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军  田志诚 《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37-343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影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就诊的59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SCT扫描,然后进行三维重建,分析MSCT轴位图像和重建后图像,诊断结果与相应的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SCT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够清楚地显示胃癌的病变范围,定位诊断准确;同时也能良好地观察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和定位准确率达到100%。结论 MSCT图像清晰、重建功能强等优点,可对进展期胃癌做出准确定位、定性诊断,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测脾静脉宽度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2010年9月收治的61例肝硬化患者首先行胃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根据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为3组,分别为I度、Ⅱ度、Ⅲ度食管静脉曲张组,随后采用螺旋CT进行上腹部三期扫描后,测量脾静脉宽度,对3组进行比较.结果 I度、Ⅱ度、Ⅲ度食管静脉曲张组脾静脉宽度分别为(1.05±0.12)、(1.82±0.23)、(2.02±0.28)cm,3组之间脾静脉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组脾静脉宽度高于I、Ⅱ度组脾静脉宽度(P<0.05),Ⅱ度组脾静脉宽度高于I度组脾静脉宽度(P<0.01).结论 脾静脉宽度可反映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因此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高低.  相似文献   

3.
尹玲  武淮昌 《医药论坛杂志》2011,(9):156-157,159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特点和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CT图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 17例GIST发生在胃12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2例,肠系膜1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1例,恶性14例;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良性GIST密度基本均匀,边界清晰,强化均匀、规则;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强化也不均匀。结论 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也有一定的特点,对于临床医师诊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螺旋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2例进展期胃癌,病灶检出率为100%,能清楚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结论螺旋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的分期和手术前评估有很重要应用价值,是胃镜和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对高危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20年2月确诊的193例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患者行食管下段CT灌注扫描,1...  相似文献   

6.
周汝明  孙吉林  陈英敏  贾秀川  柳溪 《河北医药》2012,34(18):2774-2775
先天性心脏病(HD)是在人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而造成.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6.14‰[1],而复杂先心病常常是心内畸形合并心外大血管畸形等多种畸形并存,是诊断的难点.64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在复杂先心病诊断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2月随机抽取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或经其他影像学检查后表明有尿路梗阻性疾病但原因尚未明确的患者40例,均进行MSCTU检查,随后在图像工作中将已获取的图像做三维处理,即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后获取到泌尿系的立体图片。结果所有患者中有膀胱炎累及输尿口狭窄情况者1例,上尿路结石18例,先天性畸形9例,肾囊肿2例,输尿管肿瘤3例,外源性压迫2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手术最终结果与CT的诊断全部相符。结论 MSCTU经MIP、MPR、VRT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多角度观察可更为清楚地看出形成上尿路梗阻的形态与病变原因,在诊断上尿路梗阻病变方面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慢性肾盂肾炎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探讨其在慢性肾盂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分别进行MDCT增强扫描、静脉肾盂造影(IVP)以及双肾彩超检查,并选取同时期内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由两位不同年资的影像学医生进行分别评价.结果 两位医师对病例的诊断一致性高(K=0.81,P<0.05).另外,MDCT增强扫描较IVP、彩超在肾实质凹陷征,肾盂壁增厚、强化及肾盏轻度变形等方面的诊断率明显较高(均P<0.05).结论 MDCT能够清晰观察到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脏形态的改变,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蒋伟  房慧颖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248-224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该院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3例经胃镜及术后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进行MSCT扫描,所得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观察胃癌病变情况、胃周淋巴结大小及远处转移,按国际统一的TNM分期法进行术前分期,其结果与术后病理TNM分期对照。