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附着的部位、大小、数量和有关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术中基本一致,而且可以发现有没有心脏基础的病变和是否出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并赘生物的准确率高,可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朱航  李越  王瑶  郭亮  张艳 《医药世界》2010,(5):446-44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证实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术前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与微生物学检验及术中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超声心动图赘生物检出率(n=34,81.0%)高于血培养阳性率(n=17,4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对心脏基础病因和心脏并发症的判断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可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心脏基础病因及心脏并发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赘生物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瓣膜赘生物的形态、大小、回声、分布及其瓣膜损害情况,对3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赘生物进行超声诊断,其中20例经手术证实.结果 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大小、位置及数量的判断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同时还能对心脏有无原发病变及继发新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探查和判断.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的诊断、定位、治疗决策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赘生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例拟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瓣膜赘生物的形态、大小、回声、分布及其瓣膜损害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检出心脏瓣膜赘生物,赘生物最大20mm×14mm,小的2mm×2mm,合并瓣膜穿孔4例,合并腱索断裂3例,合并瓣膜脱垂8例,合并瓣膜返流20例。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大小、位置及数量的判断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的诊断、定位、治疗决策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工作中遇到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均经临床确定诊断和/或手术证实。有些心内膜炎的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上,有时瓣膜运动不良,但房室瓣与半月瓣的赘生物并不清晰可见;有时赘生物附着在房室瓣瓣尖附近。上述二种情况应与风心病时瓣膜的运动障碍以及瓣膜的增厚、纤维化、钙化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张鼎文  车正兰 《贵州医药》2012,36(9):838-839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是指致病微生物所造成的瓣膜和心血管内膜等结构的炎症性病变,具有高度的破坏性,预后差、死亡率高[1].早期识别并明确诊断相关严重并发症,对于及时治疗、改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能直接观察心脏瓣膜的形态以及赘生物的形成和分布情况,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收治的19例IE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两种检查手段对慢性肺心病临床缓解期和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的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和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进行右心导管、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后两种检查手段对肺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呈波动性和可逆性改变。30例曾有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其中12例(40%)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PAPM)在正常范围。在急性发作期,30例PAPM均高于正常范围。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100%,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100%。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室肥厚与扩张的诊断敏感性不管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优于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3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及治疗后追踪结果对照。结果3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超声正确诊断32例,漏诊2例,误诊2例。确诊的32例赘生物分布情况:检出左心赘生物24例(主动脉瓣赘生物12例,二尖瓣赘生物6例,同时累及主动脉瓣及二尖瓣6例);右心赘生物5例(累及三尖瓣3例,肺动脉瓣2例);同时累及主动脉瓣及三尖瓣1例,同时累及二尖瓣及三尖瓣1例。同时累及三个瓣膜以上者1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3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术中发现赘生物和菌落34例。其中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32例(94.1%),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8.9%(32/36)。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快速准确地发现赘生物,并能对其位置、大小以及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准确的判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及预后随访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性反应细胞。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也可发生在间隔缺损部位、腱索或心壁内膜。IE病情进展迅速,近期和远期病死率较高,如早期诊断并得到及时治疗能显著降低IE的病死率。血培养是诊断IE最直接可靠的证据,但需5—7d才能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快速、准确地发现赘生物,估计其部位、大小和数目,同时可了解瓣膜的受累情况,并随时了解病变发展和药物治疗效果成为IE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本文探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IE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目前仍是严重和难治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手术的增多,感染性心内膜炎患病率有所增加,且临床表现多样。本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IE患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2007年住院的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8例中6例有基础心脏病变,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瓣膜钙化、瓣叶脱垂。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基础心脏病、赘生物,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超声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取手术62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对照超声诊断或提示赘生物附着部位与手术发现对比情况,超声诊断瓣膜损害与手术发现对比情况,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超声心动图发现瓣膜赘生物不仅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而且根椐赘生物声像图特征,如位置、形态、大小、数目、活动方式及受累瓣膜返流程度,为临床处理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凤翔  许迪 《江苏医药》1998,24(10):709-710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方法,观察32例临床拟诊感染性心内膜炎(IE)病人。TEE确诊28例有赘生物,4例排除IE;TTE拟诊赘生物11例(39.7%)。TEE发现8例合并连枷状瓣叶,而TTE仅检出4例。结果表明TEE对IE的诊断高度敏感并显著超过TTE。认为TEE是确定IE小的赘生物及其合并症的首选的超声诊断法。  相似文献   

14.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左房血栓,因其简便、易行,已成为临床首选诊断方法,但由于肥胖、肺气肿等胸部透声条件差时,超声显像不满意。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因其探头频率高,贴近心脏,对诊断左心房血栓尤其是左心耳血栓准确度高,从而弥补了TTE的不足[1]。笔者通过对此两种方法的对比观察,评价TEE诊断左房血栓的价值。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择我科1990年2月至1998年6月接受TEE检查的患者47例。男16例、女31例,年龄38~71岁。TTE诊为或疑为左房血栓者26例,其中左房血栓25例,左房及左心耳多发血栓正例;6例中3例为可疑。余21例为心外科…  相似文献   

15.
