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富  梁梅英  梁永祥  张定秀 《安徽医药》2014,(12):2368-2370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32例,对照组给予局部表面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及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静脉诱导麻醉,记录术前及术中MAP、HR及SpO2的变化;评价麻醉效果;调查知晓率及满意度及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4例插管失败,观察组均完成检查。术前血压( MAP)、心率( HR)及血氧饱和度( SpO2)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MAP、HR最高值及SpO2最低值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MAP较术前降低(P<0.05),而HR及SpO2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MAP及HR较术前升高,SpO2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丙泊酚及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纤支镜检查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肿瘤患者的麻醉方法和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本院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40例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对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观察组采用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对两组组患者在麻醉前和麻醉后的心率(HR)、血压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中与麻醉后两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及 HR 均较麻醉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麻醉中、麻醉后 SBP、DBP 及 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麻醉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同时,与咪达唑仑合并丙泊酚比较,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丙泊酚的用量也相对较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揭春  罗和生 《医药导报》2008,27(11):1345-1346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托啡诺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4例ASAⅠ~Ⅱ级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治疗组患者采用布托啡诺、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及意识恢复后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R)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记录操作时间和清醒时间、丙泊酚诱导量、追加量和总用量,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SBP和HR较麻醉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P<0.05),意识恢复后较麻醉后均有上升(均P<0.05)。麻醉后治疗组患者SBP和HR明显高于对照组,SPO2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肠镜操作时间、清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丙泊酚诱导量、追加量和总用量均显著高于治疗组(均P<0.0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无痛肠镜检查麻醉效果好,并且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患者采用小剂量咪哒唑仑复合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86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作为麻醉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观察组43例无痛人流患者均采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麻醉方案,对照组43例患者则给予丙泊酚、芬太尼联合麻醉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结果:经不同麻醉方案干预下,观察组43例患者各项麻醉指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相应较好,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采用小剂量咪哒唑仑复合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方案,具有确切的麻醉效果,能够良好促进手术进展,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小剂量的咪达唑仑在临床妇产科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220例在我院妇产科行人工无痛流产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各110例,甲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麻醉,乙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的咪达唑仑进行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乙组麻醉效果更为显著,比较P<0.05,且两组均有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等不良症状,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妇产科手术中,给予患者丙泊酚+芬太尼+小剂量的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并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谷文萍 《中国药房》2012,(48):4558-4559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时产妇抗焦虑、抗应激、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美国麻醉师协会I级的22-35岁产妇100例,按用药情况均分为A、B组。A组切皮前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1静脉注射;B组切皮前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1静脉注射,2min后芬太尼0.75gg·kg^-1静脉注射。观察2组产妇血压(BP)、心率(HR)等临床指标。结果:与麻醉前比较,2组产妇用药后抗焦虑作用效果显著(P〈0.05);A组用药后BP、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无显著变化(P〉0.05);B组用药后BP、HR、SpO2、RR均有所下降,与A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的牵拉反应、镇静状态、术后24h遗忘率均相似(P〉0.05)。2组产妇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有满意的镇静、抗焦虑、术后遗忘及抗内脏牵拉反应效果,但单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产妇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两种给药方法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自愿接受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记录两组患者的镜检时间、睁眼时间、丙泊酚首次用量及总用量、检查中及检查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镜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睁眼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的首次用量、总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查后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均可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但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的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降低丙泊酚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苏醒快,是老年人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与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不同通气下用于脑瘫矫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其100例择期接受脑瘫矫形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PA)和氯胺酮,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组(KMF)。