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100例健康体检的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脂肪肝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3.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研究,选择脂肪肝患者220例为脂肪肝组,非脂肪肝患者14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脂、血糖和肝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组TC、TG、LDL-C、FBG高于对照组,HDL-C降低;肝功能指标ALT、AST、GGT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与血脂、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脂肪肝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检出率在10%左右,为了了解有关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笔者对289例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328例脂肪肝患者血脂和肝功能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和肝功能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体检后经超声检查确诊的脂肪肝患者328例作为观察对象,选择健康体检人群3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酸转肽酶,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上述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脂肪肝组TC、TG、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脂肪肝组的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ALT、GGT、CHE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易发生肝功能异常及肝细胞损伤,更易发生血脂代谢紊乱,因此,定期体检及早期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相关检测结果、以及血脂检测结果。方法对在我院进行相关检测及疾病治疗的脂肪肝患者100例(分析组),以及健康人群80例(对照组)。两组都实行血脂检查,以及相关肝功能指标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数据。结果分析组患者检测肝功能(ALT、γ-GT以及AST)和血脂检测(TC、TG、HDL-c)所得结果都比对照组检测结果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临床检测结果表明,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相关指标数值与正常人肝功能及血脂相关指标相比都出现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水林佳)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经我院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8例,所有患者给予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及口服水林佳,连续服药12周。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肝功能及血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总体疗效:水林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总有效率为91.67%;②对肝功能的影响:水林佳可显著降低ALT、AS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对血脂的影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周TG、TC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水林佳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有效降低血脂,适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的检验结果.方法 9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借助CT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各30例.对各组进行抽血检验,对比各组血糖[葡萄糖(GLU)]、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 相似文献
9.
76例社区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非乙醇性脂肪肝的患者生化指标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选取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76例非乙醇性脂肪肝者,同时选择同期来诊的76例精性脂肪肝患者作对比,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醇性脂肪肝组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的异常率低于非乙醇性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ST、AST/ALT(≥2)的异常率则高于该组。结论AST、AST/ALT(≥2)等指标是鉴别乙醇性脂肪肝与非乙醇性脂肪肝有效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提高诊断率寻找可靠依据。方法随机分别抽取43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人员,对他们的血糖、血脂以及肝功能指标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两组血脂、血糖检测对比,观察组的指标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P<0.05。结论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在临床诊断中要对此加强重视,从而减少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超声科检查确诊的196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门诊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观察组TC、TG、LDL-C、F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LT、AST、GG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肝功能损害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的血生化水平的关联,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研究组)及健康者(对照组)各78例,对其进行血生化检验,检验指标为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完成后对比两组指标的水平。结果研究组的TG、TC、G1u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GGT、ALT及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其肝功能显著受损.进而使其血糖及血脂代谢发生紊乱,应结合临床予以进一步处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老年超声诊断的脂肪肝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中老年脂肪肝患者96例(观察组)和中老年非脂肪肝健康查体者32例(对照组)的血脂、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合并甘油三脂、血糖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单纯胆固醇增高与脂肪肝的发病率无明显关系。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血糖的增高关系密切,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 对5000例来本院体检的不同职业的人员进行脂肪肝及相关因素调查,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及肝功能等指标,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TC、TG、FBG、UA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分别为38.8%、52.1%、35.2%和53.6%,明显高于正常TC、TG、FBG、UA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分别为19.0%、11.7%、18.6%、15.0%。结论 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湘西地区脂肪肝的发生率及与血脂、转氨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2008—2009年本地区企事业工作人员及个人体检者共计5652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转氨酶采用速率法,血脂采用酶法,同时指定专人进行彩色超声波检查,诊断脂肪肝标准严格参照《超声医学》。结果共检出脂肪肝1974例,男1755例,女219例,脂肪肝组的TG、ALT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且同时伴有高LDL-c、及低HDL-c。结论脂肪肝组具有显著的血脂代谢紊乱,肝细胞损伤明显,其好发年龄在30~60岁之间,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肝功酶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本院体检中发现的300例非酒精脂肪肝且无病毒性肝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本院同期接受体检的3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脂、血糖及肝功酶学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GT、ALT、AST水平分别为(53.20±9.37)、(54.88±9.08)、(53.58±7.89)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25±8.56)、(23.87±6.08)、(22.87±5.12) U/L(P<0.05)。结论加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肝功酶学指标监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志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22-23
目的分析并探讨脂肪肝CT诊断的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组通过确诊的5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CT检查。通过测量患者肝脏CT值,观察并分析肝内血管相对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共50例患者,其中轻度脂肪肝20例,其肝脏的CT值为33~58HU,平均为47HU,肝血管湮没者17例;中度脂肪肝患者16例,肝脏CT值19~37HU,平均值为30HU,肝血管反转显示患者11例;14例患者为重度脂肪肝,肝脏CT值3~25HU,平均为8HU,肝血管出现明显反转显示。21例病例为不典型的脂肪肝,其中有肝岛5例6个灶,9例表现为不均匀脂肪肝,8例为局限性脂肪肝。结论 CT是脂肪肝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传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4):532-534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4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肝病改善情况(94.16%)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肝功能和血脂等指标,好转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TBIL(15.8±4.3)μmol/L、AST(24.5±15.1)U/L、ALP(113.7±27.3) U/L、ALT(39.5±10.3) U/L、γ-GT(32.8±10.6) U/L,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脂水平TC(5.02±1.04)mmol/L、TG(1.76±0.73) mmol/L、LDL-C(2.88±0.86)mmol/L、HDL-C(1.28±0.25) mmol/L,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好转,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可有效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患者的肝脏功能,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之一,而冠心病和脑卒中又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种常见病,因此如何防治老年高血压病,使得从根本上来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率,是当前心脑血管专家们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收集了我院2001到2010年十年间4380例老年人体检高血压的资料,同时查阅了大量文献,旨在探讨老年人高血压血脂、血糖和脂肪肝的关系,以期为其他医务人员治疗提供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