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观察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髋功能.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45~10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100~350 ml,平均150 ml;术后随访10 ~24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未发现并发症;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1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微创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与传统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以及患肢的肿胀程度。同时通过术后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口长度为(6.01±1.04)cm,术中出血量为(115.24±28.19)mL,手术时间为(62.72±13.47)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4.88、6.97、5.35,均P<0.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为(99.82±24.73) g/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术后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为(57.61±16.37)mm/h,患肢肿胀程度为(9.75±1.63)%,患肢消肿时间为(4.37±1.8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75、4.93、5.82,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病死率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4, t=0.28,均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2.76%,与对照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χ2=0.93,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有利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 将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力髋螺钉组(Ⅰ组)45例和解剖型锁定钢板组(Ⅱ组)45例,Ⅰ组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Ⅱ组进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测量计算平均切口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记录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计算优良率.结果 (1)Ⅰ组与Ⅱ组术中出血量[(351.4±35.6)mL与(238.7±33.8)mL]、术后引流量[(146.8±15.2)mL与(101.3±11.5)mL]、手术时间[(102.3±13.6)min与(83.7±11.2)min]、住院时间[(19.9±3.2)d与(13.6±2.7)d]、愈合时间[(109.9±11.5)d与(113.5±12.5)d]、患肢完全负重时间[(99.8±14.0)d与(87.5±11.9)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49、5.226、6.222、5.393、3.22、3.986,P<0.05或P<0.01).(2)Ⅰ组与Ⅱ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髋内翻发生率、内固定松动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86.67%与95.66%、4.44%与0.00%、13.33%与2.22%、17.78%与2.22%,两组内固定松动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73、6.049,均P<0.05).结论 动力髋螺钉和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但解剖型锁定钢板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按照患者意愿及经济状况分为两组,A组43例行DHS内固定治疗,B组45例行PFN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5.35%、97.78%,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4,P>0.05);B组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t =3.824、4.017,x2=4.552,均P<0.05).结论 DHS、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取得较佳的疗效,但PFN与DHS相比较,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进行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治疗期间的一些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进行治疗相较于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效果更好,而且手术后几乎没有并发症。结论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的效果更好,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此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5例分为PFNA组22例和DHS组23例。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可靠、创伤小,能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骨外科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并发症、康复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功能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50例患者切口长度(6.58±2.36)cm,手术时间(53.25±6.28)min,术中出血量(175.65±8.45)mL,住院时间(17.25±2.08)d,愈合时间(12.56±1.28)周;50例患者优良率为92.00%(46/50),仅A3型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固定方法,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41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6-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 ~22周,平均14周.无感染、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内固定物断裂脱出、股骨干术后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发生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动力髋螺钉组为30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为30例。比较两组切口平均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半年后患髋功能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9个月至4年,平均随访2年3个月,无死亡。两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输血量,DHS组分别为(13,4±1.9)cm、(92.8±13.0)min、(321.0±39.4)ml、(5.8±1.2)次、(84.1±10.1)ml、(316.6±79.1)ml;PFN组分别为(7.6±1.1)cm、(59.0±6.9)min、(204.6±32.7)ml,(5.04-0.9)次、(53.9土8.7)ml、(196.6±18.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DHS组分别为(17.8±1.8)d、(69.8±12.3)d、(13.0±1.6)周;PFN组分别为(16.0±2.2)d、(46.9±4.9)d、(11.3±0.7)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半年后患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DHS组40%,PFN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与DHS固定相比较,PFN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该院收治的38例年龄75~95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对围术期的准备及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伤口痊愈出院。未出现围术期并发症(1例因术后3个月再次摔倒致内固定松动.取出后择期行关节置换手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评定标准,优20例,良17例,差1例,优良率97.4%。结论闭合复位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少、早期活动、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HS组和PFNA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DHS组,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术后半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5.1%(39/41)]高于DHS组[80.5%(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其临床疗效优于DHS,特别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其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内固定术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35、3.643,均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疼痛、畸形、运动范围单项评价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4.433、4.364、4.865、3.876、3.645,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χ2=5.153,P<0.05)。结论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动力髋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13.6±125.2) ml、手术时间(65.2±9.8) min与对照组的(440.5±126.3)ml、(81.2±12.1)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5.9±2.3)d、住院时间(15.6±2.6)d、并发症发生率11.7% (7/60)与对照组的(16.4±4.2)d、(25.7±3.1)d、33.3% (2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6.98、19.34,x2=8.08,均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安全性高,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解剖型钢板与髋动力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剖型钢板(观察组,36例)和髋动力螺钉(对照组,34例)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2.18、2.35、2.31、2.15,均P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髋关节内翻畸形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髋关节内翻畸形4例、下肢短缩畸形2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少于对照组(26.47%)(x2=4.05,P<0.05).术后随访12 ~21个月,平均(16.7&#177;4.2)个月,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6.11%)明显优于对照组(64.71%)(x2=4.36,P <0.05).结论 解剖型钢板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和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等优点,尤其适合髋动力螺钉无法治疗性的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随访6个月后,观察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优良率为90.2%,对照组优良率为75.6%,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00,P<0.05).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比术前提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t =4.752,P<0.01).结论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可以提高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DHS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6.9%,优于对照组的75.0%(χ^2=4.30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06.3±29.6) min、(171.6±34.1) 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9.7±32.7) min、(329.7±47.2) mL(t =6.459、7.569,均P<0.01).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均比术前提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4.417,P<0.05).结论 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不仅提高手术疗效,而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