FPA组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全凭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静脉复合维持,机械通气,麻醉过程个性化管理。KMF组采用氯胺酮,咪达唑仑芬太尼静脉麻醉维持,保持自主呼吸,面罩辅助呼吸。观察两组患儿术前用药,体质情况,术中心率、血压、术后苏醒时间及恶心、呕吐、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FPA组手术中平稳,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MF组,手术副反应少,(P〈0.01)。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于KMF组(P〈0.01)。两组患儿的恶心、呕心发生率差异也有一定的意义(P≤0.5),术后烦躁谵妄、疼痛发生率也有一定的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与氯胺酮、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组的比较麻醉效果确切,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 BIS 监测下右美托咪啶复合咪达唑仑在喉罩置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喉罩通气全麻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1~65岁,体重46~78 k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 =30):C 组(泵注生理盐水0.15 mL·kg -1)和 D 组(泵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 -1)。之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 mg·kg -1、芬太尼3μg·kg -1,2 min 后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指导静脉注射丙泊酚,BIS 值≤60即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 -1,3 min 后置入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T0)、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后(T2)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 )、心率(HR)和 BIS 值,诱导期两组丙泊酚使用量,以及所有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 C 组比较,T1时 D 组 MAP 升高(P <0.01);T2时 D 组 MAP 升高(P <0.05),HR 降低(P <0.05);与同组 T0时比较,C 组 T1、T2时 MAP、HR 和 BIS 均下降(P <0.01),D 组 HR 和 BIS 下降(P <0.01);D 组组内比较,MAP 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 组均无需追加丙泊酚,C 组有6例患者诱导期使用了麻黄素。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全麻诱导喉罩置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红军  陈亮 《医药世界》2010,12(1):52-53
目的:观察丙泊酚、小剂量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在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及麻醉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20例行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ASAⅠ~Ⅱ级,术前检查均无严重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病史,建立上肢静脉输液通路后依次推洼眯达唑仑0.01~0.02mg/kg、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1~1.5mg/kg,待患者意识、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检查,检查中若有轻微体动及时追加丙泊酚用量。结果:麻醉后所有患者血压(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均有轻微下降,但绝大部分在正常范围,检查均在4~12min顺利完成,检查中呃逆、体动发生率低。结论: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芬太尼联合用药有相互协同作用,可减少丙泊酚用量,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可安全地应用于消化道内镜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药时,既能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应激反应,又无过度降压效应的适宜剂量。方法全麻气管插管下择期手术患者162例,按麻醉配方分7组:组1硫喷妥钠5mg/kg,芬太尼7μg/kg(n=25);组2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7gg/kg(n=28);组3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5μg/kg(n=27);组4咪唑安定(力月西)0.05mg/kg,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6μg/kg(n=22);组5异丙酚2mg/kg,芬太尼7μg/kg(n=15);组6异丙酚2mg/kg,芬太尼5μg/kg(n=15);组7异丙酚2mg/kg,芬太尼3gg/kg(n=30)。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1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各组进行自身对照,与基础值比较:组1,SBP、DBP和MAP在诱导后、插管后5、7、10min明显降低(P〈0.05),HR在诱导后和插管1min明显增快(P〈0.05)。组2,各项指标在各时点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组3,SBP在插管1min时显著增高(P〈0.01)。组4,仅SBP在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组5,SBP、DBP、MAP在诱导后和插管后各时点显著降低(P〈0.01)。组6,SBP、DBP、MAP在诱导后和插管后7、10min显著降低(P〈0.01)。组7,SBP、DBP、MAP仅在诱导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静脉麻醉药在推荐的诱导剂量基础上,硫喷妥钠或依托咪酯伍用芬太尼7ug/kg,依托咪酯加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6ug/kg,异丙酚伍用芬太尼3ug/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与传统的丙泊酚乳剂复合芬太尼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两组苏醒及拔管时间、苏醒质量.方法 100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择期患者,按入院时的单双号排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依托咪酯乳剂+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并静脉持续微泵依托咪酯乳剂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丙泊酚乳剂+芬太尼全麻诱导并静脉持续微泵丙泊酚乳剂麻醉维持.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插管前5 min(基础值,T0)、全麻诱导后2 min(T1)、插管后即刻(T2)、气腹后5 min(T3)、手术半小时(T4)、苏醒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并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T0时无明显区别,但在T1、T2、T3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5.1±2.3)min、拔管时间为(8.1±2.4)min,对照组为(10.3±5.2)min、(12.8±2.3)min;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麻醉效果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罗俊  王永旺  顾恩华  薛玉良 《中国药房》2013,(44):4182-418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儿童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先天性斜视矫正手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氯化钠注射液组(S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丙泊酚组(P组)。所有患儿静脉麻醉后,M组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P组给予丙泊酚1mg/kg,静脉注射;S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ml,静脉注射。