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予以单磷酸阿糖腺苷10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0.5~lmL/(kg·d),1次/天,疗程7d,对临床有效率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有效率(P〈0.01)及临床症状改善(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热毒宁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1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5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6例。治疗组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5~10mg/(kg·d)加入5%葡萄糖液或10%葡萄糖液(稀释浓度0.1%)静脉滴注1次/d,治疗5~10d。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10~15mg/(kg·d)静脉滴注1次/d,治疗5~10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2%,对照组84.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病例退热、手足疱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探讨胸腺肽在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早期免疫疗法干预能否降低重型病例发生率。方法 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A组:45例选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治疗,其中单磷酸阿糖腺苷5~10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胸腺肽1~2mg/(kg?d),疗程5~7 d。B组:45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10~15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5~7 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97.8%,B组总有效率88.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中病例退热、手足疱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疗效明显,明显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在儿童中应用也是非常安全且有效;明显降低了危重型病例的发生率。预后较对照组好,病情控制快、并发症少、疗程短、无不良反应,明显缩短病程,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80例,年龄在6~24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5~10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7%,对照组总有效率7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0.27%,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对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在登革热患者中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登革热患者,观察组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和记录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退热、头痛、充血、皮肤黏膜出血停止)、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血小板、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分别为(3.3±1.3)d与(5.2±1.5)d,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充血消失时间以及皮肤黏膜出血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以及异型淋巴细胞均短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与10.00%,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对登革热治疗疗效良好,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更快,实验室指标也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7.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48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mg/(kg·d)、小剂量甲泼尼龙2mg/(kg·d)及20%甘露醇3mL/kg,每6h或每8h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VIG1g/(kg·d)治疗,共2d,比较两组患儿在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病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5.58±0.87)d、(4.47±1.21)d;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分别为(2.85±0.72)d、(2.21±1.36)d;病程分别为(6.29±1.41)d、(5.47±1.41)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VIG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张菱玉 《抗感染药学》2019,16(5):857-859
目的:比较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利巴韦林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皮疹、体温和口腔炎)复常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征(皮疹、体温和口腔炎)复常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有效促进了临床症状体征的复常,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疗程均3~5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2.9%,高于对照组的42.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疱疹破溃为溃疡4例,对照组疱疹破溃为溃疡16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将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5 mg/(kg·d),热毒宁注射液0.5 m L/(kg·d)静脉注射,每天1次,疗程3 d。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儿疱疹性口腔炎采用康复新液、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5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给予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烟台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89例。观察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77.5%),疱疹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疗程均3~5d,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2.9%,高于对照组的42.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疱疹破溃为溃疡4例,对照组疱疹破溃为溃疡16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霖  吴澄清 《儿科药学》2013,(10):28-30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止咳化痰、退热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阿奇霉素10mg/(k·d)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3~5d,病情好转后改口服,用3d停4d,疗程10~1,4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1次/天,每日最大剂量20mL,静脉滴注治疗7d。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茵药物。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OL、CRP下降水平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2)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热、咳嗽、肺部哆音、X线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分别为(5.6±2.3)d vs (7.4±3.8)d、(7.1±3.5)dm(9.3±4.1)d、(7.9±3.9)d vs (10.5±4.7)d、(12.3±4.6)d vs (15.1±5.4)d,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vs86.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18.3%(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用阿奇霉素疗效更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5~10 mg/k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2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体质量≤15 kg:30 mg/次,15 kg体质量≤23 kg:45 mg/次,23 kg体质量≤40 kg:60 mg/次,体质量40 kg:75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本文将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治疗组)与单用(Ara-AMp)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照组)HBVDNA定量变化对比观察。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两组治疗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64.0%,HBeAg阴转率58.0%,对照组HBVDNA阴转率39.3%,HBeAg阴转率37.5%。结论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优于单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给予常规护理、退热、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等。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0.8mL/(kg.d),最大剂量10mL/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热毒宁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利巴韦林剂量10~15me,/(kg·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5d.有细菌感染者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纽的83.3%(P〈0.05),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消退快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伴发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湖北省襄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1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10mg/(kg·d)加热毒宁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10mg/(kg·d)治疗。2组均治疗5d。治疗5d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6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62/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3±1.5)d比(5.0±1.2)d,(4.5±1.2)d比(5.3±1.4)d,(9.8±1.3)d比(12.1±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消失快,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7,(2):402-404
目的:评价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用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用药方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与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口腔炎症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后口腔炎症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较佳,口腔炎症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较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行利巴韦林口服治疗,观察组患儿行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口腔疼痛、口腔疱疹、高热惊厥消退时间分别为(3.1±0.8)、(5.1±1.6)、(4.8±1.5)、(4.8±1.3)d,均短于对照组的(3.9±0.5)、(7.7±2.1)、(7.2±0.9)、(8.2±1.0)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行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较为快速的缓解患儿的症状,有效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