石鹂遥 《云南医药》2009,(2):233-234
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其易感人群、致病微生物的变化、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等因素,使得该病的临床诊断阳性率低。而超声心动图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总结36例经手术证实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前超声心动图资料与术中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大小、位置及数量的判断与术中基本一致;且超声心动图还可发现心脏有无基础病变及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新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能进行准确定位,并确定其数目、大小及伴随的心脏病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7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行TEE监测,与术前诊断比较、比较200例二尖瓣置换病人换瓣前后瓣膜返流并观察体外停机前后气体出现情况。结果:(1)补充诊断29例(占11.74%),更正诊断20例(占8.09%)。(2)200例二尖瓣置换病人术后返流量远比换瓣前返流量少(P<0.01),有5例(2.5%)返流量>3级,及时在体外循环下重新进行瓣周漏修补术,效果良好。(3)247例病人中有l88例(76.11%)左房发现微量气体。结论:TEE在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不仅补充和更正术前诊断而且能即刻评估术后瓣膜状况及功能,监测左心气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技术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判断超声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心脏瓣膜形态学改变和功能改变,对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将结果与患者手术术实际所见情况进行对比,判断超声检查的准确性,进而评价超声检查的检验效能.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超声对赘生物进行检查时,敏感性为79.27%,特异性为63.64%,且对3 mm以上的赘生物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对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对其他瓣膜病变的检出率较差,对瓣膜穿孔的检出率较差;超声对假性动脉瘤和脓肿检查效能较好.结论 超声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发现赘生物、评价瓣膜损害程度和其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观察并发症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56例IE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其中左房室瓣置换24例.双瓣膜置换19例,主动脉瓣置换7例,右房室瓣成形3例,右房室瓣置换2例,Bentall手术1例;同期矫治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8例.急诊手术占34%(19/56).结果 长期存活50例,心功能均为Ⅰ~Ⅱ级.早期死亡4例(7.2%).其中3例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为人工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晚期死亡2例.结论 对IE,尤其是急性心衰伴进行性加重不能控制者,应在血流动力学及瓣膜条件恶化前积极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和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8例经临床治疗或手术确诊的IE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表现。结果①5例(17%)无基础心脏病变,23例(83%)患者存在各种基础心脏病变,包括风湿性心脏病7例、先天性心脏病13例、老年瓣膜退行性改变3例;②超声对瓣膜赘生物的检出率为100%,赘生物附着于主动脉瓣最多见(19例)、其次为二尖瓣(15例),联合瓣膜病变(5例);超声对瓣膜损伤的检出率为100%;超声对IE并发症如人工瓣周漏、脱垂、穿孔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00%、35%。结论超声可准确诊断心脏基础病变,客观显示大多数IE患者瓣膜赘生物大小、数量、位置及其所造成的心脏血流动力(瓣膜关闭不全等并发症)学改变,是协助临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对联合瓣膜病变、瓣叶穿孔及老年IE赘生物的判断能力尚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