记录3组患儿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记录3组患儿苏醒和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及患儿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记录所有患儿镇痛评分(CHIPPs)及EA发生率;观察3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术中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MAP、HR、RR、苏醒时间、出PACU时间、CHIPP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儿和P组患儿EA发生率及PA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S组患儿EA发生率和PAE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可降低七氟烷麻醉患儿EA发生率和PAED评分,提高患儿复苏质量和安全,且不延长苏醒和出PACU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右旋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右旋美托咪啶组使用右旋美托咪啶+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异丙酚行麻醉诱导,对照组使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异丙酚行麻醉诱导。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插管时和插管后1min、3min的MAP、HR比对照组低(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与对照组相当(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发生心动过缓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对插管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联合咪哒唑仑对区域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102例区域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咪哒唑仑联合布托啡诺镇静,对照组给予咪哒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结果(1)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2)实验组MAP,HR和SPO,在围手术期基本稳定(P〉0.05),对照组术中MAP和HR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变化(MAP:实验组(87.0±13.3)mmHg,对照组(98.2±18.2)mmHg;HR:实验组(89.5±13.4)次/mine,对照组(81.2±16.5)次/mine)(MAP:t=4.537,P〈0.05;HR:t=4.537,P〈0.05)。结论咪哒唑仑联合布托啡诺用于区域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输注在小儿会阴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静脉全麻。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后10min、切皮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及手术结束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数及苏醒时间。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RR、SpO2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MAP、HR显著升高(P<0.05),RR、SpO2显著降低(P<0.05)。Ⅰ组苏醒时间比Ⅱ组短(P<0.05)。Ⅰ组发生不自主肢动、呼吸抑制、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比Ⅱ组少(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应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凯蕾 《北方药学》2012,9(3):64-64,109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4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70)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n=70),观察患儿术前、术中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开始即刻、开始后5min、10min的HR高于B组(t=2.314,t=2.3,55,t=2.311,P〈0.05);A组MAP手术开始即刻、开始后5min、10min的MAP高于B组(t=2.211,t=2.232,t=2.311,P〈0.05);A组开始后5min的RR高于B组(t=2.304,P〈0.05);A组氯胺酮用量(19.3±3.9)mg·kg-1明显高于B组(5.9±1.0)mg·kg-(1t=2.428,P〈0.05);A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20例(28.6%),明显高于B组4例(5.7%)(X2=4.789,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术中循环功能稳定,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分析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我院96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组(A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组(B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各32例,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访视患者,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SBP、DBP、MAP、HR诱导时最低值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时A、B组SBP< 90 mmHg者显著少于C组(P<0.05).A、C组插管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三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更加平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无痛胃镜手术80例,随机分成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0.1μg/kg或芬太尼1μg/kg复合丙泊酚行静脉全麻。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置镜后5min(T1)、手术结束时(T2)的MAP、HR、SPO2、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体动以及血压下降、低氧血症、心动过缓等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手术结束时的HR、MAP低于麻醉前(P〈0.05);S组置镜后5minHR、MAP低于F组(P〈0.05);S组苏醒时间、丙泊酚的总用量均低于F组(P〈0.05);S组术中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较F组少。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能有效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呼吸抑制轻,比芬太尼能更好地满足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需要,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比较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和雷米芬太尼组,每组各90例;其中芬太尼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雷米芬太尼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体动发生率、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阿托品使用率及面罩供氧率等。结果芬太尼组和雷米芬太尼组患者体动发生率分别为35.6%,10.0%;芬太尼组患者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雷米芬太尼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芬太尼组和雷米芬太尼组患者麻醉前HR、RR、MAP及SpO2等生命体征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RR、MAP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芬太尼组患者HR、SpO2指标变化明显高于雷米芬太尼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雷米芬太尼组患者阿托品使用率及面罩供氧率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体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