结果 MSCT对胃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3.7%(36/43);对N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2.1%(31/43);对M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3.0%(40/43)。结论利用MSCT的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率,对外科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一站式检查技术在血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78例血尿患者行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一站式检查,即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及排泄期扫描,将扫描获得的图像行薄层重建后于工作站分别进行常规平扫、肾动脉成像及排泄期成像,常用的后处理方法包括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曲面重建。结果 78例血尿患者发现泌尿系统结石34例,肿瘤20例,炎症及结核14例,先天性发育异常5例,肾血管性病变1例,未见明确异常4例;所有病变的部位、形态、性质、血供情况及毗邻关系均得到清晰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一站式检查技术在血尿病因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盛军  陈宏山  杨奕  马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82-228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16层螺旋CT对28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做脑血管增强扫描,采用VR、MIP和MPR后处理技术重建脑血管图像.结果 正常11例,异常17例,其中血管变异8例,动脉瘤4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脑动脉狭窄4例.结论 多层螺旋CT的CTA检查它较普通螺旋CT快捷、更安全;对怀疑脑动脉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血管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后疗效观察提供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王丽丽  孙启飞  张敏 《安徽医药》2023,27(11):2237-224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术前胃癌浸润深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具有术前CT检查的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83例,根据术后病理肿瘤T分期分为T1~2组和T3~4组,比较两组间肿瘤生长方式、平扫密度、强化模式、强化程度、长径及宽径、可疑淋巴结转移和术前CT分期,采用逐步回归法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在预测术后病理T3~4期中的作用,并使用Delong法比较不同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T1~2组和T3~4组CT图像显示肿瘤呈非溃疡样生长、平扫密度不均匀(8例比27例)、不均质强化(11例比40例)、静脉期CT值(72.8±20.6比82.2±18.3)、延迟期CT值(67.9±16.2比77.7±18.3)、肿瘤长径及宽径、可疑淋巴结转移(8例比48例)及CT分期T3/4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溃疡样生长、可疑淋巴结转移及浆膜面毛糙是预测病理T3~4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PAU)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行MSCT检查的PAU患者17例,以轴位CT图像为主,结合CTA及影像后处理技术对PAU的部位、影像表现及合并征象综合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7例患者发病部位于胸主动脉14例,腹腔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右侧髂总动脉1例。 CT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动脉壁上的突起龛影,龛影口部与动脉腔相连,破口最大约2 cm。8例可见“狭颈征”表现;13例合并动脉壁血肿;1例合并降主动脉瘤并附壁血栓;1例并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形成;并纵隔血肿1例;3例可见内膜移位;4例单发,13例多发。结论MSCT是一种有效、无创的诊断PAU及其合并症状的影像检查方法,能为临床诊断、术前评价及随访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应用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1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非随机施行三种治疗方法.其中78例为经内镜注射硬化剂组,该组中46例系活动性出血行急诊注射治疗,32例为预防出血治疗.结果 急诊注射治疗44例出血终止.78例患者随访1~5年,再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率为7.7%,曲张静脉消失率83%.结论 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多层螺旋CT(MSCT)图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为女性,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影像表现:弥漫分布的薄壁囊状阴影、囊壁间肺组织大致正常,薄层重建图像可明确显示囊腔壁及与周围肺组织的关系。结论 PLAM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并可以与相似影像特点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醋酸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其中治疗组40例除常规治疗外,加奥曲肽以50μg,1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观察并记录两组止血起效时间、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结果:治疗组6、12、24、48、72h止血率分别为45%、77%、85%、92%、100%,对照组分别为13%、21%、55%、73%、8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醋酸奥曲肽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气囊压迫和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方法 胃镜前端弯曲部附着气囊,插镜后,在食管所注射的静脉上方给予气囊充气压迫,阻止所注射的硬化剂反流。注射后,推镜使气囊下移,压迫针孔1-2min,预防或控制出血。一般选3-4条曲张的静脉依次注射,每条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5-10ml。结果 约90%的急性出血可以被控制。通常经4-5次治疗,曲张的静脉可以闭塞。结论 气囊压迫使食管曲张的静脉血流暂时阻断,硬化剂不被稀释,有利于止血,气囊压迫针孔预防针孔出血。这种方法比没有气囊压迫安全,并可减少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