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君  曲艺  寻丽彬  刘军 《河北医药》2010,32(12):1641-1642
我们对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入住患者,对他们实施护理模式效果评价,并以2005年以前入住的心绞痛患者110例,做为对照,对开展护理模式效果评价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的一种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1]。病情快时可发展成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及时恰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避免UAP进展,改善患者预后。我院2011年5~10月收治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A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短暂而危险的一个阶段,病情不稳定。为预防UA进展,护士应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努力使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罗开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712-1714
目的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住院治疗的有效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更好地指导临床尽快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护理组37例。对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22/29),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3%(36/39)。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同时给予心理、饮食、健康教育等特殊护理,可以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严防疾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确保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各项常规专科护理,干预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治疗4周后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结果 治疗2周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评分及SA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加行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各项常规专科护理,干预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治疗4周后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评分及SA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加行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康复情况。方法将此186例不稳定型心纹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1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干预,疗程为8个月,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个月后观察,对照组91例中有1例患者在第9天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颇动、室性逸搏心律,抢救无效,死亡。有效70例(76.9%),良好18例(19.8%),无效3例(3.3%),总有效率为96.7%。护理干预组95例无死亡病历出现。有效77例(81.8%),良好17例(17.9%),无效1例(1.0%),总有效率为99.0%。两组总有效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不稳定型心纹痛患者病情发展不仅受病变程度和治疗的制约,很大程度上还和护理干预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适时的赋予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经该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静脉滴注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指导等全方位护理策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4%(28/34);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6%(2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策略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专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治疗4周后比较比较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活动受限的程度、病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等各项的评分及SAQ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采取有效的治疗的同时,加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临床心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伟 《河北医药》2009,31(17):2342-2343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抑郁症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症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国内有报道冠心病伴抑郁者高达78.6%,另一方面,与其他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发生冠心病危险性显著增高,而且抑郁症与冠心病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樊凌 《中国实用医药》2014,(15):212-21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样选取84例,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乙组40例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治疗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本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0.4ml,脐周腹部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6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护理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注射操作并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来我卫生站门诊部检查治疗的UAP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上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心电图改善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有13例显效,有9例有效,有7例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75.86%.治疗组患者15例显效,有11例有效,有3例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89.66%,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有3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有2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转诊到相关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其发生率为17.24%.治疗组有2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转诊到相关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其发生率为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的6个月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美托洛尔能够明显改善UAP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在卫生站门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院前急救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不稳定型心绞痛院前急救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院前胸痛患者,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描记ECG并对其做出低中高危的评估,应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及肝素治疗,基础生命支持与监护.结果 留观期间: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98例(81.7%),加重21例(17.5%),收住院,其中因心绞痛发生顽固性心肌缺血4例,发展为严重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房颤动6例,心源性休克4例,急性心力衰竭5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例.院前猝死1例(0.8%).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院前急救措施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早期识别、干预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使心肌缺血症状改善,可减轻劳力性心绞痛的发作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11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护理前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贾艳彩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22-2923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观察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电图改善情况、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症状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由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20例。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性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比较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在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使患者和其家属的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不稳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不稳性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SAQ总分为(71.32±4.26)分,对照组的SAQ总分为(53.36±3.95)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SAQ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满意3例,基本满意14例,满意20例,满意度为91.89%;对照组不满意8例,基本满意12例,满意17例,满意度为78.38%;经x~2检验,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8):219-22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0例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例;对照组20例中,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另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给予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方法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更高,说明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