0.05);但B组比A组下降更为明显(t=2.235,P<0.05),且其MAP、HR上升也较快(t=2.401、3.107,均P<0.05);整个手术过程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在98%以上,两组SpO2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3,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麻醉前后PaO2、PaC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1、1.211,均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1、1.674、1.833、1.432,均P>0.05);A组在烦躁及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B组(x2=121.43、124.44,均P >0.05).结论 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便、术后血流动学稳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杰  黄忠义  吴艳琴 《安徽医药》2010,14(12):1457-1458
目的讨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腰硬联合组(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A组选取L3~4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应用腰椎穿刺针刺破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等比重0.75%罗哌卡因1.2 ml,注意注射时间1 min以上,留置硬膜外导管后平卧位;B组选取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留置硬膜外导管后平卧位,给予0.75%罗哌卡因5 ml试验量,确定导管留置在硬膜外腔后每隔5 min追加5 ml,追加两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以及对两者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 A组麻醉后10 min与胎儿娩出时心率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变,B组胎儿娩出时心率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变,A组胎儿娩出时MAP与术前比较差异明显,B组胎儿娩出时MAP与术前比较差异较明显,恶心呕吐和低血压发生率基本相同,可是内脏牵拉反应方面A组耐受性明显优于B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术中患者不良反应少,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在下肢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下肢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A、B2组,每组25例。A组给予5mg/ml左布比卡因1.2ml复合芬太尼20μg联合麻醉,B组只给予芬太尼20μg。观察最高阻滞平面、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效果、生理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最高阻滞平面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为(5.2±3.4)min长于B组的(8.1±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开始时血压均低于麻醉前,且A组注药后30min收缩压也低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开始时及注药后30min收缩压和手术开始时舒张压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腰麻后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下腹部手术中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在髓核摘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60例择期行髓核摘除术的病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阻滞组(A组)和硬膜外阻滞组(B组),每组30例。观察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最高阻滞平面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omage最高评分值A组大于B组,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血压、心率、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用于髓核腰摘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与硬膜外阻滞相比,腰-硬联合阻滞起效快,用药量少,阻滞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烷、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在小儿麻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氟烷、氯胺酮及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行氟烷和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中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观察组HR、RR均较对照组减慢(P〈0.01),BP也较对照组降低(P〈0.01);术后观察组苏醒及清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恶心、呕吐、屏气、肌僵、寒颤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氟烷、氯胺酮与利多卡因联合麻醉具有诱导快、术中镇静完全、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急诊剖宫产ASA分级为Ⅰ~Ⅱ级单胎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n=30)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和EA组(n=30)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娩出Apgar评分、麻醉合并症及副反应。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比EA组短(P<0.05);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合并症及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驰好,副反应发生率低,是基层医院急诊剖宫产手术理想和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腰椎穿刺中的止痛效果。方法:将847例(次)患儿随机分为A、B、C组。A组(513例)患儿局部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h后行腰椎穿刺;B组(176例)患儿操作时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后行腰椎穿刺,C组(158例)患儿直接穿刺。采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3岁)或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3岁)方法评价患儿疼痛程度,记录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与B、C组比较,A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下降(P〈0.01)。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穿刺成功率没有影响(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够显著改善穿刺疼痛,使用方便、不痛苦,家长、患儿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阿卡波糖联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口服药失效的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70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随访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t=9.92,P<0.05)、餐后2h血糖(2 hPG)(t=18.18,P<0.05)、4h内血糖平均值(t=13.62,P<0.05)、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t=14.56,P<0.05)等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对照组FP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10.94,P<0.05);HbAlc值6.5%达标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29%、28.23%,HbAlc值7.0%达标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7.64%、52.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胰岛素平均用量分别为(20.11 ±3.36)u/d、(35.78±4.68) u/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8,P<0.01);低血糖事件:观察组发生2例,对照组发生3例.结论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口服药失效的老年人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马凯蕾 《北方药学》2012,9(3):64-64,109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4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70)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n=70),观察患儿术前、术中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开始即刻、开始后5min、10min的HR高于B组(t=2.314,t=2.3,55,t=2.311,P〈0.05);A组MAP手术开始即刻、开始后5min、10min的MAP高于B组(t=2.211,t=2.232,t=2.311,P〈0.05);A组开始后5min的RR高于B组(t=2.304,P〈0.05);A组氯胺酮用量(19.3±3.9)mg·kg-1明显高于B组(5.9±1.0)mg·kg-(1t=2.428,P〈0.05);A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20例(28.6%),明显高于B组4例(5.7%)(X2=4.789,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术中循环功能稳定,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高原剖宫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高原单胎孕妇,随机均分为2组。A组以0.75%罗哌卡因2 mL加入脑脊液1 mL稀释至3 mL后蛛网膜下腔注射,置入硬膜外导管,当麻醉平面过低或麻醉维持时间不够时,则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L。B组以0.75%罗哌卡因1 mL加入脑脊液2 mL稀释至3 mL后蛛网膜下腔注射,置入硬膜外导管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L,随后的处理同A组。观察对比2组麻醉起效、恢复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2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的麻醉平面过高发生率低、术中追加利多卡因的例数多、麻醉恢复时间短,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B组呼吸循环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20),低于A组(75%,15/20,P<0.05),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低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CSEA应用于高原剖宫产时,麻醉效果好,且安全,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的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间。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28例因外科手术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及导尿时机选择将其分为腰-硬联合麻醉前留置尿管(Ⅰ前组)、腰-硬联合麻醉10 min后留置尿管(Ⅰ后组)、全身麻醉前留置尿管(Ⅱ前组)、全身麻醉10 min后留置尿管(Ⅱ后组)共四组,各7例。收集、分析相关数据,比较四组患者插管时心率、血压、并发症等各项指标。结果不同麻醉方式麻醉10 min后留置尿管,患者插管前后心率和血压比同种床醉方式麻醉前留置尿管稳定,且患者舒适度好、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腰-硬联合麻醉还是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间均为麻醉10 min后。  相似文献   

20.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64例,18~8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R(罗哌卡因)组,n=32,用1%罗哌卡因2 mL(20 mg)与脑积液1 mL,配成3 mL溶液;RF(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n=32,用1%罗哌卡因2 mL(20 mg)与芬太尼1 mL(50μg)配成3 mL溶液。用南昌贝欧特公司联合阻滞配套针于L2~L3间隙穿刺,以0.1 mL.s-1的速率蛛网膜下腔给药2.5~3 mL,术中酌情于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与1%罗哌卡因1∶1混合液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RF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显著高于R组(P〈0.05),RF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R组(P〈0.05),RF组感觉平面消失时间、患肢运动恢复时间显著长于R组(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压下降。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是安全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